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想見媽媽,但我也不想背叛爸爸」別讓孩子雙面效忠、別逼孩子選邊站/《合作父母與親子會面》

編按:啟示出版社於今年 7 月出版《合作父母與親子會面:一群本土社工的看見》一書,由現代婦女基金會社工團隊將工作中的行動研究和心路歷程,寫成文字紀錄、匯集成書,期望幫助面臨家庭離異風暴的大人及孩子們。

根據本書,「合作父母」意指夫妻之間在分居或離婚後,仍能支持對方在父親或母親的角色上,與子女有穩固的親子關係,是一種態度與歷程。本文選自書中的第 12 章「從家庭系統依附關係理論,看離婚階段的親子關係」,帶領讀者看見父母離婚階段中,孩子的擔憂與掙扎。


撰文/黃心怡、謝子瓔、劉于瑞、宋名萍、蕭丞芳 現代婦女基金會社工團隊

對孩子而言,父母就是能使他們依賴生長的河川與高山,孩子的山河也互相依傍、陪伴他們成長,是他們的安全堡壘。當某一天,孩子隱約或被迫得知,這樣的山河即將分崩離析,試想,那會是多大的恐懼?

「忠誠」,是孩子們本能的相信父母親,為了依賴和需求所產生的自然反應。孩子通常會對雙親忠心耿耿,因為雙親是他們初到這世上第一次產生親密連結的對象。

這樣的忠誠有強有弱,而當父母發生衝突時,孩子會不知道該如何擺放他們的忠誠,要偏向爸爸?或偏向媽媽?但又似乎並非如此全有全無?最終,好像強迫他一個人玩著蹺蹺板,他拚了命維持蹺蹺板的平衡。可說到底,他只有一人,坐在哪邊都不對、都無法平衡⋯⋯

當孩子細膩的內心被迫進入這樣的蹺蹺板遊戲,他的心靈陰影自然生成、溫度驟降,孩子需要不斷的向雙方輸誠才能避免失溫,以讓自己免於被拋棄。

要求孩子「選邊站」?隱形忠誠帶來的傷害

除了雙向忠誠,有時候孩子會選擇只偏向一邊;或者有些有手足的孩子,會觀察手足的反應來決定向哪邊忠誠,可能都投向某一邊,也可能為了維持平衡而自願各自分開。

也有受到「隱形忠誠」(invisible loyalty)影響較深的孩子,認為自己必須「選邊站」,而另一位手足則不受影響。

在家庭治療的脈絡中,「隱形忠誠」是指:孩子對父母的忠誠來自於他們如何從父母那裡得到照顧與滋養,是親子關係的根基;造成「隱形」的原因是孩子們因忠誠而承受的壓力,遠比大人眼見的還要更深、更遠。

即便此時此刻孩子並未表現出因父母離異而受到影響,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準備要長出自我時,或許就會因為根深柢固、來自父方或母方的價值觀,而在內心產生嚴重拉扯。

為了取得父母信任,孩子學會快速變臉

因此,若要討論父母離異對子女的影響,不得不從隱形忠誠開始切入。

舉例來說,親子會面時,協調員觀察到:強烈抗拒與媽媽見面的孩子小樂,在第 2 次會面時,在爸爸離開後,就能在遊戲室與媽媽玩得不亦樂乎;可是小樂明明幾分鐘前,還以爸爸稱呼媽媽的方式,說她不要和「那個人」見面;而另一個孩子翔翔,則是要看母親的臉色,才能決定是否收下父親的禮物。

親子會面協調員總能看到這種「變臉」的過程,看到孩子因為敏感又貼心的「雙面效忠」。親子會面協調員會看到年幼孩子看大人臉色的表情,理解孩子的為難,又心疼孩子的辛苦,看著他們的面具悄然無聲的交替著。

在這個瞬間,彷彿能聽見孩子們輕聲吶喊著:「我不是不想看媽媽,但我也不想傷害、背叛爸爸。」、「爸爸跟我說一個版本,媽媽給我另一個版本,哪一個才是真的?我要相信誰?」、「我到底應該喜歡誰、討厭誰?我只有這樣變來變去,他們 2 個才都會開心吧?」

身為親子會面協調員,我們相信:如果父母讀懂孩子的為難,一定會比親子協調員更加心疼孩子。

Photo by Jason Sung on Unsplash

要孩子為你輸誠,最終都是輸家

本文的系列文章曾提到:「父母吵架或冷戰時,孩子難免會在自己最愛的人(父母)面前說著不同的話,甚至言不由衷,試圖讓父母舒服些,或表示自己對父親或母親的忠誠。」而這樣的輸誠過程,不論是對父親、母親,還是孩子本身,都是最大的輸家。

文中的父親也提到:「在婚姻中同住時,父母兩人之間還有一些互相信任的基礎,還有不同的機會可以讓孩子知道爸爸很愛她。」

本書第 3 章〈母親的心聲〉中,孩子在父母終於釋盡前嫌後,對他媽媽說:「我以前真的很怕在妳面前提到爸爸,因為我知道妳不喜歡,我怕妳一不高興也不要我了,我不知道我要去哪裡。但是我很愛你們,謝謝你們現在可以讓我都愛你們,不用選一個。

Photo by Ethan Feng on Unsplash

這些體悟,也是親子會面協調員最想傳達給雙親和孩子的內涵:不論同住或不同住,只要雙親之間還有信任基礎,就有機會讓孩子知道,雙親對他們的愛不會變少。孩子也能透過感受了解到:愛他的人從來沒有變少,更不曾離開。

除了上述子女為了「求生存」而忠誠,也有可能演化成子女遊走在父母兩者之間「鑽漏洞」,這種狀況在青春期更容易發生,如同書中第 3 章〈母親的獨白〉提到,孩子知道爸媽彼此間早已不會溝通,分別假借爸或媽的名義,要求另一方買手機給他。

這是分居的父母始料未及的──原來我們不溝通,讓孩子有機會見縫插針。

孩子除了需要與重要他人保持友好、關愛的關係,他們也需要人與人溝通、互動的典範,而離異後的合作父母若能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互動,就是一種最佳的人我互動示範,更可以讓離異父母在育兒的路上成為夥伴,得到支持或喘息。

親子關係除了「愛」、「教養」,也需要由父母設定好「界線」,避免子女在家庭次系統(註)中過度涉入或過度排除(Wetchler,2015),讓他們避免受到父母的衝突牽連。

試想,倘若在離異階段,雙親能表達:「爸爸媽媽時常吵架,但孩子你不用和爸/媽吵架。」、「如果我是你,我偶爾也會很想念爸爸(非同住方),那是正常的感受。」或許就能為孩子創造「被理解」、「被許可」的空間,也從緊勒著的隱形忠誠中鬆綁。

註:在家庭系統理論(family systems theory)中,家庭是主要系統,比「家庭」還要小的系統稱為「次系統」,如夫妻、父母、手足等。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Photo by Heye Jensen on Unsplash

當不成配偶,還可以成為彼此信任的「合作父母」

我們盼望,在離婚過程中的父母,有機會透過社會教育或個別會談,認識孩子心中那些難以言傳、卻在肢體語言和行為上表達出來的忠誠、掙扎與困惑。我們也期待父母保有寬大的心胸,切勿將孩子視為個人財產,更不要有意無意增添孩子的罪惡感── 因為忠誠感與罪惡感緊密相關。

我們更期待有一天,雙親都不會再對子女說反諷的話,如:「這麼想念那個人? 我看你恨不得 365 天跟他在一起!」、「你那爸爸對你還滿有情意的嘛,對我可連 1/10 都不及。」、「你去見他可以,可不要把他的毛病都學來了!看看你,越來越懶了!」這些話語像是利刃,刺進孩子的小小心臟,刺激孩子複雜的心情和內心的衝突與不安⋯⋯

Photo by dylan nolte on Unsplash

相反的,我們期待有一天,父母或祖父母要有意識的協助孩子放下「選邊站」的忠誠壓力,或當察覺孩子出現「要為父母離婚負責」的任何意念時,加以澄清,例如──

「你想念媽媽?這很正常,好一陣子沒吃媽媽燒的菜了,對不對?好在這週末就能去那邊,希望你們共度愉快週末。」、
「很抱歉我們不當夫妻、不住一起了,讓你跑來跑去。你媽是好人,只是我們比較適合作普通朋友,不適合作夫妻。」、
「你知道嗎?你對我和對媽媽都好重要。你是我的寶貝,我知道媽媽也好愛你,也以你為榮。」、
「你開開心心去外婆家過中秋節,舅舅阿姨也會去。我很高興你們一起聚聚,過完長假我就來接你。」

這些話語,可以讓孩子們安心的思念、與另一位父母會面,好好的享受被愛與愛人的權利。


【作家與讀者有約】離婚爸媽新課題,合作父母怎麼當?

除了問孩子那句最常聽見的話:「爸爸媽媽離婚,你要跟誰?」,我們還可以改變什麼?

「合作父母」不是本能,需要後天學習,尤其離婚的掙扎過程中,2 人已經傷痕累累之下更是困難。期待所有當婚姻走到盡頭的夫妻,仍然可以成就親情,為孩子,試著成為「合作父母」。

時間:2020 年 10 月 24 日(六)14:00-16:00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 125 號 B2) 
主持人:資深心理師鄭玉英 
與談人:現代婦女基金會司法社工部主任黃心怡 、律師楊晴翔
主辦單位:現代婦女基金會、啟示出版社、臺北市立圖書館
時數認證:本場次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認證
馬上報名


延伸閱讀:
1. 「爸爸你又要告媽媽了喔?」在婚姻中反目的父母,該如何為了孩子合作?/《合作父母與親子會面》
2. 「媽媽說要見我是她的權利,那我的人權呢?」親權纏訟爭輸贏?最後輸的都是孩子/《合作父母與親子會面》推薦序
3. 不只是社福宣導員(上):親子館社工於第一線提供家庭多元支持,是預防社會問題的重要守門人
4. 不只是社福宣導員(下):社福第一線,從親子館現場延伸看見家庭困境
5. 強化健康的社群、學會愛與被愛,為孩子打造安全的社會/《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