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亂灑錢!民團提 6 訴求籲各政黨友善生育、共同育兒

首圖/民間團體於教育部召開記者會,呼籲主政者應提出明確的生育改革政策。婦女新知基金會提供
撰文/婦女新知基金會新聞稿提供

2 大黨總統候選人上個月陸續提出生育政見,競相加碼育兒津貼成選戰主軸。多個民間團體昨日(12/10)召開記者會,指出撒錢無法解決育兒家庭困境,主政者應該提出明確的改革方案,支持雙親共同育兒、落實友善生育職場、創造友善親子的共養空間,並於會中提出 6 點訴求。

訴求 1:給爸爸 5 天有薪陪產假

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諶淑婷指出,現在孕婦有 5 天產檢假,爸爸或配偶卻沒有陪產檢假,另一半一直到進了產房、小孩快生出來了都還沒有進入狀況,不是驚慌失措就是默默在旁邊滑手機。這不是男性的原罪,而是因為沒有陪產檢假,也沒有完整的產前教育在男人成為爸爸的路上支持他們。

此外,一旦小孩遇上腸病毒、流感需要居家隔離,家長立刻陷入工作及育兒的兩難。諶淑婷呼籲各黨候選人提出承諾,給爸爸 5 天有薪陪產檢假。

訴求 2:給爸爸 9 成薪育兒留停津貼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李庭欣呼籲,若爸爸/配偶在媽媽產假期間或生產後 2 個月內能請育嬰假、第一個月可請領育嬰留職津貼 9 成薪,讓雙親一起迎接新生,便不必犧牲收入。

李庭欣指出,目前爸爸請育嬰假僅佔 18%,與傳統上要求爸爸養家的文化有關,不過也有的家庭是基於現實考量,因為爸爸的薪水通常較高,若爸爸請育嬰假領 6 成薪對家庭收入衝擊太大。她希望各黨候選人承諾,在新生兒剛出生前 2 個月,給爸爸一個月 9 成薪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在家庭動盪期間,支持家長雙方互相鼓勵陪伴。

臺灣男性協會祕書長王泓亮指出,父親作為陪產者、新生兒照顧者或哺乳協力者的角色並沒有被支持,孕婦手冊也沒有提供太多資訊,很多父親觀念已經轉變,想要陪伴孩子長大,卻因為缺乏資訊和學習機會,認為自己被排除,感到挫折。

Photo by Szilvia Basso on Unsplash

除了文化上的支持,爸爸也需要經濟上的支持,不少爸爸也苦於工時過長,疲憊感影響情緒,或下班回家小孩已經睡了。呼籲各黨候選人縮短整體工時,給父親 5 天有薪陪產檢假、新生兒出生前 2 個月可領一個月 9 成薪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訴求 3:一年 7 天有薪家庭照顧假

諶淑婷也呼籲,所有家長不分職業都應享有一年 7 天的有薪家庭照顧假,婦女新知基金會政策部主任覃玉蓉亦指出,一年 7 天有薪家庭照顧假是基金會長年倡議的訴求,已經有許多修法版本躺在立法院,這部分修法技術並不複雜,希望各黨候選人承諾選後立刻推動修法。

訴求 4:育嬰假期間保費全額負擔

覃玉蓉也強調,另一個修法技術也不難,卻能展現政府支持育兒家庭的,便是由國家全額負擔勞工育嬰假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用。目前勞工請育嬰假仍需自付 2 成保費,雇主負擔的 7 成保費已經轉由國家負擔,國家可以幫雇主付,為什麼不支持勞工呢?這部分預算大約只增加 4 億多,就整體預算而言額度不高,卻能保障請育嬰假的勞工年資延續,期待各黨候選人承諾選後立刻改革。

婦女新知基金會長年提倡有薪照顧假的訴求。圖/婦女新知基金會

訴求 5:縮短工時、落實《性別工作平等法》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監事陳亮吟批評,歷屆總統選舉提到生育政見,總是不斷灑錢,但是灑錢無法解決托育品質或提升生育率,韓國和日本的經驗都告訴我們撒錢沒用,政府應該解決職場不友善生育的問題。

教保人員照顧別人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孩子要照顧,教保現場常有挺著大肚子的教保人員,一天工時超過 12 個小時、身心負擔沉重,還被雇主苛扣加班費,呼籲各黨候選人承諾落實勞檢,杜絕苛扣加班費、懷孕歧視等問題。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祕書廖郁雯說,雖然醫師工作的收入相對高,也比較穩定,但工時非常長,高工時使得醫師沒有辦法好好照顧、陪伴小孩。政府擔憂生育率低,就該面對長工時不利生育的問題。廖郁雯呼籲各黨候選人給予醫療產業勞工確實的工時保障,並落實性別工作平等法保障的各種權益。

Photo by Heather Mount on Unsplash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會員李佳蓉說,許多例子顯示《性別工作平等法》並沒有真正落實。自己懷孕安胎時曾經在醫院遇到另一位安胎的孕婦,醒著的時候都在打電話,從早到晚沒有停,醫生說還警告孕婦再不休息,孩子可能不保,但因為孕婦的雇主不肯幫他請職代,讓她不得不在病床上做完工作。

安排職代其實是雇主責任,但是很多雇主卻不負責,還把這個責任丟給要請產假、育嬰假的勞工,讓正在經歷孕產過程的勞工被同事抱怨、擔心隨時丟工作。政治人物勸婚催生,但面對這些問題國家做了什麼?李佳蓉呼籲各黨候選人承諾加強執法力道,要求雇主負起安排職代的責任,讓勞工安心行使自己的權益。

訴求 6:建構友善育兒空間、教養不孤立

多元教育家長協會性平組召集人李玉華認為,我們需要更多對孩子友善的大人,政府可以提供更多軟硬體設施,例如家庭教育中心,讓爸媽學習怎麼陪玩對小孩而言是有趣的,並培養家長的正向教養知能。

而有益於孩子身心發展的環境,也往往和大人習以為常的環境不同,因此孩子常常無處可去,阿爾巴尼亞就曾調查所有 0-5 歲的托育照顧者的困境,他們發現沒有地方活動是很大的問題,便做了詳盡的盤點,包括每個社區有多少遊戲空間、綠化空間,若不夠就開放學校,24 小時提供遊玩空間。

Photo by insung yoon on Unsplash

此外,讓更多人認識面貌不同的家庭也非常重要,例如英國利物浦要求所有公部門或營利單位、餐廳、醫療院所相關人員必須去認識自閉症的家庭與孩子,這些單位通過檢核會獲得自閉症友善標章。這些都是各黨候選人提出政見時值得參考的國外案例。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理事潘汝璧表示,聯合國、歐盟、荷蘭、英國、丹麥、西班牙等國際與各國官民組織,都強調遊戲對於 0-18 歲兒少的身心發展及健康福祉的重要性,臺灣也應該予以重視,跟上國際腳步。特公盟考量許多孕產婦、單親、新手家庭遠行門檻比較高,也考量同一個家庭可能有年齡差距較大的手足,呼籲各黨候選人承諾:

  1. 建立遊戲共養社區:步行 15 分鐘的距離內,一社區一親子自然公園。
  2. 連結衛星遊戲網絡:公共運輸時間 30 分內,設置多元適齡遊戲空間。
  3. 創造遊戲友善城市:一週一次常態性快閃臨時封路街道遊戲社區內普及的遊戲地點和封路街道遊戲,是孩子認識鄰里的起點,應該把友善空間還給親子,才能發揮同村共養的功能。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亂發錢追不上環境變動,無助改善困境

台北市產業總工會會員王燕杰批評,政府 20 年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會發錢。他的孩子今年上小一,當年本來想抽公托,卻發現全區只有一個名額,只好就讀私立托兒所並支付高昂學雜費,過了 6 年沒有存款的日子。幸好夫妻 2 人沒有發生什麼意外,不然整個家就垮了。

此外,他太太育嬰假結束後,便請自己的媽媽幫忙帶孩子,但帶大 4 個孩子的媽媽,帶孫卻帶出憂鬱症,因為以前家庭規模較大,很多人手可以幫忙育兒,現在的家庭早已不是如此。發錢追不上托育費用的漲幅,也追不上物價的漲幅,更緩解不了育兒家庭的痛苦,如果政府 20 年前就進行有效的改革,不亂灑錢,臺灣社會今天不會是這樣,希望發錢這件事到今年為止。


延伸閱讀:
1. 女人不是生育的容器!8 週內終止懷孕公投案,讓女性生育自主權大開倒車
2. 懷孕不該是麻煩事!職場友善空間,需要你我共同撐出來/2019 勞工影展《要孩子,也要工作》
3. 終結兒虐憾事、改善托育品質亟需調整師生比,政策為何遲遲卡關?
4. 快樂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孩子,臺灣 NGO 將國際經驗帶回原鄉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