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培根市集:進化的在地力與社福 2.0,打造既包容又競爭的類市場

首圖/取自培根市集

今年 8 月,由多個萬華社福團體共同規畫的「文創門市人員培訓課程」剛剛結業,10 月,耗時月餘策展的「貧窮人的臺北」(貧北)即在剝皮寮登場。上週六,貧北落幕不到一個月,由 12 個在地組織(註)聯合舉辦的「培根市集」又在萬華開張,販售各團體培力的經濟弱勢學員創作作品,接連幾個重點活動的籌備團體與工作者高度重疊,再次彰顯萬華在地網絡的綿密與活躍。

培根市集自 2016 年底開始,維持每年 3 場的節奏,至上週六已邁入第 10 場。舉辦地點從臺北市婦女館、糖廍文化園區、貴陽街、和平青草園、剝皮寮歷史街區、艋舺龍山文創 B2,到此次深入社區的東園街公路總局廣場,足跡遍布萬華的文化觀光區與在地公共街坊,現場攤位從 8 個到近 20 個不等,3 年來吸引上萬人次參與。

每年 3 場的培根市集從萬華臺北市婦女館、糖廍文化園區、貴陽街、和平青草園、剝皮寮歷史街區、艋舺龍山文創 B2,到此次深入社區的東園街公路總局廣場,足跡遍布萬華的文化觀光區與在地公共街坊。圖/培根市集

自己的市場自己推:打造有競爭也有包容的銷售場域

2016 年暑假,在萬華深耕近 10 年的社區實踐協會想要轉型投入社區合作經濟方案,當時幾個團體如夢想城鄉芒草心等都已在培訓經濟弱勢者與街友製作木工藝品,萬華婦女中心也在協助婦女創作織品布包等,這些由團體培力設計而出的手工作品,代表的是就業機會與經濟自立,卻缺乏產品完成後的通路與銷售管道。

與此同時,將舊市場空間活化(南機拌飯)、倡議合作社理念的「地下社造勞動合作社」,與積極推動地方再造的「萬華社區小學」等多元類型團體如雨後春筍般誕生,在資源整合、行銷推廣、銷售平臺、議題倡議等相近的需求催化下,眾團體一拍即合,決定「既然沒有市場,乾脆自己創造市場(集)」,主打培育草根力量的「培根市集」應運而生。

「培根市集是在打造一個『類市場』,你可以在這裡見識到商業市場的競爭與銷售模式,卻又保留了一些包容與空間。創作者不只多了一個地方販售自己的作品,還可以在這裡得到具體的產品建議,並且透過顧客的反應學著調整定價策略、優化推廣方式。」社區實踐協會資深社工沈曜逸解釋,培根市集試圖透過「經濟誘因」,讓平日難以參與社區活動的經濟弱勢者,有機會從此開始進入社區、面對真實的消費者,並且找到自己與產品在勞動與商業市場上的定位。

培根市集販售的手創商品。攝影/葉靜倫

沈曜逸口中的「經濟誘因」確實是不小的吸引力。以越南新住民「小星星」為例,她從 2016 年便加入培根市集,在市集中端出自己的家鄉料理並得到熱情的回饋,經過不斷的改良與社區實踐協會的協助,終於在 2018 年 3 月開幕了自己的小吃店「越窩越好」。

小星星說:「那時候 2 個孩子都才 3、4 歲大,但因為他們(社區實踐協會)會幫忙照顧小孩,我就來市集賣賣看。後來他們幫我申請補助、開了店,但店面在小巷子裡,有時候一天賺不到 1000 元,可是我來市集,一個下午就可以賺 2000 到 3000(元)。」

除了小星星,許多婦女在培根市集銷售織品的收入,也都遠勝自己平日在市場擺攤的成果,往往在市集 4 小時左右的業績,就高於平日一整天業積的 2 倍有餘,婦女們更因此增強了信心,合力開了接案工作室。如今市集邁入第 10 場,每場成本不到 1 萬元、出入消費人次從 500 多人到千人有餘,收入已可穩定維持在 6 萬元左右,並且能全數回到產品創作者身上。

社福 2.0:強化在地力,賣產品不賣同情

培根市集不僅成為有效益的販售通路、達成了過往經濟培力的最後一哩路,也增進了社區互動的實質效果。「很多萬華在地居民都從 3 年前的第一場培根參加到現在喔!也會跟著來攤位幫忙、一起想主題,甚至幫忙拍宣傳影片之類的。」沈曜逸說:「之前也有比較年長的志工說,看到我們這群年輕人在這裡做這些事,覺得萬華好像又有了希望。現在許多在地商家也會主動幫忙宣傳,或直接捐款支持。」

培根市集逐漸從一個販售管道成為一種改變的象徵,期望讓每個人看見發展的可能,翻轉萬華過往「又老又窮」的負面刻板印象。也正因為有在地社福組織、社區營造團體、商家、居民、志工、資源連結單位等共同參與,過程中包括社工、工作者、街友、弱勢、消費者、販售者、創作者、推廣者等各種身分界限逐漸模糊,使得培根市集成為一個不需要刻意主打「弱勢商品販售」也能吸引人潮的在地活動。

「我們的重點不是企業/組織的社會責任或同情購買這種福利救助思維,也不是仕紳或中產階級才有餘力參與的社區營造活動。我們想強調的就是『在地力』,」沈曜逸解釋:「靠著社區力量撐出一個支持弱勢的經濟空間,也讓團體們能在其中推廣自己關心的議題。真要說的話,可以算是『社會福利 2.0』吧!」

失落的「社區工作」拼圖,在培根市集補上

培根市集的另一個意外收穫,是和貧北一樣,成為在地組織工作者重要的連結網絡與成長機會。前述由萬華社區協力聯盟培訓的幾個文創銷售人員,此次便在培根市集實習;幾個過去的志工如今也已成為在地組織的工作者,以及市集的籌辦者,其中一個即是芒草心的社工廖冠樺。

2017 年下旬,廖冠樺因為在社區實踐協會實習,順勢成為培根市集的志工,後來開始關注幾個萬華的組織,隔年自中正社福系畢業後進入芒草心,之後便以組織工作人員身分正式加入培根市集的籌辦。

培根市集現場。攝影/葉靜倫

「培根市集很有趣,而且它很符合我想像中的社區工作。」廖冠樺說:「在社會工作的 3 種工作方法(個案、團體、社區)中,我覺得社區工作是現在最少機會碰到的。加入培根後看到了大家的串聯和行動,跟我在學校裡看社會工作的角度很不同,真的很有社區感,我在這裡收獲了很多新觀點。」

「尤其萬華這種城市裡的社區,不同於農村鄉鎮裡較年長的參加者和活動,這裡有很多跨領域的年輕人攪和在一起,大家會一起集結資源發揮創意,對我來說,連籌畫工作本身都是很草根、很共享的,真的很有趣。」廖冠樺興致勃勃的說。

沈曜逸則笑說:「培力是一定要的,畢竟社工環境越來越糟了妳不覺得嗎?」沈曜逸近幾年早已有意識的透過舉辦「社工學生成仁禮」營隊,接軌即將進入職場的社工新鮮人,相當重視專業傳承。身兼臺北市社工工會理事長的他直言,培養新生代社區工作者、大家一起串聯做倡議並不是原本設定的目標,但培根市集撐出的共學空間比成仁禮更深入而寬廣,是令人驚喜的附帶收穫。

不只擺攤販售與倡議,培根市集現場也有交流短講。攝影/葉靜倫

除了專業上的成長,這個集結 10 多個團體、一年辦 3 場、每場耗時 3 個月、平均要開 5 次會的常態性市集,也讓他們認識了許多平常沒有機會認識的夥伴。廖冠樺便指出:「以前不知道社區大學在做什麼,以為只是給老人家上課的地方,後來因為一起辦市集才認識了更多人和更豐富的內容。」此外,為了找活動場地、連結資源等,也需要經常跑遍大街小巷,對社區的感情更加深刻。

培根市集從上一次開始,進一步訂定單場主題,前次的主題是「女力」,強調新住民、原住民、弱勢婦女等女性創作,這次則針對「培根」再定義,希望市集的效應不再只停留在十餘個在地團體之間,而是能真正推展擴及萬華在地居民、培力社區裡的草根力量,活動中並加入短講與展覽區。隨著 2019 年最後一場培根市集落幕,明年春暖化開之時,又將能看到萬華民間力量再次蓬勃。


延伸閱讀:
1. 民間自組萬華社區培力網,從文化出發拓展多元連結
2. Right Plus 專題:貧窮人的臺北系列報導
3. 跟想像力一樣大的廚房:「越窩越好」越式家庭手作料理


註:此次 12 個組織包括人生百味、台灣社區實踐協會、台北市糖廍文化協會、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南機拌飯、萬華社區小學萬華社區協力聯盟萬華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臺北水窗口、臺北市婦女館臺北市萬華社區大學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葉靜倫
葉靜倫

Right Plus 創辦人 & 總編輯。曾任出版社資深編輯、NGO 雜工、NPOst 主編,對書寫斤斤計較但錯字很多。除了文字沒有其他技能。

想當特務卻當了 10 年編輯,想養獅子卻養了一隻貓。相信智慧比外貌還重要,但離不開放大片。最喜歡善良的朋友,聰明的情人,以及各種溫柔的對待。

文章: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