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做生意還是做照顧?庇護工場妾身未明 22 年,未見勞動部退場機制

「庇護工場」在臺灣推動行之有年,是一種政府保障、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的服務模式,主要是讓 15 歲以上有就業意願,但就業能力難以滿足一般競爭職場的身心障礙者,仍有機會培養工作能力、賺取穩定收入。

全臺目前共有 166 間庇護工場,聘用 2109 名障礙者。在社會大眾的生活中,其實也可能常接觸到這些工場推出的手工餅乾、中秋禮盒等公益商品,或洗衣洗車等服務。

去年(2023),監察院發布調查報告,點出臺灣庇護工場發展 22 年來的運作困境,包括營運困難、員工薪資偏低、轉銜到一般職場的成效不理想等。以下摘要整理 6 大重點。

1. 做服務也要會做生意,定位模糊、經營挫折又痛苦

我國從 2002 年開始推動庇護工場模式,如今許多工場都面臨營運虧損。僅僅在 2018 年至 2022 年間,就有 11 家庇護工場不勘長期虧損、財務困難而關閉。

監察院報名指出,庇護工場在法律上的定位是「就業職場」,必須自負盈虧,但現在 7 成以上是由非營利組織經營,既要採取商業模式運作、追求利潤,還得提供庇護員工的技能培訓、社會適應(如社交訓練)、生活照顧等,經營價值和服務理念經常衝突,增添營運的困難。

同時,大多非營利組織缺乏市場分析、成本管控、行銷推廣等營運能力,往往只能選擇單一、重複且生產門檻低的商品,如影印、列印、裝訂、洗車等,不僅難以吸引專業人才投入,和其他相似產品的庇護工場間也會發生同業競爭。

0815 庇護工場 3
庇護工場提供洗車服務。示意圖,非文中人物/取自嘉義縣政府官網

此外,在資金不足之下,庇護員工的生產力又常接不了大單、產能有限,整體經營成本又較高,在高度商業競爭的一般市場中,想要獲利十分困難。

更有民間團體反映,勞動部雖然強調庇護工場是「一般就業場所」,但現行的評鑑指標對工場來說,卻要求各團體從照顧服務、經營行銷、財務管理都要達標,實務上常讓人感到很挫折。

民間團體建議,政府不能拿一套規範標準(評鑑指標)框住所有業者、組織或單位,又要營運好、又要服務專業,兩邊無限上綱。應該要釐清庇護工場運作的困境,給予明確的定位。

2. 員工的產能和薪水,到底誰說了算?

在營收有限之下,庇護工場員工薪資普遍偏低,全臺近 6 成員工平均月薪落在 9000 元以下。這也是庇護工場模式的另一爭議點:員工不適用基本工資,而是依照「產能」核薪,以產能來決定薪水多寡。

監委對此提出 2 個疑慮。首先是「產能核薪」的標準,雖然勞動部有相關規範,但實務上還是各地方政府自行制定,各縣市沒有明確、一致、可受公評的產能評估標準。

例如,有些縣市有制定最低薪資標準,例如基隆市便要求庇護員工最低月薪應達 7000 元以上;有些縣市未明定最低薪資,但有相關規範,如臺北市要求各團體需依照全臺基本工資的調升幅度,適時調整庇護員工的核薪機制。

第二個問題,當庇護員工的能力提升、也優於工場的要求後,工場可依照員工意願,協助他們轉銜到一般職場就業。

但觀察近年(2018-2021)實務現況,即使是工作能力足以轉銜到一般職場的 160 名員工中,也只有 3 成(51 人)原本在庇護工場的月薪有達到基本工資,可見員工薪資並非完全依照產能核算,標準模糊。

有民間團體在監院諮詢時指出:「現在許多產能核薪都是用喊的,端看庇護工場能夠承擔多少、願意負擔多少。」勞動部也坦言,實務上的確可能因為工場的經營成效不彰,核薪也低。

地方政府對於庇護工場報上來的薪資,全盤接受,限制了員工調薪的機會。若觀察 2018 年至 2021 年庇護員工的薪資成長幅度(5.6%),也遠遠跟不上全臺基本工資的漲幅(9%),顯示勞動部並未重視庇護性就業政策的成效。

0815 庇護工場 2
在庇護工場製作蛋捲的職員。示意圖,非文中人物/取自屏基勝利之家官網

3. 補助和輔導都打不到痛點,工場自生自滅

監院報告中強調,庇護工場業務是由勞動部主管,有統籌規畫等職責,長年以來卻習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增加補助經費,或僅僅加強輔導、協助行銷等做法便宜行事,不願正視庇護工場運作與發展遭遇的諸多困境。

例如,庇護工場的營運成本多數仰賴政府經費補助,與各團體母單位的財務支持,否則難以為繼。不過,2018 年至 2022 年間,即使政府補助經費合計已高達 18 億元,各工場營運狀況仍難見具體成效。

在營運策略方面,部分庇護工場的商品或服務,在消費市場上競爭力有限;新開的庇護工場又常選擇市場上已經飽和的產業,如印刷、清潔、代工、食品等,無論哪一種,都在永續經營與轉型上面臨嚴峻考驗。

報告中指出,勞動部現有的輔導措施既打不到痛點,也未見部內積極協調各縣市、結合相關資源,有計畫地提供市場需求資訊、生產技術、建立品牌等協助,難辭其咎,應確實檢討改進。

4. 員工做得好,反而必須趕快走?

理想上,對於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庇護員工,庇護工場可協助他們轉入主流就業市場,進一步融入社會。勞動部也提供了轉銜指引、補助經費、舉辦轉銜說明會或參訪活動等,希望增加勞雇雙方轉銜的意願。

然而,轉銜的成效不盡理想。在 2018 年至 2022 年,總共只有 224 人順利轉銜,代表 5 年來平均每家庇護工場轉銜不到 2 人。

針對轉銜問題,監委提出 3 點觀察。第一,勞動部把庇護工場定位成「就業職場」,理應要讓庇護員工能夠「持續穩定」的就業,但這個定位和轉銜目標本身顯然有很大的矛盾。庇護工場究竟是短期還是中長期的就業場域,也始終定位模糊,在《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中也沒有清楚說明。

「對於一個需要永久性、高度支持的身心障礙者而言,一旦在工作場所提升產能,卻會被要求轉銜,這是既痛苦、又很矛盾的事,對他們來說甚至像一種懲罰。」受訪的民間團體解釋。

0815 庇護工場 1
示意圖,非文中人物/取自屏基勝利之家洗衣庇護工場官網

再者,對庇護工場的經營者來說,既然要承擔自負盈虧的經營壓力,若把表現良好、工作能力提升的員工轉銜到一般職場,不只影響工場的經營管理和營運績效,也和一般企業想方設法留住優秀員工的運作方式背道而馳、產生極大衝突。

最後,要啟動轉銜原本需依照庇護員工的意願、尊重身心障礙者的主體性,實務上很多時候卻是以員工「家屬」的意願為主。家長常考量孩子在一般職場上,可能會承受過大的壓力與風險,擔心孩子無法適應、又難以轉回庇護工場,大多不會同意啟動轉銜,也因此影響服務成效。

5.「優先採購」淪為短暫愛心消費,杯水車薪

現行庇護工場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政府機關、學校、公營事業機構等單位的「優先採購」政策。也就是說,這些單位要採購商品或服務時,必須優先選擇庇護工場。

近年來,未加入優先採購的庇護工場卻逐年增加,從 2018 年的 21 家(14%)攀升到 2022 年的 22 家(19.8%),但涉及業務執行的勞動部和衛福部卻未探究細部原因,協助解決困難。

報告中也提到,衛福部在去年(2023)8 月提出修正草案,想要提高各單位優先採購的比例,從現行的 5% 提高到 10%。乍看對庇護工場有益,卻沒顧及全國有將近 7 成工場、其聘用的庇護員工人數在 12 人以下,很難因應大量或緊急訂單。

有庇護工場反映,優先採購制度雖能幫助營運收入,但各單位每年都會輪替採購不同庇護工場(或其他身心障礙團體)的產品,企業採購更是如此,造成訂單時好時壞。更有經營洗衣服務 20 多年的庇護工場,從沒接過政府部門的優先採購訂單,都是挨家挨戶自己找客源。

監委強調,優先採購政策欠缺計畫性,就算出發點立意良善,也可能無法有效協助庇護工場維持穩定營運,「出於一次性的短暫愛心消費,絕非庇護工場可賴以永續經營的利基。」

6. 長年爭議又違反人權,未見勞動部退場機制

綜上所述,庇護工場長年面臨是否應將整個模式終止的質疑。2022 年,臺灣舉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 2 次國際審查,國際人權委員在審查後提出的「結論性意見」中,也提到許多障礙者在工場中從事重複性高的工作、未受積極培訓與發展,在待遇和勞動條件上也受到剝削,整體來說已構成隔離和歧視。

委員建議國家需要制定「逐步」淘汰工場的計畫,包括具體策略、相關配套、需要多少資源等,確實做好退場準備。

0815 庇護工場 5
各家庇護工場推出中秋禮盒。示意圖/桃園市政府官網

然而,勞動部事後雖有針對庇護工場進行轉型意向調查,但問卷內容過於含糊,只詢問是否希望轉型成社會企業、職業訓練單位等,卻沒有說明將會提供什麼樣的輔導策略和轉型配套,也未提到庇護員工權益等。

這使得許多庇護工場無從評估未來發展,無所適從。有民團還反映,勞動部的問卷很難填答,不僅問題過於開放,也沒有說明相關條件,更欠缺完整資訊,讓大多工場只能選擇「維持現狀」,根本無助於收集真正的意見。

監委呼籲,勞動部應加強與民團溝通,積極確立庇護工場轉型退場的各項細節,並推動修法,以維護並促進身心障礙者的工作與就業權。


延伸身心障礙&工作與就業:
1. 十年心血打造共融職場,東友科技自閉症員工:「人生第一次發揮所長」
2. 【圖文包】職場合理調整是什麼?點開轉譯包,員工雇主都受用
3. 【圖文包】CRPD 中的合理調整好幫手:你不能不知道的就業服務員
4. 【圖文包】從職業訓練到技能檢定,看「合理調整」打造無障礙學習環境
5. 【CRPD】國際審查落幕,118 條意見要求臺灣正視身心障礙人權困境


你的一筆捐款,讓許多脆弱處境和善意行動被看見

脆弱群體的處境沒有人看見,助人工作的學問不被理解,政治、法規、制度上的問題沒辦法被好好釐清。

每一天,為了讓社會對公益的想像不只有「愛心」,為了讓身心障礙者、無家者、脆弱青少年等無聲的群體被聽見,《Right Plus 多多益善》以新聞專業投入公益,用僅僅 6 個專職夥伴堅持至今。

在沒有充足設備、不仰賴財團和政府、不做廣告化的新聞下,靠著大家的捐款,好不容易走了 4 年。有你的支持,我們才可以繼續。

你的捐款可以直接支持《多多益善》的非營利新聞工作,讓許許多多專業服務被看見,也讓那些無人聞問卻影響深遠的事,被正確的理解。

如果你認同這樣堅持不懈的投入、欣賞我們的報導,請用捐款支持我們。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曾玉婷
曾玉婷

Right Plus 記者,文字工作者。喜歡書寫和音樂。志向是真誠對待生活中的每個枝微末節。最近經常會想起:「這是人們會說起的一年,這是人們說起就沉默的一年。」

文章: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