0-6 歲國家養不了!全臺課後照顧貧乏,媽媽生了孩子就回不了職場

撰文/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新聞稿編整
首圖/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提供

國小生放學,爸媽還沒下班;國小生放寒暑假,爸媽沒有假期。每逢開學日,家長社團中便會出現「到底要送校內課後照顧班,還是去校外安親班/補習班?」的討論。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23 條,國小課後照顧的設立目的是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支持婦女婚育使父母安心就業,故該法明定各地方政府應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以下簡稱「托盟」)發言人王兆慶指出,公共托育政策大多集中在 0-6 歲,忽略 6-12 歲課後照顧也是重要的一環。托盟實際調查全臺課後照顧服務的辦理狀況,發現實際服務量能低得可憐,統計數據更是零零落落。

先以「平日學期間的服務」為例,臺北市的「涵蓋率」(國小課後照顧班收托人數占國小就讀人數的比例)22.4% 最高,其餘五都只有 10%-19% 不等,臺南市甚至不及全臺直轄市及縣市涵蓋率的平均值 14%。也就是說,每 10 位孩子中,只有不到 2 位學童享有國小課後照顧服務,六都之外只剩 8%,城鄉差距明顯。

全臺課後照顧七零八落、最多只到 5 點半,沒人用得上

課後照顧服務為何涵蓋率如此低?不是因為「家長無需求」,而是因為「服務好難用」。多數課後照顧班平日收托時間太短,只到下午 5 點半;寒暑假開班比例又有限,就算開班,也只到下午 4 點。服務時間斷裂、不完整,根本不符合一般家長的正常工時。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監事陳亮吟表示,教保工作者 99% 是身兼職場工作和家庭照顧的女性,學校為符合家長下班時間延托到 6、7 點,使得教保員照顧學生的同時,還得心繫自己的孩子。陳亮吟強調,課後照顧開辦時間,應能符合家長正常工時,同時提升照顧者的薪資待遇,才能夠支持女性繼續就業,並提升托育品質、降低家庭負擔。

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設立及管理辦法》第 5 條明確指出,「國民小學辦理課後照顧班,應充分告知兒童家長,盡量配合一般家長上班時間」。但托盟檢視各縣市課後照顧服務的提供時間,卻發現差異非常大──

  • 例如「學期間(平日)課後照顧 17:30 之後仍有服務」的校數比例,臺北市高達 73%,臺南市僅區區 3%。臺中、高雄甚至缺乏統計資料。
  • 「寒暑假」課後照顧,臺北市優於其他五都,多數國小有提供課照服務,臺中、新北、高雄則毫無統計資料。
  • 但是「寒暑假 16:00 之後仍有服務」的校數比例,臺北市僅 10% 左右,臺南市連 5% 都不到,更不用說桃園市直接掛零,臺中、新北、高雄則根本提不出相關統計數據。

經托盟訪問家長及承辦單位,雙薪家庭哀嘆:「課後照顧班太早結束,又沒有提供寒暑假,只好送安親班。」受委託辦理課後照顧班的民間團體也透露:「校方說,寒暑假應配合學校行政人員下班時間,只能收托到 4 點前。」也有家長表示:「私立安親班不接受只送寒暑假,只好連學期間也送私立安親班了。」

就算孩子上小學,媽媽們也回不了職場

根據 2018 年衛生福利部「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顯示,高達 45.6% 的家長認為「應加強兒童課後照顧服務」,26.4% 認為「應增設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顯見課後照顧班的需求之大。

而 2019 年的女性各年齡層就業曲線顯示,臺灣 25-29 歲女性勞動參與率到達最高峰 91.9% ,但進入婚育期後便持續退出職場,導致 40-44 歲女性勞參率掉到 73.9%,足足減少 18%。

這重重摔下的 18%,造成臺灣和瑞典,甚至臺灣和日本的女性勞參率呈現死亡交叉。婦女新知基金會政策部主任覃玉蓉分析後指出,瑞典因為公共托育做得好,女性就業不受育兒影響,日本女性則在小孩上小學後二度就業,但臺灣女性從婚育後勞參率就下跌,即使孩子上小學也不見回升。

此外,35-40 歲的女性勞參率明顯持續滑落,顯示國小課後照顧服務量能不足,導致即使小孩上小學,母親仍無法回到職場。持續低迷的生育率,反映的正是臺灣女性無法兼顧工作和育兒,2019 年臺灣生育率為 1.05,日本則為 1.36,瑞典則達到 1.7。也就是說,政府實現「0-6 歲國家養」的關鍵指標是「家長(母親)有沒有不離開職場的選擇」。

另外,承辦課後照顧班的團體差異大,有老師勞動條件不佳、流動率高等問題,覃玉蓉呼籲政府建置統計應區分自辦、委辦,並調查人員勞動條件,規畫更好的課後照顧政策。

母親若要保住工作,或是回到職場,上了小學的小孩顯然需要平價、安心的國小課後照顧班服務

而實際上,小孩是否需要這項服務?課後照顧從孩子放學後開始,協助小孩午餐、午休、寫作業,之後則是多元活動時間,有靜態的說故事、美勞、動手做,也有動態的丟球、跑跳等團康活動。總括來說,課後照顧必須兼顧基本學科能力與多元活動體驗,協助孩童跟上學習進度,也讓孩童在各項活動中啟發自己的興趣與長處。

承辦臺北 2 所課後照顧服務的臺北市優質保育公益協會理事長陳秀媛表示,課照班除了作業指導和陪伴照顧,也設計多元的課程如:故事 EQ、DIY 動手做等,強化孩子的人際互動,或是鼓勵孩子透過種植活動找到自信,培養孩子除了課業之外「帶得走」的能力。

課後照顧班家長代表林右昀身為 4 個孩子的媽,分享孩子在課後照顧班的成長和改變。女兒透過老師的鼓勵,從不敢發表到自願上臺表演,小兒子則從焦慮排斥到適應學校作息。也有家長分享:「不想讓孩子去補習班填鴨式的寫評量卷,也不用急著去學那些才藝。我的孩子很喜歡課後照顧老師說故事、帶活動,而且在學校環境比較好,有操場可以跑跳。」

臺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也觀察到,許多家長因為擔心從學校到校外安親班的路途安全,選擇就讀課後照顧到才藝全包的私立學校。教育部應該要負起責任,讓公立國小課後照顧班更普及,讓每個家長都安心。

0-12 歲公共托育,才是提振生育率的最佳解方

然而,托盟發現,依據「教育部性別平等推動計畫(108 至 111 年)」目前對於國小課後照顧服務,只寥寥訂出「108 年到 111 年每年辦理『公辦國民小學兒童課後照顧服務』1500 校,覆蓋率達 57%」的政策目標。何況魔鬼藏在細節之中,「57%」是以公立學校自辦課後照顧的「有開辦校數」(有開辦校數╱所有國小校數)混淆視聽,殊不知國小兒童真正的使用涵蓋率(參與課後照顧班人數╱所有國小兒童數)其實只有「14%」,低得可憐。

托盟呼籲,公共化托育服務能夠支持女性願意生育且繼續就業,並提升托育品質、降低家庭負擔。而支持父母雙薪,增加家庭收入,才能讓家庭有能力生養 2 個以上小孩,緩解少子女化危機,尤其 6-12 歲的國小課後照顧服務,政策積極度明顯落後,也未納入行政院核定之「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 2019 年最新報告指出:公共托育服務是提振生育率最有效的解方,但關鍵是「服務必須適用於所有年齡層的兒童,包含學齡課後照顧」、「服務時段符合家長工時」、「高品質且平價」。對此,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總結四項呼籲:

  • 教育部應擴大國小課後照顧班量能,4 年內收托率應提升至涵蓋國小學童總人數的 30%。
  • 各縣市教育局處應完善課後照顧開辦時間,符合家長正常工時需求。
  • 教育部應完善公立國小課後照顧班相關統計,包含區分自辦、委辦的開辦班級數、辦理人數、提供服務的時間,以及服務人員勞動條件等,有效掌握服務建置狀況。
  • 國小課後照顧服務應為公共托育服務的一環,請行政院修正「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將國小課後照顧納入,並設定具體達成指標。

延伸公托現況:
1. 別再亂灑錢!民團提 6 訴求籲各政黨友善生育、共同育兒
2. 靠爺奶撐起半邊天,還問年輕人為何不生?公共托育難搶、職場掏空家庭人力,沒人有餘裕愛小孩
3. 非營利幼兒園:家長的第 3 種托育選擇、以人為本的教育實踐、跨世代的好投資
4. 終結兒虐憾事、改善托育品質亟需調整師生比,政策為何遲遲卡關?
5. 放下育兒軍備競賽,實踐共同照顧:引發爭端的孩子不是「他家的問題」,而是「大家的課題」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