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爸爸你又要告媽媽了喔?」在婚姻中反目的父母,該如何為了孩子合作?/《合作父母與親子會面》
至少不要讓孩子代替自己承受屬於成人世界的情緒、要孩子為你發聲、為你指責、為你出征,這些對孩子來說都太沉重了。
閱讀全文「爸爸你又要告媽媽了喔?」在婚姻中反目的父母,該如何為了孩子合作?/《合作父母與親子會面》病者回應醫者:承認生物精神醫療的不足與人的複雜性,才是真正的人道
到底是醫學對應出病人,還是社會秩序定義出失序的人?
閱讀全文病者回應醫者:承認生物精神醫療的不足與人的複雜性,才是真正的人道臺灣限定的社會住宅亂象:最需要的人住不起,數量少又扭曲社會混合意涵
臺灣社宅仍在數量發展初期,必須堅持「弱勢住得起」核心價值,否則高昂的租金反而排除真正需要社宅的群體。
閱讀全文臺灣限定的社會住宅亂象:最需要的人住不起,數量少又扭曲社會混合意涵不只是社福宣導員(下):社福第一線,從親子館現場延伸看見家庭困境
在親子館,社工與教保老師同等重要,我們都需要了解幼兒發展與照顧者的需要。
閱讀全文不只是社福宣導員(下):社福第一線,從親子館現場延伸看見家庭困境不只是社福宣導員(上):在社區裡提供多元支持,親子館成為家庭後盾
親子館就身處於社區,屬於社會安全網的重要一環,社工的專業判斷會成為實踐預防社會問題的重要守門人。
閱讀全文不只是社福宣導員(上):在社區裡提供多元支持,親子館成為家庭後盾尋死的 5 歲孩子:「真希望我沒有出生。」即早介入兒少憂鬱症,避免終生憾事/《正午惡魔》
憂鬱孩子的教養方式,必須同時包含堅定、愛、一致及謙虛,孩子便能從觀察父母如何解決問中,得到莫大力量。
閱讀全文尋死的 5 歲孩子:「真希望我沒有出生。」即早介入兒少憂鬱症,避免終生憾事/《正午惡魔》給倡議者的建言:不同的「敘事方式」會塑造不同的歷史,左右行動目標、做法、意義與後果
世界如何改變將取決於我們賦予這次疫情什麼意義、如何描述我們的應對方式,以及我們最終如何掙脫這個困境。
閱讀全文給倡議者的建言:不同的「敘事方式」會塑造不同的歷史,左右行動目標、做法、意義與後果絕對監禁或放任拋棄?精神病人「去機構化」與「強制治療」的界限在哪裡?/《正午惡魔》
究竟誰來決定何時該肯定患者的心靈自由,何時否定?
閱讀全文絕對監禁或放任拋棄?精神病人「去機構化」與「強制治療」的界限在哪裡?/《正午惡魔》怪怪的家人,不一定是病人/精神疾病照顧問答
不要急著「用唯一的方式」去理解我們的家人,畢竟無論如何,他都正在受苦。
閱讀全文怪怪的家人,不一定是病人/精神疾病照顧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