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18323850 4af54b6426 O (1)

逢雨必撤村?原住民不只是極端氣候的受害者,也能成為推動變革的先行者

編按:2020 年,《多多益善》在追蹤臺灣能源貧窮議題時,認識了社會企業 DOMI 綠然,彼此對弱勢家戶的節能用電與生活衝擊都極為關注、有了許多深入的交流。今年,Domi 綠然在台新銀行支持下,深入原鄉持續進行家庭燈具置換與用電安全教育,過程中意外觀察到氣候變遷如何深深影響原鄉,因而再度邀請我們一同前往。

在多多數月的採訪研究中,意識到氣候變遷的衝擊或許不總是劇烈的災變,卻也是日日可見,從農事、狩獵、遷移等各層面處處影響原鄉社區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我們都期望藉由報導,讓更多人看見部落的韌性,以及原住民如何成為氣候變遷裡「推動變革的先行者」。

編註:本篇報導由台新銀行和社會企業 DOMI 綠然支持,《Right Plus 多多益善》獨立製作完成。

今年 9 月,中度颱風「海葵」侵臺,為東部帶來強風豪雨,山上多處聯外道路毀損、交通中斷,住在宜花東的山區部落居民基於安全考量,早已紛紛撤村避難。

此前,臺灣足足 4 年沒有颱風登陸,但許多專家學者也都認為,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未來除了預測颱風路徑會更加困難,瞬間暴雨、土砂大規模崩塌的意外也會越來越頻繁。

2017 年,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報告中已強調,氣候變遷導致的災害跟衝擊,對於居住於高山、沿海、小島、極地、熱帶雨林等地,仰賴自然資源維持生存、經濟和文化傳承的原住民來說,更是首當其衝。

不想走也走不了,「逢雨必撤」讓回家變得艱難

多年來,原住民遷村議題飽受爭議,比如 14 年前的莫拉克風災,小林村、新好茶村等部落在氣候變遷之下遭致嚴重損害,被迫強制遷居遷村。就算還不到遷村的程度,每逢預報豪雨將至,許多部落也不斷面臨「暫時撤村」的挑戰。

以宜蘭縣的泰雅部落英士村為例,當地位於大同鄉蘭陽溪沿岸,四面環山,境內 2 條支流(芃芃溪及排骨溪)均有溫泉,吸引大批來野溪泡湯、欣賞峽谷美景的遊客。但因社區與土石流潛勢溪流比鄰(註),加上唯一的聯外道路沿著山壁行進,即使近年部落持續強化排水系統等工程,仍潛伏釀災危機,汛期時更得提高警覺。

臺灣的汛期為每年 5 月初至 11 月底,長達 7 個月,期間梅雨及颱風季會陸續帶來豐沛雨量,容易導致溪水暴漲、土石崩塌等災害,當地的災害應變中心也必須適時啟動撤村等防災機制。

英士村長呂紹維指出,各地撤村標準不同,在英士村,只要 24 小時累積雨量超過 350 毫米,就會宣布「預防性撤村」,呼籲村民暫時撤離村落,看是要下山依親,或是前往車程約 20 分鐘的社區活動中心避難。若雨量超過 500 毫米,就要強制撤離村民。

村民們通常會在避難所暫住 1-2 天,等颱風陸警或危險解除後才能回家。至於近年的撤離次數,少則一年 1-2 次,多則高達 4-5 次以上,幾乎都集中在 7 月至 10 月之間。

呂紹維無奈表示,有時就算未達預防性撤離的標準,縣府跟鄉公所也會因為擔心入夜後雨量達標、來不及撤離,要求村民包袱款款提前撤村。甚至有次村民們匆匆趕到避難所,卻發現天空早就撥雲見月,但道路封鎖,仍無法馬上回家。

「部落的大家都很習慣跟熟悉撤村了,但其實沒有人希望離開家裡。」63 歲的耆老張阿玉是英士村的前任村長,她深知撤村對族人來說,是家園情感和生命安全間的掙扎。

張阿玉曾親身經歷 1997 年的安珀颱風,當時土石流造成英士派出所和部分民宅嚴重坍塌,讓她體會到天災的可怕。她認為無論基礎建設再完善,未來天災怎麼發生,「真的很難說」,尤其得知小林村滅村,更讓她覺得天災難以預料。

每逢撤村時,部落還是有不願離開家園的長輩,或是索性躲去山上拒絕撤離的村民。「不要堅持自己一定很安全,如果離開 1、2 天就能保命,那就先撤吧!」張阿玉說。

53416970377 Bf3335a763 O 1
英士村唯一的聯外道路沿著山壁行進。攝/曾玉婷
53418213359 Eb97e6289b O 1
英士村長呂紹維。攝/曾玉婷
53418323325 7d768f7c8b O 1
前英士村長張阿玉。攝/曾玉婷

在安珀颱風災後,英士一度迎來遷村危機,但極其注重根源的原住民向來與土地共生共榮,認為「人從哪裡生長就該在哪裡安老」。可想而知,有高達 9 成族人都反對這項計畫,最後便不了了之。

另一名泰雅族人李建宏,住在大同鄉距離英士村車程 20 分鐘的茂安村。他提到,在 2001 年納莉颱風重創家園後,也曾有人提案在附近找地,讓英士跟茂安的族人「併村」,同樣都收到劇烈反彈。

「即使我們都是泰雅,但祖先根源還是不同,就算遷去新的土地,也不是我們原本的家。」李建宏說。

極端氣候加劇、打亂農作步調、威脅部落經濟

氣候變遷引發的影響,不只限於族人安全和居住環境的直接危害,也悄悄影響著部落的日常生活。其中包括務農變得更困難,對部落種植的作物和經濟都帶來嚴峻挑戰。

茂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若嵐提到,茂安村幾乎每戶人家都有自給自足的小田,但隨著氣候異常,臺灣四季分界越來越模糊,現在幾乎僅剩夏冬兩季,山上常突然變得非常熱,造成蟲害增加,只能噴灑更強效的農藥,長期食用下來有害健康。

李建宏則指出,過去農民種植作物會在固定時期播種、施肥和採收,但由於天氣不穩定、忽冷忽熱,每年同一時期的溫度和降雨都有落差,打亂農民的步調。他感慨:「本來種菜種田的人會看農民曆,到現在時間都搭不起來了!」

例如,以前 3 月春暖花開,近年卻會冒出 5 度低溫,作物太冷根本沒辦法發芽;宜蘭大同鄉每年 4 月舉辦「桂竹筍節」,邀請遊客參加食農體驗促進觀光,卻曾發生有批竹筍在活動前都長不出來,最後拖到快 6 月才終於採收。

又或是,每當颱風接近前幾天,山上都特別炎熱,家裡有養雞的李建宏會算好時間,打開雞舍風扇排風,結果颱風一個拐彎離開後,氣溫突然驟降,根本來不及關電扇、調節瓦斯燈溫度,導致許多小雞被凍死,讓他備感無奈。

茂安社區發展協會部落生態觀察員陳愷瑜還指出,茂安村某年異常罕見下雪,許多農作物因此凍傷,但大同鄉高麗菜產量居全國各鄉鎮之冠,無論是天冷凍傷或天熱蟲害,都會影響到全臺灣的菜價。這也顯現出,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無論部落和都市都必須共同承擔。

53417887611 8910365631 O 1
氣候變遷影響部落種植的作物。攝/曾玉婷
53418323705 Caebcbb7e6 O 1
李建宏原本在宜蘭市區工作,後來因為發生職災,回到部落茂安村長居。攝/曾玉婷
53416970162 Ddeb00e921 O 1
李建宏的雞舍。攝/曾玉婷

不只是「受害者」:原住民能成為變革者:共同打造韌性部落

氣候變遷下,原住民是最先受影響的群體。但 ILO 的報告也強調,原住民不僅僅是氣候變遷的受害者,也能成為「推動變革者」。因為他們熟悉生態系統、具備和自然資源互動的知識、能探究出適應不同氣候的方法,但這些知能常在各種氣候行動的政策和研究中被忽略。

「原住民絕對具備應對危險的知識和能量,我們部落必須培養出自己的韌性,才能守護自己的家園。」鐘正志是英士社區發展協會的前理事長,從小跟著爸爸和阿公在山林狩獵,長大在外從事半導體產業 20 年,約 7 年前重返部落,投入社區發展及營造。為了讓部落對抗環境災害,協會規畫出 3 項培力方針。

首先是「自主防災能力」,部落每年固定舉辦防災課程和演練,成立內部的緊急應變小組,分配幹部在土石流等災害來襲時的各種任務,提升應變能力;再來是「自我生存能力」,會開課訓練村民災害發生時該如何自救,並理解災難發生的原因。比如濫墾濫伐的行為會破壞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植被,使土石流災害加劇等。

最後是「環境恢復與環境永續能力」。鐘正志說,即使沒有往深山開墾,但當過度保護、讓動物族群暴增時,植被遭過度啃食,災害還是會發生。因此英士成立了狩獵自主團體,跟以往對原民狩獵議題持保守態度的林務局達成共識,讓獵人們合法狩獵。

如此不只能傳承部落的狩獵文化,更可以透過適當的狩獵維持生態平衡,也趁每年植樹節的贈苗活動等場合,宣導以泰雅傳統的林下採集知識,取代濫墾濫伐。

部落也將觸角連結到更多外部合作。包括邀請專家學者進入部落,替願意返鄉的青年上課,培養農產加工、編織、觀光導覽等技能,讓他們協助部落農民發展技術和販售推廣,提高農業競爭力。不僅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危機,更帶動青年洄游和在地就業,盼擺脫人口外流使部落經濟蕭條、文化傳承流失的困境。

此外,茂安社區和英士部落都跟長年關注氣候議題的社會企業 DOMI 綠然合作,藉由 DOMI 綠然入家更換 LED 省電燈具的機會,進行節電及用電安全教育、檢視家中線路;也因為整體照明提升而改善居家安全、讓親朋好友更願意聚集而促進社區連結。

在英士,DOMI 綠然也帶領企業進村種植「馬告」(山胡椒樹,為泰雅族的傳統辛香料)。近年因氣候變遷,馬告數量越來越少,透過長期的合作行動,既能把馬告帶回部落、恢復山坡地的植被,更能在過程中教育大眾環境永續的重要性。

在就醫方面,原本部落到市區看醫生就路途遙遠,家人光要陪孩子看病,得花費整天的時間和薪水、再加上兩人的飯錢和交通費,跟都市相比成本極高,遑論災害發生時若路斷受困,根本無法即時就醫。

協會因此在英士部落引進 AI 遠距醫療,把平日在部落長照據點「文化健康站」替長者量測的血壓、血糖、心電圖等數據,能即時傳到合作醫院的醫療中心,若查覺到異常,就能立刻介入關懷,同時也提供視訊看診和衛教宣導。

「這讓我們在疫情爆發後,疫苗施打率很快就到達 99%,到了後期才有村民確診。」鐘正志說,這也鼓勵了本來待在家無事可做的長者,藉由照顧和陪伴長輩、教導年輕人傳統文化,重新充權:「他們不只在這裡受到照顧,更利用自己的能力照顧其他需要被照顧的人,讓整個部落恢復彼此照顧的精神。」

53418053353 7917a80401 O 1
英士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鐘正志。攝/曾玉婷
53418323640 73d1410086 O 1
DOMI 綠然進入部落協助村民更換照明,將傳統日光燈太換成環保且省電的 LED 燈。攝/曾玉婷
53416970152 E2fa3786cc O 1
攝/曾玉婷

看見衝擊,也看見部落自我修復的能力

氣候異常是全世界不容忽視的議題,對原鄉部落已經造成環境、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層面的衝擊。但同時,部落確實也具有自我改變、保護,跟修復家園的能力。

DOMI 綠然創辦人胡德琦觀察到,每逢天災侵入部落,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覺得「很可憐」,要捐助柴米油鹽,但其實部落不一定真的需要這些物資。她曾發現有部落收到太多米,因為吃不完、長滿米蟲、村民又捨不得丟,反而只能費時把一包包米攤在太陽下曬。

對部落而言,究竟何謂有效的支持?呂紹維說.災害發生時,政府的支持固然很重要,但絕不是唯一的依賴,彼此應該要是合作關係。例如,萬一發生道路中斷,英士村在地的柑仔店會開放村民直接領物資,事後縣府會支付所有費用,村民就不必苦等政府出動直升機空投資源。

鐘正志則說,支持的方式有很多想像和可能性。例如,當族人被撤到避難所時,不要只是把人通通塞進一個開放空間、塞給每個人相同的便當,而是要考慮到人性的需求,也許設置更隱私的空間,讓村民能夠好好休憩;

或者,省去購買救援物資的錢,請部落婦女協助採買、烹飪族人的餐食,讓孩子、長輩、生病的村民等,都能攝取符合他們需要的營養。他強調:「最重要的是讓部落自己長出力量,透過彼此互助和照顧,在災害之餘恢復族人的能力和信心。」

「每當部落發生災害,我們需要的不是撤離或遷村,而是找到更多人跟我們一起愛護這片山林,把我們的理念和方法擴散出去,讓其他部落共好,創造永續發展的可能性。」鐘正志說。



延伸閱讀:
1. 從雨林破壞到氣候罷課:「綠色社會工作」如何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接住最脆弱居民
2. 綠色社會工作的 3 種實踐:綠色照護、糧食自給與永續生活
3. 回部落?我是誰?為什麼要融入?「原住民」是一種身分還是認同?/專訪都原青年賴韋利
4. 【南迴不難回】兩萬多人等不到南迴醫院,民間創新接上救命最後一哩路
5. 黃靜盈/考試不會考但我們想知道!攸關性命的防災教育,請學校真正落實、因地制宜、創新分享


首圖:宜蘭英士村。攝/曾玉婷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曾玉婷
曾玉婷

Right Plus 特約記者,文字工作者。喜歡書寫和音樂。志向是真誠對待生活中的每個枝微末節。最近經常會想起:「這是人們會說起的一年,這是人們說起就沉默的一年。」

文章: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