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週報|7/21-8/3】性平三法修法通過、15-30 歲免費心理諮商、國民法官案件引起家暴討論

政府推出提供 15 歲到 30 歲民眾每年 3 次免費心理諮商,每次補助 1600 元。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政府推出提供 15 歲到 30 歲民眾每年 3 次免費心理諮商,每次補助 1600 元。
Read more能夠回到自己的生活,並不代表哀悼就結束了,只是哀悼的強烈程度逐漸減輕,讓遺族能夠繼續他們的日常。
Read more臺灣約有 50%-80% 的媽媽在生產後,會發生「產後情緒障礙」,產後憂鬱症就是其中一種。
Read more刑法目的只在「究責」,如果要針對數位性暴力「防制」,應該從前端宣導、究責到事後的被害人保護都包含進去。
Read more管理式照護介入精神醫療所帶來的問題,不僅是病人受到的照護太少,也危及了住院醫師訓練。
Read more「數位社會工作」的重點不在於取代原有工作方法,而是將科技工作方法融合原有的工作模式。
Read more臺灣引以為傲的全民健保,是否能夠充分成為社會安全網的一環、承接住每一個潛在的病患?
Read more我們希望精神疾病當事人、照顧者求助時,能夠被理解當下的生活現場,是多麼的急迫,充滿困難與掙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