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精選/NGO 的數位倫理必修課、精障者的決策參與賦權、氣候變遷與和平建設資金募集、結合社群操作的 10 個募款眉角

編按:Right Plus 每月從全球極具規模或長久深耕公益、發展、社會創新的國際媒體如 Alliance magazine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SSIR)Devex InternationalCharity Digital News Nonprofit Tech for Good等,精選 8-10 篇推薦閱讀,主題包括行銷募款、公益創新、社群經營、發展工作、重要報告、重大國際時事、科技與數位時代等。

我們精選出對絕大部分公民團體都有用、有趣的新知或討論,以「推薦」為目的,僅摘錄或點出其中的可看性而不做全文翻譯。不僅可以讓關心公益的讀者了解國際趨勢、自行選擇偏好閱讀,還可以拿來看公益練英文!

1. 透過賦能,讓精障者也能為自己發聲

精選原文:A rights-based approach to address development’s ignored disability

如何改善精障者的權益一直是許多社會工作者關注的目標,儘管倡議許久,卻始終不見有大幅改善。有鑑於此,印度-太平洋地區的 NGOs 和 DPOs (指由障礙者為了倡議自身的權利所發起的組織)正積極倡議將精障者納入決策過程的參與模式。這個模式強調決策應該以精障者的權利為出發點,輔以專家與 NGO 的協助,賦能給精障者參與決策過程,決定自己的事務。

他們期望透過這個方式,讓人們知道精障者也可以參與公眾事務,有能力為自己發聲,不再因為有精神障礙就被排除在一切公民權利之外

2. 僅 4 成臺灣民眾信任 NGO,低於全球平均

精選原文:One in Three Worldwide Lack Confidence in NGOs

蓋洛普跟英國 Wellocme 組織一起進行的全球調查結果在 6 月發表,本文特別呈現民眾對 NGO 信任度的調查結果。根據調查,全球普遍對 NGO 的信任度達到 52%,表示不信任的受訪者則占全部的 32%。而在臺灣,人們對 NGO 的信任低於全球平均,信任 NGO 的占比為 40%,不信任占比稍微高於信任占比,達到 41%。

調查也顯示,經濟發展程度與對 NGO 的信任度沒有太多正向關聯,即便在仰賴 NGO 提供重要社會服務的地區,人們對 NGO 的信任度也不一定特別高。由於是大型研究報告的其中一小部分,調查並沒有特別深入探究原因,但值得銘記於心的是,NGO 若能善用民眾對組織的信任,將能左右組織計畫的發展與深入程度

3. 掌握 10 招讓線上募款結合社群操作效益加倍

精選原文:10 Ways to Make Your Nonprofit’s Fundraising More Social

線上募款趨勢銳不可擋,每年也會推陳出新不同的方案和平臺,除了募款,其實線上募款平臺也是一種宣傳,若能進一步結合社群媒體宣傳,對 NGO 來說,除了能夠告訴現有支持者最新的活動,更能藉此接觸不同的族群,擴大組織的知名度。

本文提到的簡單 10 招,教 NGO 如何將自己的社群媒體融入線上募款計畫中,這 10 招可以自行組合運用,彈性十足。如此好招,不用嗎?

4. 甜蜜的負擔?小型 NGO 如何面對突然湧入的大量捐款?

精選原文:Growing Pains for a Small Group with a Lot of Unexpected Money

美國阿拉巴馬州一個婦女墮胎援助的小型 NGO 黃鵐基金會(The Yellowhammer Fund),在阿拉巴馬州於今(2019)年 5 月頒布更嚴格的墮胎法令後,突然收到爆發性的捐款,基金會存款從不到 5000 美金暴增到 200 萬美金,雖然是好事,但對這個相對年輕的小型組織來說,暴增的捐款反而引發更大的挑戰和更多的質疑

在社群網路發達與資訊爆炸的時代,默默無名的 NGO 因為某個新聞爆紅收到大量捐款越來越常見,不論組織大小,公益界都應該要對「爆炸性捐款」的情況有所準備,才能在第一時間立即反應,讓組織與服務對象受益,而非受害。

5. AVPN 籲慈善界投入更多資金減緩氣候變遷衝擊

精選原文:Catalyzing Engagement on Climate Action

非政府組織亞洲公益創投協會(AVPN)正在亞太地區進行倡議,以期吸引更多亞洲的慈善企業與富豪慈善家將資金投入改善氣候變遷的研究中,透過民間與政府組織的跨領域合作,去了解氣候變遷會帶來的經濟、社會與環境衝擊,共同找出解方。

AVPN 的其中一個夥伴,The Growald Family Fund 的主席 Eileen Rockefeller Growald 表示:「氣候變遷是 21 世紀最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最大的機會。」越來越明顯的氣候變遷逼迫人們開始反思自身行動的影響,傷害或已造成,但我們仍有機會,危機也可以是轉機。

6. 變動的時代,亟需投入資金進行「和平建設」

精選原文:In searc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在慈善領域中,專門投注在「和平建設」(peace making)領域的資金占比相對其他領域來說要少得多。以紛爭不斷的南蘇丹來說,過去 13 年收到的上億美元援助中,只有 50 萬美金來自專注於和平建設的組織,其他資金則透過不同組織投入,進行南蘇丹的各種計畫與研究。

「和平建設」實際牽涉到的範圍非常廣泛,舉凡政治、衛生、教育、公共建設、醫療等無所不包,急需要跨領域的合作與資金投入進行整合,但「和平建設」工作本身就為該地區貼上了「不穩定」、「不利計畫發展」或「金流有疑慮」等負面標籤,更讓許多慈善組織對這方面的工作卻步。

文中在分析和平建設資金募集難處的同時,也提供許多建議與可行的方案給有意願參與的組織。

Photo by Jordy Meow on Unsplash

7. 用戶隱私與數位倫理,是 NGO 必須正視的數位挑戰

精選原文:Why charities must grasp the nettle of digital ethics

上個(7)月 24 日,臉書因為侵犯用戶的隱私,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裁決罰款 50 億美金

臉書的隱私侵犯醜聞看似跟公益界沒有關係,但只要仔細去想有多少 NGO 是以臉書等社群媒體為主要的溝通媒介,這件事就不再只是遠方的新聞,而是與 NGO 密切相關的數位倫理與用戶/捐款者資料保密

文中分析社群媒體的優缺點和需要仔細思考的地方,呼籲 NGO 必須正視數位資料倫理的挑戰,要求社群媒體共同合作檢視符合組織目標的隱私政策,才能不負支持者的信任。

8. 政府應加強與 NGO 合作,維護網路安全提升網安意識

精選原文:Government urged to link up with charities to protect online users

網路安全已經是不可忽略的議題,儘管在臺灣一直都有像臺灣展翅協會等團體持續從事兒少網路安全工作,但直到近年網安議題才開始因為各種網路霸凌氾濫而受到政府及網路社群供應商的重視。

智庫 New Philanthropy Capital(NPC)呼籲政府機關以及網路社群供應商,在網路安全防護網與隱私議題上,應該加強與 NGO 的合作,並指出資助 NGO 已經開展的網路安全計畫,會比疊床架屋開啟新計畫來得有效率,同時強調需保持彈性因應快速變動的網路社群。

9. 兒少網路安全攻防戰,資源強力募集中!

精選原文:Keeping children safe online – Why funders must step up

現代,有許多兒童都在網路環境下長大,即便對這個世代的兒童來說,網路是再熟悉不過的工具,但他們可能並不具備足夠的判斷力去選擇及避開網路上潛在的危險。

本文簡單清楚地提出當前兒童網路安全的問題,同時列出幾點 NGO、父母與教育機構可以關注的議題和執行方法,同時特別在文末呼籲手握資金的慈善家及基金會重視這個議題,投入更多資源,保護兒童遠離網路危害,並讓他們具備安全上網、使用資訊的能力。

10. NGO 如何與政府合作,擴大計畫規模

精選原文:Scaling Health Coverage, Quality, and Innovation Through the Public Sector

對 NGOs 來說,有效擴大計畫規模,並最終退出計畫讓政府接手運作,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議題。本文介紹 CARE IndiaBBC Media Action 在印度的公共衛生計畫,看他們如何與政府攜手,透過賦能、建立信任及利益整合,成功解決計畫永續的財務問題,擴大計畫的影響範圍,並從計畫中功成身退,由政府接手運作。

看文前的重點提示:
1)整合服務使用者與政府的利益可以讓計畫事半功倍。
2)千萬不要為了擴大計畫規模而犧牲計畫效益
3)培養 NGO 與政府及服務對象之間的信任感很重要。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吳培瑜
吳培瑜

喜歡文字卻從沒想過有一天會開始寫字,果然人生就是要盡情嘗試,成功最好,失敗了也別氣餒。

文章: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