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邊緣社區再生基地「大水溝二手屋」,在這裡過渡人生、棄物重生

大水溝二手屋」(以下簡稱「大水溝」)座落於萬華南機場的老國宅地下室,這個超過 400 坪的偌大空間隱身在一幢 5 層樓、共有 550 戶住家的五角大廈底下,前身是國軍福利社。福利社歇業以後,空間閒置了整整一年,後來經過許多社福團體齊心協力整理、改造、進駐,才又重見天日。

如今,這裡漸漸形成一個獨特又多元的社會關懷聚落。社區實踐協會資深社工沈曜逸(沈後山)一邊介紹,一邊比畫著聚落的空間配置:「這個聚落的核心價值是『再生』,所有的家具、物品、擺件,幾乎都是再生製品。」

尤其提到一旁的課桌椅,他眼神更是為之一亮:「這是一位有木工經驗的年輕人負責修繕完成的,他仔細的將木條一根根拆下、修補、上漆再重新組裝,成為聚落辦講座時的桌椅,平時也能使用。」

從學校「退休」的廢棄課桌椅在這裡獲得新生,年輕人發揮所長、獲得應有的報酬與自信,他們在這裡碰撞出來的,不是一樁暗淡無光的回收血淚,而是彼此給予對方的再生機會

大水溝的前身是一處百廢待興的閒置空間,經由眾人親手改造才重見天日。圖/萬華大水溝二手屋
無家者參與修繕的老舊課桌椅,現成為聚落的萬用家具。圖/一碼 IMMA

「這裡就像是在地的百貨公司,大水溝則是裡頭的一個專櫃。」沈後山緩緩說起「大水溝」的身世:「大水溝緊鄰西藏路,以前是農業灌溉用的溝渠,有人稱它『大水溝』、『臭水溝』或『黑龍江』,甚至舉辦過划龍舟比賽。」

後來,因為都市發展的需求,溝渠被覆蓋起來,成了熙來攘往的馬路,近年則有人在此舉辦「陸上划龍舟」比賽,試圖勾勒當年的榮景。大水溝幕後推手之一的沈後山也緊抓著這一層地緣關係,將籌備已久的二手屋取名為「大水溝」:「這樣不僅記憶了在地歷史,也代表我們對二手屋的期待──希望人與物都能在這裡流動、過渡。」

非主流的相遇空間,以人為本的社區經濟

在萬華深耕了 10 多年,社區實踐協會於 2016 年暑假決定轉型,開發以「社區合作經濟」為精神的方案,有別於資本主義互相競爭的經濟體,沈後山認為,居民組成多元、個案也相對複雜的萬華若想一起變得更好,不可能靠個人或一、兩個組織單打獨鬥,而是應當團結互助,創造既能滿足民生需求、維持生活尊嚴,又可以將人與在地連結起來的經濟模式。

開幕營運至今半年多的大水溝,就是萬華社區合作經濟的一環。「2016 年,我們發現協會服務的個案中,有許多夾在照顧與就業之間的單親家長。很多人可能會指責他們過度依賴社會福利、不去工作,事實上,有些放棄補助去上班的人,領著 2 萬多元低薪,繳了房租、水電、托育等必要開支,剩下的還比補助少。」沈後山說。

位於萬華的大水溝二手屋,每週三到週日 13:00-18:00 開張。攝影/黃愉婷

「更別說有的家長獨自撫養小孩,為了節省開支,與孩子同住在潮溼又狹窄的老舊公寓,小孩也因此容易生病,如過敏、哮喘等,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就得跑醫院。」沈後山說,主流職場老闆多半無法容許員工三番兩次突然請假,也使得這群單親家長成為職場邊緣人,必須申請補助才能過活,「我不認為這是所謂的『福利依賴』,而是根本沒有選擇。」

而當時在萬華服務無家者的人生百味也從經驗中發現,萬華有許多相對弱勢的居民、無家者從事回收產業,集結廢棄物販售給回收業者,這項工作看似門檻很低,其實很消耗體力,收入也非常低廉,更別說它承受著貧窮、骯髒等汙名。

「如何結合這些不被主流職場接納的人,以及被主流市場拋棄的物?」這個想法便在沈後山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阿德)心中萌芽,經過討論與嘗試等一連串的醞釀,社區實踐協會與人生百味攜手合作,催生大水溝二手屋。

「我們邀請有工作需求的服務對象來到大水溝,協助整理民眾捐贈來的二手物品,包括分類、清潔、修繕、上架等,此外,也可以幫忙打掃環境、行銷、販售、收銀。每次工作時間以 3 小時為單位,完成後可以馬上領薪水。」

沈後山說,大水溝作為一家二手商店,買賣只是基礎,「以人為本」的精神才是核心:「我們會綜合評估每一位工作者的特質、專長,以及當下的困境,為他安排最適合的工作模式。」

陳列在大水溝的商品,不僅是民眾的捐物,更是大水溝的夥伴們悉心整理、修繕、標價後的成果。攝影/黃愉婷

人生中繼站,每天給你起床的動力

像是杜姨。杜姨是沈後山服務了 8、9 年的「老個案」,過去 10 年,杜姨曾長時間倚賴賣衣服存下的老本與前夫給的撫養費度日,近年,杜姨的老本花得差不多見底、前夫也不再供應吃穿,久未工作的杜姨帶著小學三年級的兒子頓失方向,流轉於不同的工作之間、處處碰壁,遲遲無法穩定下來,自信心也大受打擊,兒子更因此無心上學,常常遲到,甚至趕到學校十幾分鐘後,就又要放學了。

沈後山發現杜姨性格活潑多話,早期也有銷售衣服的經驗,2019 年更曾參與多個社福團體組成的萬華社區協力聯盟開辦的「萬華文創門市人員培訓課程」,便招募她進入大水溝上班。慢慢的,杜姨工作做得得心應手,也在這邊認識了許多社區工作者、有類似處境的個案等,原本經濟與人際都捉襟見肘的杜姨,不但有了微薄收入,更有了一些可以分憂解勞、吐露心事的朋友,自信心自然也悄悄長回來了。

「微薄的收入當然無法讓她度過所有難關,但是可以吃飽穿暖、不用擔心下一餐在哪裡,這樣就有力氣再出發。」沈後山說,大水溝不像主流職場講求工作成效,反而像是一個中繼站,讓那些停下來生活便幾乎無以為繼,或正在等待、尋找下一份工作的個案有一邊打工、一邊喘息的空間,「更重要的是,在這邊可以產生人與人、人與地方的連結。」

杜姨來到大水溝後,仍然換過幾份正式工作,有時是雇主刁難、有時是杜姨的工作狀態也不甚良好,「不過,她已經慢慢進步了。以前她可能上工沒幾天、碰到挫折就離職,現在她即使碰到挫折,也有人可以講話。」沈後山接著說:「不要小看這件事,朋友們彼此抱怨,鼓勵對方『再撐一下』,杜姨的就業時間就能從 2 週進步到 2 個月。」

大水溝曾於 2020 年底舉辦市集,邀請在地居民與民眾共襄盛舉,將需要的物品帶回家。圖/萬華大水溝二手屋

2 個月仍然稱不上所謂的「穩定就業」(順利就職滿 3 個月),過程更是充滿困難與挫敗,然而,不管是對身為社工的沈後山,還是對杜姨而言,這當中的轉變絕非數字可以簡單衡量的。

「我來大水溝把事情做好、被看重了以後,也會更積極的起床上班!」杜姨有點不好意思的說:「我以前沒什麼生活的動力,工作態度也比較消極,小孩也因此跟著我起不來。但是現在我的小孩看見媽媽這麼努力,自己居然也自動自發的起床上學,我自己也很訝異,這才明白原來我的狀態,也深深影響著我的孩子。

沈後山也雀躍的說:「現在侃侃而談的杜姨,就是她有自信的樣子!」

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無價

此外,大水溝也透過二手物實踐「平等交換」。除了獲得彈性工作機會的杜姨,身為大水溝店長的張貴智也舉例:「社區中父母離異、經濟弱勢的青少年,可能想要一副耳機卻沒有零用錢可以買,我們會評估需求並與他一起討論,讓他在這裡『以工換物』,如打掃環境後選擇自己需要的耳機帶走。」

大水溝開創了一個「給予人和物第 2 次機會」的空間,體現了「再生」的意義。光是 2020 年,大水溝就提供了 11 個需要就業的社區民眾過渡性的就業輔導與機會,並且轉銜 7 位民眾投入其他正式工作,其中有 3 位穩定就業 3 個月以上,更別說那些在這裡不斷流動的居民、無家者、青少年、社區工作者,甚至是捐物、購物的民眾,還有那些物品,都有機會在這裡重獲新生。

大水溝的副店長 Sting 是在地居民,因為擅長修繕,能在民眾捐物時給予適當的修繕建議,並在完成修繕以後將商品上架供人選購。攝影/黃愉婷

然而,就像陪伴/培力個案的長路漫漫、跌跌撞撞,大水溝也面臨收入僅能與開支勉強打平的困境,張貴智表示,未來大水溝將不設限、嘗試更多的方法,像是與聚落的其他夥伴、組織一起籌備市集、活動等,帶來人潮;或是善用網路平臺,一件一件的述說二手物品的獨特故事,除了吸引有緣人,也能讓更多人認識大水溝、認識萬華。

沈後山最後強調,社區合作經濟就是希望大家攜手成為「邊邊防衛隊」的一員:「不管是長期陪伴個案的社工、願意與求職者懇談的雇主、友善調整彈性工時的店家,甚至是最簡單的,來到這裡選購、消費的民眾,每一個行動都能更有力的撐起這個『微型社區安全網』,讓每一個需要喘息的人,都能在這裡被接住。」


善盡天良【後臺人生 EP8】萬華大水溝二手屋:舊物出頭天!邊緣社區的再生基地


延伸閱讀:
1. 萬華培根市集:進化的在地力與社福 2.0,打造既包容又競爭的類市場
2. 民間自組萬華社區培力網,從文化出發拓展多元連結
3. 在這裡「重修舊好」:全臺首間以女性街友為主體的相聚空間
4. 平均年齡 65 歲,從糖廠抗爭到社區協力的集體記憶/專訪糖廍文化協會「艋舺甘蔗祭」
5. Right Plus 專題【貧窮人的臺北】


首圖/萬華大水溝二手屋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黃愉婷
黃愉婷

曾任資深社會學學徒,也曾經當過研究論文的逃兵,沒寫完的 10 多萬字,正慢慢的寫進報導故事裡,不得不相信「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文章: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