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第二胎了,流產也沒關係吧!」照顧現場的懷孕歧視/《中年打工族》
編按:90 年代末期的日本因為泡沫經濟崩壞,出現前所未有的失業潮,許多青年只好打工維生。然而,多年過去,「暫時」的打工卻成為日常,這群青年如今成了「中年打工族」。
時報出版於今年 5 月出版了《中年打工族》,從 2003 年就開始關注這些打工族的勞動經濟記者小林美希深入追蹤報導,揭露這群底層人們如何在低薪、過勞、經濟不穩定、缺乏訓練的職場中掙扎。
本篇取自書中第 4 章「照顧服務員、護理人員及非正式公務員」,35 歲的照服員理惠困在安心生產與操持生計之間進退兩難,同時還得遭受職場上因懷孕歧視而生的言語及行為暴力,作者藉此也提醒「若職場環境不改變,人手持續不足,懷孕歧視也不會止息」。
撰文/小林美希 日本勞動經濟記者
從厚生勞動省的〈長照服務設施及機構調查〉(2016 年)可知,全日本約有 183 萬人從事照顧服務的工作,其中有 7-8 成是女性。這個工作需要背起癱瘓在床的老人家,體力上的負擔非常大,而其中當然也有許多懷孕歧視的受害者。
「都第 2 胎了,流產也沒關係吧,反正大家都流產了。」
這句話對 35 歲的照服員加藤理惠來說,是一生都忘不掉的痛苦回憶。流產是 10 年前的事了,生完第 1 胎之後,好不容易盼來了第 2 胎,但因為值晚班的關係,她視為第二生命的孩子就這樣被奪走了性命。
懷孕仍繼續值夜班,流產也不能休息
理惠工作的地方是北關東的老人照護中心。照顧癱瘓的高齡者是很吃重的工作,理惠懷第一胎時很怕流產,但是上司說:「因為妳是正職員工,所以就算懷孕也不能不值夜班,大家都在值夜班啊!」所以理惠沒辦法免去夜班工作。
理惠在快請產假之前都還要值夜班,雖然她有流產跟早產的跡象,所幸最後還是平安生下了小孩。
一年之後,理惠又懷孕了,但這一次仍然無法避免排夜班。由於人手不足,晚班和大夜班一個月會輪到 10 次以上,上司甚至還說:「如果不想做夜班的話,妳就辭職,再不然就轉成打工。」
理惠和當護理師的先生 2 人年收入加起來約 500 萬日圓(約 137 萬元新臺幣),一想到房貸、通勤和生活上必需支出的汽車保養費、小孩的托兒費,理惠就無法辭職了。
懷孕第 9 週,某天晚班要結束時理惠覺得肚子很痛,這時她就有不好的預感。她眼看著子宮開始出血,寶寶跟著血塊一起流了出來,雖然她直覺這是流產,但無法相信是事實。
她跑到婦產科後,醫師告知她流產了。她跟公司講了流產一事,回應竟然是「都第 2 胎了,流產也沒關係吧」。
「夜班奪走了寶寶的性命。這個生命的重要性跟第幾胎是沒有關係的。」理惠至今還是一直這樣想著。
為安心生產而留職停薪,復職仍承受霸凌
2 年後,理惠知道自己懷了第 3 胎,但職場生態依舊是正職就無法免除夜班。想到流產的危險性,這一次她很強硬的跟上司表示希望不要輪夜班,但上司卻回答:「沒辦法對妳特別優待,為了妳和公司好,我想妳還是⋯⋯」逼迫她不得不留職停薪。
在流產的診斷書出來後,理惠拿到了傷病津貼,但在靜養等待身體好轉時,理惠也沒了收入。社會保險的本人負擔部分每個月都是負數,僅靠先生的收入無法維持家計,最後連第一個小孩的托兒費都快繳不出來了。
生完小孩之後,理惠原本預計留職停薪一年在家帶小孩,之後再回職場,卻因為經濟因素半年後就復職了。中間上司也一再打電話來催促:「人手不足,妳什麼時候才要回來?」
理惠在寶寶 6 個月大的時候,就回去輪夜班了,她深刻認識到「不能保護孕婦的職場,在我生完小孩以後也會有嚴重的霸凌等著我」。她工作了 10 年以上,加上夜班津貼月薪終於有 20 萬日圓(約 5.5 萬新臺幣),所以就算想要離職,為了生活也要忍耐。
「我很希望那些高官或是制定法令的政治家能夠到社福醫療現場來,實際體驗晚班的辛苦和日班的超時過勞,只要國家不確實改善制度,人手依舊會持續不足,懷孕歧視也不會停止,這些工作就會留不住人。」理惠誠心的說。
懷孕的護理人員中,10 人有 1 人流產
2025 年時,團塊世代(日本戰後出生的第一代)全部會成為後期高齡者(75 歲),日本即將迎接超高齡社會。
照顧服務業現在已經人手不足,今後人力需求只會更高,護理人員等支援長照等社福或醫療機構的專門職也是如此。從事這類專門職的女性,絕大部分都是非正職,在懷孕、生產、育兒的階段從勞動市場除名的案例不在少數。
從事護理相關工作的女性非常多。就業的女性中,20 人裡就有一人從事護理相關工作(保健師、助產師、護理師、準護理師等)。
厚生勞動省指出,從事護理相關工作的人約有 166 萬人(2016 年),其中有 9 成是女性。日本護理人員協會的調查表示,就算是醫院從事護理相關工作的正職員工,離職率也超過 10%。勤務時間過長、超時工作過多及夜班負擔過重等問題十分嚴重。
而在這些問題背後,還隱藏著懷孕歧視。
日本醫療工會聯合會〈護理人員勞動實態調查〉(2017 年)的數據顯示,2014 年 4 月以來,懷孕的護理人員中回答「懷孕期間十分順利」的只有 26.4%;30.5% 曾有先兆性流產或早產的經驗,10% 曾經流產。
厚生勞動省的〈護理人員就業狀況實態調查〉(2010 年)資料雖然歷史比較久遠,但也詢問了「在第一胎懷孕、生產、育兒時,曾經提出過卻被拒絕的請求或制度」,回答占多數的有「希望不要排到夜班或減少輪夜班的次數」、「希望不用加班」,可以看得出來護理業界的風氣長年以來並沒有改變。
隨著高齡化及醫療技術的進步,護理相關第一線人員的繁重業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懷孕中的員工很容易遇到懷孕歧視的問題,這似乎也是造成離職的原因。
延伸閱讀:
1. 被孤立的母親們,從「懷孕解僱」轉向兒童虐待/《中年打工族》
2. 懷孕了沒有恭喜,老闆只問我:「什麼時候要離職?」/《中年打工族》
3. 懷孕不該是麻煩事!職場友善空間,需要你我共同撐出來/2019 勞工影展《要孩子,也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