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低收入家庭淪為「能源貧戶」:電費爆增、食物腐敗、電線易走火、孩子在便利商店晃蕩

曾經離家求學、就業的租屋族,找房子時可能都曾經歷過這種景況:一層公寓被分隔成 5、6 坪的迷你套房,通常是頂樓加蓋的鐵皮屋,冬冷夏熱,但因為房間通風很差,即使冬天也得開冷氣吹送風;平時在室內也得開著燈,因為就算室外陽光充足,室內採光也不好。

房東的燈具、冷氣、冰箱早就不知道幾十年沒換,都是耗電的舊機型。明明只有一個人住,但因為在臺電眼裡,你跟另外 4、5 位鄰居都屬於「同一戶」,因此必須繳每度 5 元的「用電大戶」費率。

等有了更穩定的收入後,或許就可以擺脫小套房的生活,找間採光佳、通風好的房子,換臺適合自己用量的冰箱和省電燈泡。

然而,對弱勢貧困者而言,這些耗能的屋子與家電,不是他們求學或過渡期的暫時選擇,而是他們唯一的選擇。這種因為弱勢而無法省電節能的狀態,在國際上被稱為「能源貧窮」,這類家庭則被稱作「能源貧戶」。

滿屋子二手家電,6 成低收入家庭成「能源貧戶」

宜蘭縣頭城鎮的吳奶奶,就屬於能源貧戶,他們一家由兩位老人,撫養一個國中的孫子,只靠積蓄和社福單位的補貼過活。他們用了 30 多年的冰箱,除了屬於耗電的舊機型,還常常故障,且因為結霜功能不好,冰箱甚至會出水。

這種耗能又常故障的家電,讓他們的電費高得嚇人,明明只有 3 口,也只有孫子在家時才會稍微開冷氣,但冬天時每次電費卻高達 3600 元,夏天更超過 6000 元。

吳奶奶沒有穩定收入,家中充滿雜物。攝影/李修慧

這類的案例,在宜蘭縣各處都存在,有的像吳奶奶一樣,冰箱用了 35 年不敢換,更有許多買不起新冰箱的家庭,只能使用耗電的二手冰箱。

例如宜蘭一對做家庭代工的原住民低收父子,買不起新冰箱,只能去撿餐廳淘汰的商用型冰箱,這類商用型冰箱通常拿來冰大量食材,特別耗電,二手冰箱又常常故障,冷度不夠。

「能源貧窮」不僅在宜蘭鄉村出現,在新北市都市地區也存在。新北市一位余媽媽,與 3 個小孩和年邁的父親同住,由於家中的電器太過老舊耗能,每期電費高達 4000 元,而余媽媽每月收入只有 1.8 萬元,扣掉 1 萬元的房租和 4000 元電費,根本所剩無幾。

熟悉能源政策的臺大風險中心兼任研究員趙家緯提到,「能源貧窮」在電費較高的歐美國家比較嚴重,認定因此也比較細緻。例如英國的定義是,總能源支出(註)占家戶所得 10% 以上,就稱為「能源貧窮」。而臺灣的能源貧窮相關研究,大多以「電費」占所得比例來統計,但因為電價低,電費占所得 10% 以上的家庭,只有 0.06%。

然而,若以國際定義來說,能源貧窮出現在低收入家庭的比例卻大幅增加。工研院 2015 年曾經與家扶中心合作,針對新竹縣市的低收入家庭進行調查,發現有高達 63% 的低收入戶家庭,能源支出占比超過全戶所得 10%,成為「能源弱勢」。

註:英國的能源支包括電費與瓦斯、暖氣等家內燃料費,不含運輸的燃料費或交通費用。臺灣因為「能源貧窮」狀況不如歐美嚴重,有時會以「能源弱勢」代稱。

Photo credit: kulucphr on Visual hunt / CC BY-NC-SA

不只影響電費:冰箱故障、食物腐壞、孩子在外晃蕩

「能源貧窮」衍生的問題,不只電費,更可能危及健康安全。臺北市、宜蘭縣和新北市從 2015 年起陸續協助弱勢家庭汰換老舊冰箱、耗電燈泡,對於能源弱勢面臨的身心問題、健康狀況,這些計畫人員再清楚不過。

新北市 2018 年度辦理的節電扶貧計畫,請電器業者捐贈節能家電給弱勢家庭,汰換老舊冷氣、燈具、電熱水器等。上文提到的余媽媽就是受惠的家庭之一,當時工作人員抵達她家時正是冬天,家裡的熱水器已經壞掉不能用,又沒錢換新的,余媽媽不忍心小孩跟著自己洗冷水澡,只好跟跟鄰居借浴室,讓孩子洗熱水澡。

這類影響孩子健康、安全的狀況,同樣出現在臺北市。社會企業 DOMI 綠然能源 2015 年接下臺北市的「弱勢能源福利計畫」,為弱勢家庭換省電燈泡,DOMI 創辦人胡德琦回憶,她當時為了宣傳計畫,「駐點」在某個弱勢社區,有個小女孩主動與她攀談,說家裡在換上省電燈泡前,她都無法在家寫功課:「我媽說不要浪費電啊,而且我們家燈壞了,我都去 7-11,寫到 9 點回家。」

小學孩子的作業其實不需要寫到 9 點,小女孩也坦承「就邊玩邊寫」,胡德琦才驚覺,沒有好的、省電的燈泡,不僅影響電費,「孩子們在外寫作業,就會在馬路上晃啊,很容易發生各種危險。」

2017 年開始,宜蘭也協助弱勢家庭汰換冰箱,承辦計畫的宜蘭縣愛加倍關懷協會專案經理林郁棟說,他們汰換掉的冰箱,有的邊緣膠條壞掉,冰箱關不緊;有的忽冷忽熱,因此會漏水。

Photo credit: Doos. on VisualHunt / CC BY-NC-ND

2019 年,他們曾服務宜蘭縣員山鄉的一戶人家,除了滿屋子垃圾,沒有自來水,這戶人家的舊冰箱甚至散發出食物腐敗的味道,而且久久不散,連載走冰箱的車子也充滿臭味。宜蘭縣環保局承辦人員湯翊羚說:「那是長期食物腐壞的味道,這些食物安全都有問題。」

林郁棟也說:「去拜訪弱勢家庭時,常看見東西都堆在桌面上,好一點的沒味道,狀況差一點的味道都很濃。」

「他們不是不愛乾淨,我相信他們的精力已經到某個程度,如果有能力,一定會先用在尋找資源、吃飯、照顧小孩,清潔也許就不是優先。但其實這樣只會讓食物損失更多,例如也許過期、在冰箱裡裡壞掉等。」

老舊電器讓用電風險倍增,危及社區安全

此外,弱勢族群經濟壓力大、身體狀況差,導致他們無暇顧及用電安全,加上屋況不好、插座外露,就容易造成危險。湯翊羚就說,他們曾服務一戶宜蘭冬山的弱勢家庭,「電線像聖誕燈泡一樣,延長線牽了又牽」。林郁棟也說:「像(電線)走火的都是這種家庭。」

宜蘭縣計畫的另一個承辦單位是產業服務基金會,計畫經理范鑫榆補充:「基本上 10 戶可能有 7、8 戶有同樣的問題,因為都是老舊房子,或房子是租的,插座不夠,所以延長線一直接一直接,就會有用電安全疑慮。」

宜蘭縣弱勢家庭能源福利專案計畫影片,影片中可見宜蘭縣弱勢家庭接延長線與插座老舊的問題。影片/宜蘭低碳

范鑫榆說,只要拜訪宜蘭的弱勢家庭,一定會針對下列攸關安全、健康的項目進行「用電健檢」,並提供建議:

  • 照明:以照度計量測,看室內的夠不夠亮,「通常如果小朋友要寫字,我們會建議 500 流明以上。」范鑫榆說。
  • 延長線:弱勢家庭可能因為房屋老舊,或房子是租的,插座不夠,就會買延長線一直接一直接,用電安全堪慮。
  • 冰箱:弱勢家庭通常會把冰箱塞很滿,最後習慣只拿最前面的食物,後面的食物很容易過期。有的人過期捨不得丟,吃下去就會衍生食物安全問題。此外,冰箱塞太滿也會影響冷度與耗能,最好只放七到八分滿就好。

胡德琦也提到,雖然改裝電線不在計畫範圍內,但看到有用電安全疑慮的家庭,他還是會自掏腰包,請水電師傅幫忙把電線改得安全一些。

改善能源貧窮需要社福進場,三方協力改善弱勢環境

能源貧戶面臨的問題,雖然常由節電計畫人員發現,卻是環保局、經發局從「節電」角度難以協助的點。因為背後涉及的已不再只是節電,而經常是整個家庭狀況的改善。

趙家緯提到,現行的節電計畫,有的縣市的確是由社會局處處理,有的還是由環保局或經發局負責,「社會局只是給名單而已。」

他強調,針對臺灣的能源貧窮狀況,「很重要的是社福體系願意參與。如果社會局能夠跳脫『弱勢家庭該如何取得電器』的思維,轉而更全面的思考『弱勢家庭需要什麼樣的能源服務』,或許就能讓能源貧窮問題更快得到改善。」


善盡天良【後臺人生 EP6】吃電怪獸與換燈血淚!能源貧戶在臺灣


延伸閱讀:
1. 能源貧窮在臺灣:經發局、環保局、社會局欠缺協作,能源貧戶落入三不管地帶
2. 庶民的能源覺醒:從節電提案到公民參與發電,發揮社區動員的草根力量/《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
3. 埔里婆婆媽媽的逆襲:由下而上翻轉空汙,自己的社區自己顧/《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
4. 趙家緯:結合社會正義的全球氣候行動,臺灣綠色新政大落後/《刻不容緩》書評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李修慧
李修慧

曾任「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採訪記者,專長原住民、性別、勞動權益報導;「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小編。目前就讀於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臉書專頁 Poem4life。

文章: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