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CE

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SDG11 永續城鄉與社區

聾人誌:在聾群體中學會一種眉飛色舞的語言,選擇一個屬於自己的手語名

同學為自己取的手語名雖然出於對外貌的讚美,卻讓個性低調的汪必珍感到不自在。談到藤藝、陶藝時,她才燃起自信,如今與丈夫共同經營木工廠,過去更時常代表臺灣出國參加工藝比賽。

閱讀全文聾人誌:在聾群體中學會一種眉飛色舞的語言,選擇一個屬於自己的手語名

詹富娟/以「手語名」呼喚我:就像得到聾人社群身分證,我不再只是聾家屬

14 歲時,我在手語班上獲得了「手語名」,當時並不覺得有哪裡特別,直到大學畢業後進入聾社群,成為一位社會工作者,「你的手語名是什麼?」這樣的問題,才逐漸出現在我的生活中。

閱讀全文詹富娟/以「手語名」呼喚我:就像得到聾人社群身分證,我不再只是聾家屬

「如果不離家早就死了」韓國青少年與日本單親母子,離開暴力後如何安身?

因庇護所不符需求,韓國離家青年有的流入街頭,或在狹小的汗蒸幕生活;日本單親媽媽則多數因經濟不穩,尋找租屋不易。兩國民間組織,皆開啟不同支持方式,期望提供彼此像家一樣的家。

閱讀全文「如果不離家早就死了」韓國青少年與日本單親母子,離開暴力後如何安身?

當臨時居所成為永久惡夢:貨櫃、夾層、船板、陽臺、半地下屋裡的無家人生

人因為在母國無法穩定生活,被迫跨國移動、成為無家的移工,面對惡劣的居住環境。人命也因此被法律、制度和雇主視為可量化的商品,所有提升安全居住的設施都被認為是「額外的成本」。

閱讀全文當臨時居所成為永久惡夢:貨櫃、夾層、船板、陽臺、半地下屋裡的無家人生
香香澡堂 2023

從無家者、車床族、背包客到社區居民,我們都在這裡相遇/專訪香香澡堂

包括無家者、通勤族、流動工人、睡車上的車床族,甚至鄰近無力繳納水費的弱勢貧戶…… 無論身分或狀態,都能在香香澡堂滿足基本需求,並且在這裡自然相遇、洗滌身心。

閱讀全文從無家者、車床族、背包客到社區居民,我們都在這裡相遇/專訪香香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