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降落傘計畫:結合精神病人同儕支持和開放對話,讓「帶病生活」成為可能/【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在臺灣,我們總認為「有精神疾病就去看醫生」,但對病人來說,即使病症暫時緩解,生活可能更不穩定……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在臺灣,我們總認為「有精神疾病就去看醫生」,但對病人來說,即使病症暫時緩解,生活可能更不穩定……
Read more身為女性障礙者,僅用單手要在貼身衣物上墊好衛生棉相當困難。每次更換完後,經血還是會外漏出來已是常態。
Read more在醫院裡累積護理人員的埋怨與病歷的厚度,在院外累積人生空缺下的挫折與失落,而人永遠只能選擇一邊……
Read more診斷就如同救贖,只要好好認命認殘,社會會給你一個病人的位置;但是成為一個病人,就要拋棄不像病人的部分,亦即自我。
Read more疫情警戒中,許多獨居精神病人,只能把自己關回房間,過作息混亂、與世界失去連結感的日子,被迫丟棄「人際關係」這個重要的輔具。
Read moreA-Way 的公司員工、甚至部分高層,都是精神疾病患者/經驗者。對他們而言,擁有一份工作的意義,遠大於工作本身。
Read more衛福部不能用自己的方式想像,必須找情境中的人來參與。所謂參與,不是叫我們來講講話就好,而是一起規畫。
Read more我覺得,即使是譫妄,他們都在很認真的面對自己。
Read more如果提供不了、承擔不了,難道我們只能把他永久隔離在醫院裡?這樣對他來說公平嗎?
Read more「智慧醫療車」上路後,南迴人出不了大山、看不了醫生的困境,竟在半年多的探勘與試營運後一舉得到救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