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CE

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兒童&青少年

「從沒想過帶刀這麼嚴重」犯罪少年背後,逞兇鬥狠的次文化與社會孤立/更生少年心聲(上)

「如果社會持續用仇視的標籤看待次文化中的青少年,他們也會用同樣的仇視態度看待社會。」或許我們能試著理解青少年在次文化中的認知、價值觀和世界觀是怎麼形成的、他們如何看待周遭的世界?
閱讀全文「從沒想過帶刀這麼嚴重」犯罪少年背後,逞兇鬥狠的次文化與社會孤立/更生少年心聲(上)

「如果時間重來,我不會聽老師的話。」失去自我的過動兒與焦慮爸媽們(下)

媽媽面對老師、長輩頻繁的指教,只得越發嚴格要求孩子,直到遇到一位醫生,告訴孩子當自己就好;遇到一位老師,願意陪伴孩子分享生活。是這些正面的對待,讓雙方慢慢解開心裡的束縛。
閱讀全文「如果時間重來,我不會聽老師的話。」失去自我的過動兒與焦慮爸媽們(下)

「特殊的人容易被欺負,我想變正常。」失去自我的過動兒與焦慮爸媽們(上)

越被定義成不乖,越常受到不合理對待,和同學起衝突,卻只有自己被罵、做不影響他人的事,也被說很幼稚、過動。父母則在擔心和壓力之下帶孩子就醫,有時卻也失去了慢下來陪伴的機會。
閱讀全文「特殊的人容易被欺負,我想變正常。」失去自我的過動兒與焦慮爸媽們(上)

每年逾 400 萬年輕人流浪,美 NGO:「心理健康和居住穩定高度相關」

在美國,離開照顧系統的青少年,容易陷入無家可歸,也面臨更高比例的心理健康問題。美國一家基金會透過創新方法,近年已使街頭流浪青年減少數百名,也透過支持系統,協助其修復身心。
閱讀全文每年逾 400 萬年輕人流浪,美 NGO:「心理健康和居住穩定高度相關」

「如果不離家早就死了」韓國青少年與日本單親母子,離開暴力後如何安身?

因庇護所不符需求,韓國離家青年有的流入街頭,或在狹小的汗蒸幕生活;日本單親媽媽則多數因經濟不穩,尋找租屋不易。兩國民間組織,皆開啟不同支持方式,期望提供彼此像家一樣的家。
閱讀全文「如果不離家早就死了」韓國青少年與日本單親母子,離開暴力後如何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