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 之後,我們與曝險兒童及青少年的距離──正向青年發展模式,臺灣準備好了嗎?

文/黃于飛、陳旺德 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研發部專員
首圖/圖/總統府 @ flickr, CC BY 2.0


臺灣因應 108 年《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正通過,自今年(109)6 月 19 日起改以「輔導」代替「矯正」思維:針對未滿 12 歲的觸法兒童,從司法機關直接轉由社福及教育單位處理,引導觸法兒童回到教育及學生輔導機制,不再送少年法庭。

這個修正是因應兒少司法人權保障意識的提升,考量到 12 歲以下兒童的年齡、心智成熟度與身心發展尚未健全,其觸法行為大都出自於好奇、不懂事,或與家庭功能失調有關,因此將兒童回歸教育與社政體系,也防止他們因進入司法體系而被標籤化,影響後續發展。

雖然針對的是 12 歲以下兒童,但這個改變對應了「正向青年發展」(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的精神意旨,也符合國際潮流趨勢及兒童權利公約規範。然而,臺灣的兒少服務取向要真正從「問題解決」模式蛻變為「正向青年發展」模式,社福與教育單位真的準備好了嗎?

從問題解決模式到正向青年發展

風行北美教育及社福圈的「正向青年發展」概念,著重在少年的天賦、優勢、興趣和潛能,而非以過去處理青少年議題時,總是從「問題解決」著手──把重點放在解決青少年成長叛逆時的特定或單一問題,例如犯罪行為預防矯正、物質濫用、校園暴力或霸凌等。

青少年發展(Youth Development)學者認為,長期以來,我們用盡心思在教導兒少不要做什麼,卻沒有告訴他們該做什麼,才能健康、正向的成長。

受到各種學術理論影響,漸漸形成「正向青年」發展的概念與架構,其精神與運用也從 90 年代開始,受到實務工作者與學者們關注,希望幫助成年人了解如何陪伴兒少,才能有效促進他們的正向成長,例如培養孩子與他人建立友好互動關係的社交技能,或鼓勵他們主動參與社區事務、貢獻己力。

那麼,臺灣兒少服務團體該如何落實正向青年發展,不讓它淪為口號?

我們可以從研究者多特維奇(Jutta Dotterweich) 2015 年為兒少工作者提出的 5 項原則為架構來建議: 

一、關注青少年的優勢,而非問題

除了降低青少年的高風險行為,可以運用正向青年發展原則及理論當作青少年服務的架構,讓我們轉變看待青少年的思維,真正看見並發展青少年的優勢。

在美國和臺灣的學術界中,正向青年發展最熱門的學術討論是勒納(Richard M. Lerner)等人的 6C 特質和班森博士(Dr. Peter Benson)的「發展性資產」(Developmental Assets)概念。

勒納等人透過研究,歸納出成功長大的青少年共同的 6 大(6C)特質:

  1. 能力 (Competence):個人在特定領域的行為能力,例如社交和學術技能。
  2. 自信(Confidence):個人內在的正向自我價值感與自我效能感。
  3. 關係連結(Connection):個體與他人和生態環境間的正向連結,並且彼此都為關係貢獻力量。
  4. 關懷同理(Caring/Compassion):對他人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5. 價值信念(Character):尊重社會和文化規範,擁有正確的行為標準,具有是非道德感與誠信。
  6. 貢獻(Contribution):當個人具備越多前述的 5C 特質,越能對自己與生態環境做出貢獻。

勒納認為,想要幫助青少年培養 6C 特質,讓他們健康、獨立,且有機會在生命與社會生活中成為有領導力的成人,他們身邊的成年人需要創造機會讓青少年參與、領導,並鼓勵青少年參加教育性的方案與活動,使他們觀察、發展有價值的生活技能,並從中促進少年與成人的正向關係。

班森等人則認為,過去的模式著重於「控制」與「解決」少年生命中的各式問題,這確實重要,但少年更需要的是發展「正向特質」,不僅能幫助他們面對人生挑戰,也能讓他們發展茁壯。

如果青少年身邊的成人能持續鼓勵及栽培他們學習,包括家庭、學校、兒福團體、宗教機構、媒體等,都能一起為青少年的正向發展努力,這些幫助少年發展的人與社區資源,就能成為少年的「外在資產」。而當外在資產充足時,青少年的「內在資產」將能增強。

培育少年的外在及內在發展性資產,也就是他們的「發展性資產」,可以降低高風險行為,同時培育青少年成為有能力發展自我、對社會有貢獻的成年人。

二、提升青少年的社會參與

提升青少年參與度不代表讓青少年做所有的決定,而是提供青少年充足的資訊及選擇,和他們共同合作。當成人願意與青少年平等互動,雙方都可以分享知識與經驗,教學相長。這包括幾種方式:

1. 培養「發展性關係」:美國研究學會(Search Institute)證明,當成人跟青少年有發展性關係,意即成人真正尊重並相信青少年的潛能與成長,引進或成為青少年的外在資產,能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的內在資產與其他正向發展特質。

2. 放手讓青少年做:讓青少年在參與過程中保有自主性,而非被動服從指令,將可讓青少年得到擁有感與成就感。 

3. 運用科技:可以善用數位資訊工具或平臺與青少年溝通對話,像是創造 APP 或懶人包提供資訊、運用社群媒體(Line、Facebook、Instagram)與他們互動。

4. 勿犯「成人主義」:「成人主義」指的是成人對青少年的偏見,也就是成人認為他們有比較多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也可能出於對青少年的需求不了解。成人主義易讓青少年失去成長的動力,並造成世代間不信任的惡性循環。

常見的成人主義行為包括失調的拯救(Dysfunctional rescuing),成人認為青少年沒辦法自己完成某件任務,所以乾脆直接幫他們完成;逃避接觸(Avoidance of contact),雖然成人平常跟年輕人沒有互動,卻認為「我是這個年輕人的父母/老師/等,我最了解他的需求」。 

三、讓青少年參與體制改革

每一個成年人都有幫助青少年成長的責任,同時成年人也要了解青少年在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發展需求,依其所處階段提供適切的資訊、資源與支持,讓青少年可以影響甚至改變所接受的服務方案及政策。這也包括幾個方法:

1. 讓青少年參與政策討論:美國安置照顧會社(FosterClub)提供失家兒少一個相互支持的平臺,是全美知名的倡議組織,他們和跟另一個兒福機構合作成立了「全國安置機構青年與畢業生政策議會」

這個政策會議讓有安置經驗的青少年自主運作並決定倡議主題,透過實體拜會及網路宣導等方式,改變政府政策甚至預算配比,值得臺灣的青少年倡議者學習參考。

美國「全國安置機構青年與畢業生政策議會」成員梅利莎·古特雷斯(Melissa Gutierrez)(右一)在一場午宴活動上,與另外 2 位父母對談。圖/National Foster Care Youth and Alumni Policy Council

加拿大兒童保護政治行動委員會也已開始追蹤加拿大失家兒少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建立完整的追蹤數據,並倡議將創傷知情治療(Trauma-Informed Practice)納入大學助人專業相關教材,以及醫療實務手冊、遊說政策改革中,用以研究推動政策,希望從結構面改善失家兒少的生活。

2. 讓青少年監督正向青年發展計畫:北愛爾蘭的 VOYPIC 推動了「青年視察」(Peer Inspection)計畫,訓練讓有安置經驗的成人到安置機構探訪青少年。因為年齡相近、同樣有安置經驗,這些被訓練的志工可以提供和社工員不一樣的見解。 

四、為所有青少年提供支持,而非訂定排他方案

所有青少年提供支持與參與機會,而不僅是關注「高風險、曝險」的青少年群體。這並不代表我們不能為面對困境的年輕人提供額外的支援,而是要避免標籤化,並且讓青少年在正常化、社區式的環境中,和多元背景的青少年及成人互動。其方法包括:

1. 專注於建立關係:兒少工作者除了專注在方案本身的服務策略,正向青年發展理念還強調,成人應以建立關係為基礎,協助青少年茁壯成長,亦即將「發展性關係」貫穿在每一個服務方案中。

2. 設計多元化的方案:新加坡兒童協會的 VOX 中心就設置在國宅樓下,中心招牌與陳設就像一座歡迎所有人的咖啡館。為了吸引所有的青少年,他們也提供活動,包括體操、足球、音樂和社區外展項目,並為需要更多協助的孩子提供復原服務。

五、與社區夥伴合作

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會與各種社會環境互動,如果要成功推動正向青年發展方案,跟社區合作是必要的。這包括:

1. 與家庭合作:普及或倡議政府提供鼓勵性措施,讓兒童/青少年能夠從生活環境中自然得到更多發展機會。

2. 與政府和民間團體合作:定期舉辦「青少年發展」論述平臺,提升專業知識,並建立機制定期蒐集,觀察各機關執行狀況。

圖/總統府 @ flickr, CC BY 2.0

3. 將數據公開化:產出數據化的年度報告,將執行正向青年發展的方案情形作有系統的資料蒐集及研究分析,清楚呈現正向青年發展方案的成效及其對青少年的影響,公開化的數據有利於各界進行檢視並參與合作。

4. 與公正第三方研究單位合作:請政府或民間團體對方案成效進行更多的研究,例如與大學研究團隊合作,檢驗方案是否遵循正向青年發展精神,並對方案提出具體建議。

5. 與青少年合作:最後,別忘了成人必須將青少年視為主體,並逐步發展正向關係,在談社區合作時,要將青少年納為重要的合作對象,也讓他們認識並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延伸閱讀:
1. 【人權星期三】將孩子視為對話主體,讓學生參與公共事務!/認識兒童權利公約
2. 108 年社福政策白皮書:兒少參與做半套、婦女就業長年無改善、忽略長照與身障者需求
3. 囡仔人有耳也有嘴:聆聽、給予資訊、鼓勵發聲,落實兒少表意權
4. 強化健康的社群、學會愛與被愛,為孩子打造安全的社會/《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
5. 【專題】有床位沒有生輔員,兒少何處去/安置機構的照顧人力在哪裡?
6. 【專題】勞資無法團結,性侵、暴力與過勞何時止息/安置機構的照顧人力在哪裡?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