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女孩/月經 X 身障者,我的血淚生理期經驗

編按:Right Plus 多多益善身為關注公益的非營利媒體,我們期許自己的存在具有 3 種意義:堅守媒體價值、累積產業知識、擴大經驗者的聲音。

其中,「經驗者」不限於特定身分或群體,卻常被認定為需要照顧的「弱勢」。我們希望透過第一人稱的書寫,讓讀者了解許多獨特的經歷與感受,也讓他們不再只能由人詮釋。

本專欄作者「左邊女孩」是一名中度腦性麻痺者,右半身肢體不協調,以左眼觀察世界、左腳徐緩前行,並以左手寫字,寫下那些實實在在的經歷。

在悶熱難耐的夜裡,年少的我根本不知道,身上有顆種子逐漸發芽,開始在血液擴散奔放,想衝破天際,只會用眼淚和顫抖灌溉,只懂得用發燒與腰痠背痛施肥,直到我華麗的死去,而花已盛開,鮮紅已占滿身體。

身心障礙的類型非常廣泛,臺灣現制身心障礙類別就區分為 8 大類,障礙等級又分為輕、中、重度、極重度 4 級;造成原因則區分為先天與後天,損傷程度有暫時性及永久性等。

但是除非特定醫療需求,一般人談起「身心障礙者」,很少以「性別」作為區分。因為在大眾刻板印象中,我們都被認為同樣是「需要幫助的人」。雖然近年逐漸有許多研究探討障礙者的情慾,但在討論情感和性需求之前,還有最基本的「性別」問題。

女性障礙者的身體和性,向來是比男性障礙者更隱晦的話題。甚至有家長為了「保護」自己的女性障礙者孩子,進行停止生長手術,解決月經所帶來的護理麻煩,甚至摘除子宮,避免孩子被強暴懷孕。

過去的研究也曾提及,障礙女性的「性別處境」被「父權」掌控的主流社會壓迫,而「障礙處境」又受到「健全人」主宰的主流社會壓迫。女性身心障礙者因此處在「雙重剝削」(double deprivation)或「雙重歧視」(double discrimination)的情境中。(參考:薪資偏低、受暴比例高、想生兒育女不被支持:身心障礙女性面對的雙重歧視/《障礙研究與社會政策》

獨自忍受生理痛、男同學的玩笑

記得母親從小就要求我穿寬鬆的衣服、剪短頭髮、穿長褲,只因為怕我有「危險」。所以我從童年到青少年時期,幾乎都只待在家中,甚至對去學校、參與團體生活感到恐懼。一般人的求學回憶如畢業典禮、和同學成群結隊玩樂,下課後相約出遊的經驗,對我而言更是遙不可及。

因為先天體質與生理構造的關係,自從有月經開始,我每個月都要經歷整整 7 日以上的生理痛,還包括頭痛、發燒、胃痛、腰痛、下腹疼痛、悶熱、憂鬱,甚至嘔吐,最後送醫。

示意圖/by Kinga Cichewicz on Unsplash

當別人用「大姨媽」代稱月經,甚至當成搞笑話題時,我則是經常痛到住院、被其他同學當笑話。那時的我並不以當女性為傲,每日想著自殺,只為了擺脫這副身軀。

在我還是學生的年代,月經還是「不能說」的祕密話題。當月經來時,除了忍受痛苦,還要暗自擔心有沒有不好的味道跑出來,或是外漏出來了。又因為我就讀男女混班的學校,在學校更只能以「好朋友」代稱月經來了(但是明明就很厭惡月經,為什麼是好朋友?),衛生棉則以「麵包」等稱呼取代。

因為行動不便,我無法像其他同學一樣,把衛生棉藏到讓人看不到。有一次在校車巴士上,我的衛生棉從口袋掉出來,被別班男同學拿起來大聲嚷嚷,還打開和其他人一起胡鬧,全車的人竟然都哈哈大笑!為此我感到異常羞愧。

女性障礙者的血淚生理期困境

身為女性障礙者,僅用單手要在貼身衣物上墊好衛生棉相當困難,因此每次我更換完衛生棉後,經血還是會外漏出來已是常態。當褲子被外漏的經血弄髒後,要在學校公廁換穿褲子、脫穿矯正鞋,更是不便。

我曾經因為經血外漏,在體育課上被同學驚慌的大叫:「妳的屁股為什麼都是紅的?好髒哦!」同學竟然從對月經「不潔」的想像,衍伸成認為我很「骯髒」的印象;我也曾在醫院的病床上,經痛到昏睡過去,醒來時才發現滿床是血,下半身躺在溼溼熱熱的經血中。

也因此,只要是生理期來的那幾天,我就會穿上 2 件生理褲與 2 件長褲(以防經血外露),不但需要忍耐嚴重的悶熱不適,有時甚至連大腿都長出疹子,什麼事都沒辦法做。

我永遠記得我去婦產科就診的經驗。那時我的經血已經流超過 3 個月,我面色蒼白、心跳快速及頭暈氣喘,因此到大醫院看診。當時我的血紅素過低,醫師認為需要內診,並安排開刀。我糾結了很久,終於鼓起勇氣接受檢查。

那家知名大醫院舊址的設備原本就不新,但進入檢查室後更讓我感到驚訝,陰暗老舊、只有密集排列幾張內診椅,且僅用布簾隔著,空間異常狹小。內診椅也偏高,我不容易坐上去,需要先站立脫好衣服,卻沒有任何醫療人員協助我。

簡陋的醫療院所。圖/作者提供

當我自己狼狽的做完動作、吃力爬上座椅、尷尬的打開腿時,床單已經被經血染上一大片紅。我感到焦躁不安,然而護理師只是冷漠、迅速的使用鴨嘴器取樣完成,並且交代幾句話後就迅速離開。

我仍然頭暈且動作緩慢的起身、拿起褲子,正躊躇不知道怎麼穿比較快時,還有不知情的病患突然打開布簾,看到我充滿不堪和半裸的模樣。我只得連忙道歉,再尷尬的關上布簾。

當我好不容易穿好褲子,再次打開布簾時,幾乎所有人都看到滿床的血,彷彿都想逃離這個「命案現場」。

月經保衛戰

而關於「月經祕密」,我一直到學生時期的一堂游泳課後,才鼓起勇氣公開捍衛和討論。

當時游泳課老師要求月經來的女生,必須使用衛生棉條後下水上課。班上女生都面有難色,再加上我如果下水後,沒有了輔具和矯正鞋,根本難以完成完成課堂動作。

於是我求助學校護理師和導師,發起全班連署,公開向體育課男老師拒絕使用棉條、拒絕在經期時進到冰冷的游泳池裡。後來,老師才同意月經來的女生可以不用下水,改做體適能運動,或以口頭報告替代。

從此,我留起長髮,想穿什麼衣服就穿什麼,大方分享衛生棉、和女性友人討論對付經痛的妙方,在生理期時請生理假。

悶熱難耐的夜裡,不再等待死去,而是舒坦的睡個覺,再醒來時,但願心情就像花朵綻放一樣美麗。

photo by Becca Tapert on Unsplash

如今,月經議題已經從個人身體的私密範疇,逐漸擴及到社會整體價值的轉變。尤其近年來,臺灣和國際間都對性別議題投入相關研究,並積極加強社會對性別平權的觀念。也可以看見政府開始討論和面對不同性別的特殊處境。

例如今年 3 月,19 位立委共同擬定了「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 71 條修正草案,提出有關身心障礙者的經費補助,應該增列「女性生理用品費用補助」一項。

提案說明中,也清楚提到「月經貧窮」和「女性障礙者」的直接關聯,指出障礙女性因為需求較特殊,在生理用品上的花費可能比較高,若為了減少支出而省用生理用品,將影響衛生與健康。(註)

雖然這項草案尚未通過,但我拭目以待,企求政府通過法案,幫助更多為月經而苦惱的女性。

註:
「月經貧窮」是指女性為了生理用品等必要支出,而承受經濟負擔,不平等的現象尤其發生在特定群體或特定社會階層的女性身上,影響這些女性的衛生權和健康權(例如減少生理用品的更換次數而容易感染)。

障礙女性因為特殊需求,生理用品的支出相較於一般女性多。她們可能因為難以讓衛生棉貼合貼身衣物,只能選用價格較高的褲型衛生棉;或者因長期臥床,只能擇長度較長但價格較高的夜用衛生棉等。甚至可能因為外出時不方便更換生理用品,而選擇生理期間不出門。(參考資料:「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 71 條條文修正草案


延伸閱讀:
1. 【善週報】1. 全球第一,蘇格蘭立法免費提供衛生棉及衛生棉條
2. 【善週報】7. 苗栗縣設「衛生棉補給讚」,只要有需要,男女都可以領取免費衛生棉
3. 【善週報】7. 臺南市「登月計畫」解決月經貧窮,源起自 2 名高中生的作業
4. 【全球精選】8. 中日女性起身倡議,扭轉文化中的月經羞恥、改善月經貧窮
5. Right Plus 專欄【左邊女孩】


首圖/衛生棉示意圖。by Annika Gordon on Unsplash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左邊女孩
左邊女孩

一個只用左手寫字左腳走路的平凡女孩,正在用左眼,又孤獨又害怕,卻又熱情又好奇的觀察;正在用左耳,既冷漠既逃避,卻既感動既驚喜的聆聽,每天都發現一點點不太平凡的世界。

文章: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