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能去哪裡3】「如果孩子待不住,該離開的是大人」新北首創類家庭式照顧、接住難置兒
臺灣每年有超過 4500 個孩子,因為受虐或家庭貧困、父母入獄等因素,被安排到其他處所照顧(所謂的「家外安置」)。其中有將近一半(48%)的孩子進入育幼機構,35% 進入寄養家庭。
對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說,育幼機構裡的集體作息、專業人員流動和資源共享/競爭,經常難以適應。臺灣高比例的機構安置,因此在近年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審查中履次受到質疑,國際人權委員強力要求臺灣應該以「家庭式照顧」為優先。
原本,「寄養家庭」是所有兒少安置模式中,除了少數的兒童收養和親屬照顧之外,最接近「家庭式」的照顧。然而當代寄養家庭面臨各種嚴峻挑戰,常導致家庭終止照顧甚至退出服務。根據家扶基金會 2022 年的統計,17% 的寄養兒曾因此轉換過 1-4 個不同的家庭,一次次經歷「被遺棄的感受」,形成更難解的創傷。
2016 年,新北市政府決心延伸寄養家庭模式,重新以公權力為孩子打造一個「家」,組隊動員「全村之力」,開展全臺首創的「類家庭」照顧模式。
政府幫你找空間,還幫你找爸媽
新北市幅員遼闊,不僅人口數高居全臺之冠,也是家庭樣態最多樣的城市。從緊鄰首都圈的大都會區,到貢寮、烏來、石門等鄉鎮,一個直轄市同時面臨少子女化、高齡化、勞動力短缺等議題,如同臺灣整體社會的縮影,也可見當代家庭功能崩解的危機。
「這麼多年來,我們每年都有將近 800 個孩子需要家外安置、總經費超過 2 億。」新北市兒少科長劉倩如解釋:「現代家庭的功能越來越薄弱,有的家庭會傷人,有的家長沒辦法照顧孩子,安置需求並沒有受少子女化影響。」
2016 年,新北市參考香港兒童之家、由政府提供公宅模式,也想從零開始打造孩子的家。彼時臺灣社會住宅也開始積極佈建,並且逐年把弱勢戶的比例拉高到 4 成,同時推動社會福利團體進駐。(參考:【專題|社宅共生】讓傷心的小孩變快樂的地方)
30 多年來,家庭空間不足一直是臺灣寄養家庭在複雜的照顧議題之外,迫切需要面對的另一大考驗。尤其在寸土寸金的雙北市,許多寄養家庭隨著自己的孩子長大、需要獨立空間,能收的孩子在人數、年紀甚至性別上(不同性別的孩子不能睡同一間)都越來越受限。
如今,政府為孩子找到他們需要的空間,附帶基本的家電設備和修繕維護,讓人幾乎可以「拎包入住」。但想要為孩子準備一個「家」,下一步是爸/媽在哪裡?
去年(2023)5 月,芽芽(化名)入住其中一間社宅。8 歲多的孩子,除了自閉症,也因為父母從小缺席、阿嬤心力不足、環境中缺少刺激,導致她發展遲緩,不僅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飯、刷牙等都不太會,甚至還一直包尿布。
芽芽後來被送進機構,因為肌力不足,每天都不太走動,機構裡有個 3 歲多的孩子,有時甚至會用呼拉圈拉著 7、8 歲的芽芽前進。
在搬進社宅前,張阿姨比芽芽更早一步入住,為彼此佈置新家。張阿姨的 3 個兒子都已經出社會,她自己退休後本著虔誠信仰接受教養訓練、入住新家,成為「類媽媽」。3個月後,已退休的先生李伯伯看她辛苦,也下定決心去受訓、一起搬進來。
小而美的 2 房 2 廳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簡單的飯桌,延伸出小小的客廳,廚房和衛浴相對寬敞。走廊盡頭是張阿姨和李伯伯的主臥,芽芽和另一個安置孩子小鈴(化名)睡另一間,1 人 1 床,床上放著幾個娃娃,如同所有家有幼子女的平凡家庭。
張阿姨曾在身心障礙教養院工作多年,即使如此,她依然花了 1 個月才讓芽芽學會自己用湯匙吃飯,再花 1 個月為她調養身體,之後又花了整整 1 年,才成功讓芽芽不必再包尿布、學會定時去上廁所,並練習用牆上的圖卡來表達情緒。採訪當下,芽芽雖然沉默,但神情專注、體態健康,絲毫不見張阿姨口中剛來時的瘦小落魄。
今年 3 月,3 歲的小鈴入住,成為芽芽的「類手足」。小鈴自幼目睹父母暴力相向,在各個親戚家流離寄居,剛入住時經常半夜哭醒,身邊只要沒有人就會陷入焦慮。如今在規律的作息和穩定生活下逐漸好轉,晚上除了有時還會做噩夢,已經不再驚醒。她和芽芽相處融洽,甚至能成為張阿姨的小幫手。採訪當下,活潑的她不斷在客廳裡跳舞、追著鏡頭表演。
如果孩子待不住,該離開的是大人
走出張阿姨家,同一層的其他 5 戶都是同樣的類家庭,第 7 戶是更生少年關懷協會類家計畫的社工辦公空間。整層樓需要感應卡才能通行,所有計畫以外的人都不得進入(包括類爸媽自己的親友)。如此不僅避免寄養家庭最常面臨的、來自同住家人的抱怨和壓力,也因為政府人員時常走動,能夠大幅降低兒虐風險。
類家庭和寄養家庭另一個最大的差異,是由 3 種角色一起「組隊照顧」—— 每個家庭除了有像張阿姨一樣的「主要照顧者」,還會有計時薪的「協伴者」和「支援者」。協伴者可以入家幫忙分擔家務、緩和所有人的生活步調;支援者則從培訓開始就和類爸媽一起上課、準備共同照顧,是一種「家庭親屬」的概念。
「我們規定支援者每個月必須做到基本的陪伴時數(註),不但深化他們和孩子的關係,也強迫主要照顧者學著休息。」芥菜種會安置服務類家庭副處長陳黛羚舉例:「類爸媽們如果一次連續使用這種喘息時數,每個月可以有 4 天能『卸下家長身分』,返回自家好好休息;如果家中有其他孩子要做早療或接送,也可彈性運用這些時數。例如,如果 1 天用 4 小時,每星期可以用到 6 天。」
陳黛羚說,類家模式首重支援大人、維持家庭的穩定性,讓原本就身心受創的孩子不必一再轉換環境、跟同學說再見、在安置系統中滾動。長遠來看,也能避免國家付出更大的照顧成本。
「當孩子難以照顧時,該離開的是大人,不是孩子。」陳黛羚強調,類家模式反過來要求大人進入特定空間、遵守相關規範、以孩子的需求為主來設計環境,8 年來已看到明顯成效:「再困難的孩子,經過 2 年左右的穩定照顧,整個人都能好好進步,身心複評的結果跟其他同齡孩子相比,已經沒有太大差距。」
更重要的是,過往許多破碎家庭會面臨兄弟姐妹同時需要安置,但寄養家庭空間不足,手足之間因此會被拆散,有的待在不同的寄養家庭,有的待在機構。不但就此失去親緣關係,幾年後如果原生家庭幸運重組或輔導成功,返家後也得面對不一致的教養經驗、重新磨合生活習慣,成為家庭再次傾斜的隱憂。
而類家庭的空間和穩定性,正好能承接手足。陳黛羚欣喜說:「我們到現在陸續照顧了 50 個孩子,其中有 28 個是手足!甚至曾經有 3 兄妹能入住同一個家庭,或原本被分開安置的兄弟在這裡重逢,能夠住在一起。就算沒辦法,至少也都能住隔壁,這對四散各處的寄養家庭來說,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
打造現代聚落、動員全村力量照顧孩子
芥菜種會承接新北市計畫,2017 年在三重社宅開啟全臺第一個「類家庭」,2 年後進駐林口社宅,兩地至今「開家」達 15 戶。2020 年底,更生少年關懷協會在新店、永和也陸續開家,目前維繫共 10 個家庭、13 個孩子。每個家庭除了有 3 種角色組隊照顧,還有專屬的社工協助。
只是,因為政府形同「房東」,各家有問題都會隨時找社工。幾年下來也發現,每個社工最多只能顧 3 家,每家極限 3-4 個小孩。「社工要看顧的不只是孩子,還有整個家庭。」陳黛羚坦言,剛開始社工還得辦課程和親子活動、協助調度家具家電,甚至要學修水電、修馬桶!相較於第一代的類爸媽們大多都還堅守至今,頭幾年社工的流動率反而相當高,近年才因此在計畫中添加行政人力。
不過,從中央到地方、從公部門到一線社工,大多數人都還不理解類家模式細緻操作下的學問,再加上地方政府要找到足夠的空間,社區機能如公園、學校、醫院診所等又要齊備,還得比照寄養家庭模式支付安置費(每個孩子每月約 3 萬元上下),以新北市來說,每年喘息人力的經費更高達 600 多萬元。種種條件都顯示,其他縣市想要比照辦理並不容易。
話雖如此,第一個下決心移植計畫的,卻是地方財政並不充裕的屏東。今年 8 月,同樣面臨轄內家庭式照顧急迫短缺的屏東縣政府,在新北市輔導下開啟了第一個類家庭,迎接 3 個孩子。只不過屏東縣府沒有社宅空間可用,最後選擇在一般大型社區裡租屋。
劉倩如說,地方政府要取得空間有很多方法,「自己要懂得爭取」,並且照顧的量體要夠大,才有辦法成為一個穩定的模式。她也強調,同一社區至少要同時開 3-5 家,才能形成類家模式最重要的「聚落式照顧」。
在聚落式照顧中,每個家庭除了連續數月的受訓,平時也會一起參加活動。彼此不但互相照應,並且從小孩的童書、民眾捐的奶粉尿布生鮮物資,到入家服務的諮商師、治療師等,甚至同一社宅的其他社福團體資源都能共享;和社區網絡單位之間如學校,也能整合溝通,避免像寄養家庭一樣,必須各自面對親師之間的紛爭與壓力。
更重要的是,社工家訪時的交通成本大幅降低,一天就能訪完所有家戶,也因此有餘裕提高訪視密度、定時召開照顧會議、促進資訊流通。「當社工能聚焦服務,關係才會深遠。」陳黛羚最後補充,是這種強韌又互信互助的聚落關係,才讓他們得以挺過幾年前的疫情考驗。
註:關於組隊照顧的角色 & 喘息時數的運用方法
類家計畫中的喘息人力和時數,是照顧者最大的後盾。新北市 8 年來也根據實務現場的狀況和需求,不斷回頭滾動修正如下:
1. 所謂的「主要照顧者」,就像一般家庭的家長一樣,大多會有 2 位(通常是夫妻,也有母女檔);少數只有 2 房格局、只能收 1-2 個小孩的,才可能是1 位照顧者。
2.「支援者」需要成為孩子信任、熟悉的大人(類似一般家庭的其他親人),在主要照顧者不在、需要喘息或幫忙時,可以接手照顧。
3. 「協伴者」則不可以單獨和小孩相處,需要有照顧者或支援者在場,才可以入家,協助家務或生活瑣事。實務上有些類爸媽自己已成年的兒女,也會來受訓成為支援者或協伴者。
4. 主要照顧者的喘息時數,會隨著人數和照顧複雜度調整。例如,當主要照顧者只有1位時,每月最多有 96 小時的喘息時數可用;
5. 如果家庭同時照顧 2 位以上特殊兒(領有身心障礙、發展遲緩或其他特殊症狀證明),或有時為了避免拆散手足,會有多達 3-4 位孩子入住,那每月最多可再增加 96 小時,總計最多 192 小時。
6. 除此之外,每年也會提供主要照顧者最多 72 小時的「特殊需求」喘息時數,包括親屬喪葬、醫療住院、宗教信仰因素等。為了鼓勵久任,照顧滿 3 年的主要照顧者,每年還會再增加 36 小時;滿 5 年者,增加 72 小時。
7. 這些喘息時間,通常會在前一個月底時預排,由主要照顧者和支援者確認下個月可服務的時間。目前大部分類家庭都有 2-3 位左右的支援者和 1-2 位的協伴者,使用時數約 48-96 小時不等。
8. 如果主要照顧者因為高齡、生病等原因需要退出計畫,會優先協調有意願的支援者入家實習、磨合約 3-4 個月,再進行正式的身分轉換。不過,芥菜種會目前第一代的類家照顧者大多都還堅守至今,總人數已超過百位。
(以上細節可能隨地方政府、服務團體或時間演變而變動。若有異動,以培訓單位公佈為準)
看更多【孩能去哪裡】專題報導:
1.【孩能去哪裡1】剴剴案後獨家追蹤:大塞車的寄養家庭,與無處可去的孩子們
2. 【孩能去哪裡2】「我們家的爸爸不打人」,寄養家庭大缺工、叔叔阿姨和社工都去哪了?
看更多【兒少安置&替代照顧】系列文章:
1. 返家後再成受虐兒、從安置開始便問題重重,監院糾正衛福部無能整合系統困境
2.「爸爸沒照顧我,憑什麼拿那些錢?」安置兒拿不到防疫津貼,社家署:家庭糾紛不能丟給政府
3. 兒少保防線失守、社工超載,多次通報也無法阻止孩子受虐致死或重傷/1120 世界兒權日記者會
脆弱群體的處境沒有人看見,助人工作的學問不被理解,政治、法規、制度上的問題沒辦法被好好釐清。
每一天,為了讓社會對公益的想像不只有「愛心」,為了讓身心障礙者、無家者、脆弱青少年等無聲的群體被聽見,《Right Plus 多多益善》以新聞專業投入公益,用僅僅 6 個專職夥伴堅持至今。
在沒有充足設備、不仰賴財團和政府、不做廣告化的新聞下,靠著大家的捐款,好不容易走了 4 年。有你的支持,我們才可以繼續。
你的捐款可以直接支持《多多益善》的非營利新聞工作,讓許許多多專業服務被看見,也讓那些無人聞問卻影響深遠的事,被正確的理解。
如果你認同這樣堅持不懈的投入、欣賞我們的報導,請用捐款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