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動態/6招向捐款者說感謝、新科技可能伴隨高碳排、組織輕易規模化很危險!

編按:「全球動態」是去年度多多益善「全球精選」專欄的進化版 2.0。透過讀者回饋,我們發現閱讀英文確實是道門檻,因此今年開始我們決定結束大家的痛苦,直接為讀者們做各篇選文的重點摘錄!讓每個人可以看中文順暢吸飽國際公益新知。

這些選文一樣是從全球優秀且極具規模的公益、發展、社會創新等媒體選出,包括 Alliance magazine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SSIR)、Devex InternationalCharity Digital NewsNonprofit Tech for Good 等,主題囊括行銷募款、公益創新、社群經營、關鍵報告、科技與數位等。

因為進一步摘錄各篇重點,篇幅拉長許多,因此從今年開始,本專欄將維持月報刊登,但改為每期推薦 4-5 篇新知,期望以此為臺灣 NGOs 開拓更大的視野。

1. 6 招說感謝,向捐款者展示捐款帶來的影響力!

一言以蔽之:說謝謝,總之一定要記得說謝謝,年度報告跟財報也別忘記喔!(資料來源

根據國外研究統計,如果捐款人知道自己的捐款能帶來怎麼樣的實際影響力,65% 的捐款者願意捐助更高的金額。專攻 NPOs 數位行銷的線上媒體非營利科技為善(Nonprofit Tech for Good),這一期整理出來組織向捐款者展示「捐款影響力」的 6 個建議:

(1)一定要說「謝謝你!」

不要小看「謝謝」這 2 個字的分量,不管是透過電子郵件、簡訊還是社群圖文,誠摯的向捐款者表達你的感謝很重要。

除了創造情感上的連結,這也代表捐款者的貢獻(捐款)得到認可,是組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果感謝的訊息還能加上具體的影響力說明(比如「您捐的款項可以資助弱勢家庭一天的 3 餐」),就更棒了。

(2)在社群平臺上 po 文表達感謝

社群媒體已經是多數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千萬別浪費這個機會,在社群平臺上 po 個特別的感謝訊息給捐款者吧!這個感謝 po 的主角可以是當天捐款的人、當天生日的捐款者或是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捐款者,組織可以透過感謝 po 表達你的重視和感謝,讓捐款者成為溫馨的一日主角,後續其他支持者的轉貼也是一個不錯的廣告宣傳喔。

注意!這樣做之前,一定要記得確定捐款者是否願意公開自己的姓名,願意公開的話,又希望以什麼樣的形式,千萬不要在捐款者不願意或以未經同意的情形下 po 文,以免感謝變調。

(3)提供實質的回饋小禮物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提供動物小玩偶給認養動物保育計畫的捐款者是有意義的,這是一個可以直接拿在手中、還能向親朋好友炫耀說明自己捐款的物品,比起感謝文字、數字報表和精美圖片,更有「我真的做了好事」的實質感受。

不管那是一隻娃娃、一個特別設計的感謝禮物、或是一包米(農地或環保系列活動),這種實體存在、可以碰觸使用的禮物,最能觸動捐款者的心,也為捐款者留下一個行動的紀念。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捐助選項中,還可以讓捐款人自己組合喜歡的動物玩偶。圖/截圖自世界自然基金會官方網頁

(4)提供實際的成果說明

如(1)中提到的,在說明捐款影響力的時候,除了大方向的報告和經費使用說明之外,可以提供實際的範例說明,如一個月 500 元,可以資助孩子一個月的午餐、每月 1000 元幫助建造石虎的安全通道等。

當捐款者對於捐款的使用有具體的概念和想像,未來捐款時也可以根據這些用途決定金額的多寡。

(5)提供具體的捐款使用數據

財務透明是每個 NGOs 必備也應該要做到的,除了年度經費收支,財務透明揭露其實也可以應用到捐款計畫上。

下次捐款計畫開跑的時候,不妨試著向大眾清楚說明捐款金額的用途。比如捐款的總額有多少 % 是平臺的手續費、又有多少 % 是組織確實收到的金額,用圖表或比例尺的方式呈現都可以,重點是要讓募款的金流盡可能透明,一步步建立公眾的信任。

(6)製作組織影響力報告

每個人都有自己偏好的方式,有人喜歡感謝信、有人喜歡感謝 po、有人希望收到實體感謝禮,同樣也有人喜歡檢視 NGOs 的報告和財報,仔細閱讀研究從中發現自己的捐款是否帶來改變。所以,千萬別以為做了上述的行動,就可以忘了組織年度報告,有人很認真在等喔!(參考多多年度報告

2. 捐款支持組織的行政和人事,打破 NGOs 的財務飢餓循環

一言以蔽之:「愛」不能付水電費和員工薪水,正視必要的行政支出,才能將 NGOs 拉出惡性的財務循環。(資料來源

什麼是 NGOs 的「飢餓循環」(starvation cycle)?當 NGOs 因為不正確的財務觀念,以及捐款者多半期待行政支出越少越好等,組織因此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打造健康的財務體質,導致組織財務捉襟見肘,陷入專款專用花不到、只能挖東牆補西牆的財務惡性循環中。有些組織選擇降低員工薪資福利、用愛發電維持運作,也是這個循環的產物之一。

熟悉 NGOs 運作的人對這樣的惡性飢餓循環應該不陌生,儘管不斷有討論希望以「提供無限制用途捐款」等方式,來解放 NGOs 的財務枷鎖,但在實際應用上,仍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不少捐款者(不論捐助金額大小),對於徹底放手讓 NGOs 自由運用自己的捐款還是有疑慮

專門協助各地 NGOs 改善透明度和打造組織韌性的國際非營利組織 Humentum,近期發表《打破飢餓循環》報告,深入訪談全球 81 家 NGOs 的財務狀況,並分析共計 50 家 NGOs 近 3 年的財務報告和贊助合約。

透過這些資料,Humentum 仔細檢視導致 NGOs 飢餓循環的原因,還有組織的「財務內心話」,並統整出 3 項主要的發現:

(1)多數組織的捐款都屬於特定計畫專款專用,且捐款贊助的用途並沒有包含執行計畫必須付出的行政及人事開支,即便有包含,也僅限短期使用,而非長期資助。

行政與人事費用的不足,進一步導致 NGOs 無法以良好的薪資條件聘請合適的員工,訪談中也有 NGOs 表示,他們的員工甚至需要自願減薪來維持計畫的運作。

(2)無法獲得有效的財務支援,以及缺少「無限制用途」的資金來源,使得 NGOs 在維持組織財務健康,甚至正常運作上,遇到極大的挑戰。

這份報告發現,僅有一半(50%)的組織擁有約 21 天(或更少)、無限制用途的年度儲備資金,而依照報告所設定的財務健康標準,有 66% 的組織處於低度或中低度財務健康狀況

(3)為了終止 NGOs 的飢餓循環,捐款者和大型贊助者應該要更主動出擊,協助 NGOs 打造健康的財務體質,比如:

  • 全額資助行政經費
  • 建議允許 NGOs 提撥部分受資助的行政經費款項,放入無限制用途的組織運作基金。
  • 支持組織打造健康的財務體系。
Photo by micheile dot com on Unsplash

報告最後也整理 3 項建議,給有志協助組織改善財務體的捐款者們:

(1)捐款者可以提供持續性的資金,來支應組織所需要的行政花費,具體做法包含但不限於:

  • 提供關於行政費用資助的規定、指引、範例和訓練,給(大型基金會的)員工和受捐贈的組織。
  • 清楚告知受贈組織關於行政費用資助的規定及使用指引,避免受贈組織不知道或是不好意思詢問的情況。

(2)捐款者可以考慮直接資助組織加強財務韌性的相關活動,比如加強組織財務管理機制、打造健康的財務體質,或建置無限制用途的組織運作基金等,具體做法包含但不限於:

  • 提供相關的訓練和顧問服務。
  • 訓練受贈組織與大型基金會的談判技巧,同時大型基金會也可以為自家員工提供訓練,讓員工了解捐助者與受贈者之間的權力(不對等)關係,會有助於雙方溝通經費用途的過程。
  • (大型基金會)可以在捐助的款項中,劃分出一筆金額,作為無限制用途的款項。

(3)捐款者可以搜集關於組織行政支出的相關資料,作為未來捐款時的參考。尤其是大型基金會,可以更加系統性的搜集整理組織的行政支出資料,並以此為基礎,規畫限制用途的捐款中各項經費(特別是行政費用)的比例。

延伸閱讀 & 收聽:
1. 全球動態/1. 「愛」可以填飽肚子、支付房租嗎?「用愛發電」的公益界薪資如何翻轉?
2. 善盡天良【眾聲相 EP9】非營利職場的眾生百態:進入 NGO,只能領低薪、販賣熱情與理想嗎?feat. 蔡中岳

3. 組織規模化符合社會期待?輕易擴大很危險!

一言以蔽之:規模擴張一定要謹慎評估、量力而為,就算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做好做滿也是功德圓滿。(資料來源

公益界討論非營利組織(NPOs)的「財務飢餓循環」好幾年了,也提出很多理論跟嘗試解決的方式,情況還是沒有改善,為什麼?

本文作者以自身與 NPOs 合作的經驗提出:或許,造成飢餓循環的其中一個原因,正是 NPOs 有不得不擴張規模的壓力和迷思。

大部分的組織,不論大小,都希望自己進行的計畫與改變行動,可以進一步擴大規模,造福更多的人,讓社會更好。但組織擴張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還需要各種天時地利人和。

以年度募款金額為例,今年可以募得的款項,明年不一定募得到,特別是一般大眾捐款也有流行趨勢。當重大環境議題發生,環保團體的捐款數就會增加;社會議題發生時,相關的社福團體的捐款金額也會顯著成長;等過一陣子關注不再,捐款金額也許會懸崖式下降。

當某個組織因為某事件獲得大筆捐款時,各方也許就會期待這個組織可以快速擴張,快速解決某個問題,才能對得起如此大量的捐款金額和心意。

在期待與壓力之下、沒有經過仔細計畫並量力而為的「快速規模化」,最終往往不盛反衰。原因很好懂,規模擴張後,組織所需的經費也會增加,光是人事和行政支出就足夠壓垮 NPOs 普遍脆弱的財政體系。

加上海量捐款通常都是曇花一現(還加上專款專用、不包含人事行政支出的期待或條件),一旦捐款金額回到日常的涓涓細流(甚至斷流),組織財務馬上就會被壓垮。好一點的可以及時停損、縮減規模,阻止財務進一步惡化,更常見的是來不及或是無法停止服務,只好每年都在破產邊緣掙扎,陷入無限的財務飢餓循環中。

Photo by Fateme Alaie on Unsplash

近年公益界經常借鏡營利事業的經營模式,希望可以打破飢餓循環,為 NPOs 打造健康的財務體質和成功的擴張模式,但相較於營利界,公益界的成功規模化案例反而更像是偶然成功的奇蹟,而非可以複製的模型,更不可能成為常態。即便是成功規模化營運多年的組織,許多財務體質也出人意料的脆弱,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掉入飢餓循環中。

作者認為,這是因為營利界對於擴張規模是非常謹慎小心的,除了資金準備充足,事前的研究規劃也要做好做滿,人員的培訓和技術開發更要早早開始,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才會開始擴大規模,而不是一時興起或迫於期待硬著頭皮上。

NPOs 既然希望學習營利界擴張的動力和企圖心來增強影響力,也必須學習支持這份動力和企圖背後的謹慎與量力而為。

本文的目的並不是要阻止 NPOs 擴張規模,而是希望 NPOs、捐款者和關心議題的大眾,可以給 NPOs 足夠的時間、空間,還有最重要的金錢,好好思考如何擴大組織的規模和「擴大的形式」。

規模的擴大不一定是服務據點或人數的增加,也可以是「影響力」的擴張,而影響力並不一定和數量劃上等號,在某項領域具有公正性、權威性、可被公眾信任等都是一種影響力,也是一種擴張。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認知到,組織即便不擴張,也不一定是壞事

延伸閱讀:
1. 全球精選/規模化停看聽:規模化前先確定計畫的效果,避免快速擴張後急遽崩潰
2.  NGO 茁壯的 4 大關鍵能力:人力、資源、財會、稽查 /世界前 50 大領袖 SIR FAZLE 來臺報導

4. 新科技是綠能福音?仔細評估新科技的環境成本與組織需求再選用

一言以蔽之:新穎酷炫的新科技可能消耗大量的環境資本,了解組織真正的需求,再引入所需的新科技!(資料來源

在使用各項新科技的時候,你是否曾經思考過,這些科技可能對環境帶來什麼樣的危害?

我們簡單盤點一下目前最夯的幾項科技所耗損的環境成本,包括虛擬貨幣、NFT、雲端儲存,還有日常智慧型手機等。

(1)虛擬貨幣:挖礦耗廢大量電力

我們曾介紹過虛擬貨幣的利弊,其中最令人憂心的就是「挖礦」往往伴隨大量電力的消耗。

以知名度最高的比特幣來說,比特幣創造的時候,就已經設定好 2100 萬顆的總量,一旦被挖出來的比特幣越多,後來者想要挖出新幣,就需要花費更多的電力來運算電子設備。

過去 4 年間,比特幣挖礦所耗費的電力就成長了 4 倍!其他虛擬貨幣的狀況也差不多。根據統計,有些幣別挖礦所消耗的電力,幾乎等同於一個國家(比如阿根廷或英國)的電力消耗!

虛擬貨幣的挖礦電力問題已經獲得重視,幣圈也正在考慮轉換貨幣的持有認證,從原先的「工作量證明」(消耗電力、時間多的人,才能爭取新的區塊)轉向「權益證明」(貨幣較多的人,可以爭取新的區塊),以減少挖礦的電力成本。

其他減少虛擬貨幣使用和挖掘的機制也正在發展中,未來虛擬貨幣是否可以成為符合環境友善的工具,還需要持續的發展與觀察。

(2) NFT:交易仰賴耗電的虛擬貨幣

NFT 的製作過程沒有太多的環境問題,不過交易 NFT 時,必須使用虛擬貨幣,這就回到(1)所提到的環境能源消耗問題。而在大量 NFT 交易的過程中,包含虛擬貨幣的製造和交易過程,就很難說是一種環境友善的交易形式。

Photo by Tezos on Unsplash

(3)雲端技術:處理大量資訊,耗水又耗電

不管是遠距工作還是線上協作,就連個人照片的儲存,都會運用到大量的雲端技術。這些儲存在雲端的資料,需要建造大型(甚至超大型)的資料中心來儲存和運送,這些儲存和運送的過程,勢必需要用到大量的電力

不只電力,資料中心還會消耗大量的水。有用過電子產品的人都知道,電子產品長期使用、或需要大量運作資料或軟體的時候會發燙,資料中心也是。所以除了強力放送空調之外,也需要用到大量的水為設備降溫。

水加上發電,都讓雲端技術的能源消耗和碳排節節升高。據估計,到了 2040 年,雲端技術的碳排將會占全球碳排的 14%,幾乎等於美國一整年的排放量。

有人或許會提出疑問,為什麼不仿效虛擬貨幣的挖礦中心,把資料中心建在寒帶地區,利用天然氣候為設備降溫?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為了保障本國的全民資料隱私與安全,許多國家都要求科技企業將本國的資料儲存在本國的資料中心,不得攜出或轉移到國外。

為了減少能源的消耗,有些資料中心開始導入人工智慧技術,幫中心精確計算和監測各區塊的能量使用狀況,讓電力的輸送更加精準,減少不必的消耗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4)智慧型手機:人手多機、頻繁汰換,都會增加碳排放量

在這個人手一機── 甚至不只一機── 的時代,智慧型手機簡直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產品。

一支智慧型手機的第一年平均碳排放量約 85 公斤,這包含生產、製作、包裝和運送的所有環境成本。如果智慧型手機的製造過程中,有任何一個環節並非使用友善環境的方式,比如為了降低成本使用非回收利用的材料(比如包裝盒)製造,那智慧型手機的實際碳排就會往上追加。

一般智慧型手機設計的使用年限是 2-3 年,相信這點很多人都有實際體會,可是過高的手機汰換率不只讓錢包縮水,也讓環境承受更大的壓力,所以試著延長手機的使用年限,減少汰換率,都是個人可以為環境盡的一份力。

可能因為電力普遍好取得,新科技往往也很亮眼,很少人在使用新技術時,想到電力消耗和製造背後的各種環境成本。

也許有人會說,身為一般消費者對環境其實沒什麼實質影響力,但其實「消費者」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影響力。只要有夠多的人開始關切,就有機會促成改變。比如有機、食安、動保、在地食材推廣等,也都是許多人不懈奔走、發聲、匯集足夠的聲量之後,才逐漸成為大眾關注的議題。

NGOs 嘗試新科技的時候,也不妨稍微停下腳步,思考一下這項科技是否真的對組織有必要、有幫助,為了趕流行而設置的新科技,不一定就會成為自身的助力。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吳培瑜
吳培瑜

喜歡文字卻從沒想過有一天會開始寫字,果然人生就是要盡情嘗試,成功最好,失敗了也別氣餒。

文章: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