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全臺通訊諮商阻礙重重落後國際,三級期間校園遠距諮商先行開放

考量疫情嚴峻,民眾外出風險大,衛福部於 5 月中旬即發函讓「醫療機構」的視訊診療就地合法,只要事先函報當地衛生局即可。對比之下,屬於「醫事機構」的心理諮商所、心理治療所未被開放,要申請能提供通訊諮商的流程更是困難重重,臨床心理師黃天豪直言「這流程比成立一個諮商或治療所還要困難」。 

臨床心理師黃天豪。畫面截圖與製作/勵馨基金會提供

疫情危及 5 萬人心理健康 

疫情會加劇多數民眾的心理壓力,根據自殺防治中心去年(2020)的調查,年滿 15 歲的民眾,有  45.4% 表示自己過去一個月以來因疫情關係感到壓力。 

出於三級警戒,許多民眾的心理諮商被迫中斷,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下稱諮商全聯會)推估影響人數高達 5 萬人,其中包含自殺高危機學生、有心理創傷與身心狀況的民眾等。 

但是,根據諮商全聯會統計,截至 6 月下旬,全臺 123 間心理諮商所、81 間心理治療所,兩者都只有不到 1 成獲得衛生局核准、可執行遠距諮商。雪上加霜的是,即便有遠距諮商,依照現行規範《心理師執行通訊心理諮商業務核准作業參考原則》(下稱《通訊諮商參考原則》)限制重重,例如不收未滿 18 歲的兒少與學生、不能接初診個案、執業場所仍須以機構為主等。 

勵馨基金會王玥好執行長表示,兒少機構的個案本身多為高關懷、高風險背景,過去會整合心理諮商來協助個案。然而在諮商資源緊縮的情況下,勵馨不得不採取更嚴厲的做法,近期有位個案出現自殺意圖,只好將他送到療養院,失去了緩和處理的空間。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王玥好。畫面截圖與製作/勵馨基金會提供
勵馨指出,其服務的性暴力被害人已有超過百人的心理諮商被中斷。製表提供/勵馨基金會簡報提供

歐美日遠距諮商早已啟動 

事實上,精神衛生服務遭受疫情衝擊的國家,並非只有臺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去年(2020)針對 130 個國家的調查資料 67% 國家的心理治療服務被迫中斷。而在提供給弱勢族群的精神衛生服務方面,兒童與青少年(72%)、老年人(70%)、以及需要產前或產後服務的婦女(61%)皆受到干擾。

對此,有 70% 的國家已採用通訊諮商來克服服務中斷,尤其在通訊諮商開發最早的美國,在去年(2020)3 月疫情嚴竣時,各州政府便緊急發布全面開放通訊心理諮商,連實習生、學校輔導人員皆可立即採用,目的即是「排除一切個案取得資源的障礙」。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也建議能以多元形式進行個別心理諮商,例如視訊諮商、語音諮商、文字諮商、APP 程式或是聊天機器人等。 

根據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引用一份針對美國成人的調查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平常僅有 2.1% 的個案接受遠距諮商,但在疫情大流行期間,遠距諮商的比例飆升至 84.7%。而個案普遍表示,網路遠距諮商與傳統面對面諮商同樣有效。 

此外,極具指標性的美國心理學會( APA)美國諮商學會( ACA)也針對遠距諮商的個案權益與安全保障,訂定相關倫理守則。英國和澳洲因此早在疫情之前,便已比照美國 APA 與 ACA 的建議,全面開放通訊心理諮商;日本則是對心理師執行通訊心理諮商的相關規範幾乎沒有任何限制。而英、澳、日更在疫情緊急期間,增設相關平臺落實通訊諮商的普及。

各地方政府申請流程與規範不同 

黃天豪反應,申請通訊諮商的條件嚴苛,心理諮商、治療所反覆遭到退件卻不解原因。此外各縣市在年齡限制、初診適用性與資安考量皆不同,甚至有部分縣市遲至 6 月底才公布審查辦法,王玥好預估「最快可能要到年底才有望通過,根本緩不濟急。」 

臺北市議員林穎孟也指出,臺北市申請條件比中央更嚴苛,已在前日(30)向臺北市議會提案並獲通過,衛生局會儘速修改法規放寬門檻,並且提高審查流程的暢通與效率,針對遭退件的申請案件提供諮詢管道,協助再次送件。 

製表/勵馨基金會簡報提供
臺北市議員林穎孟。畫面截圖與製作/勵馨基金會提供

衛福部已在疫情期間開放視訊診療,諮商全聯會與許多心理諮商師因此關切問題所在:「若可以遠距看診,為何不能遠距諮商?」呼籲政府能夠比照辦理,在疫情警戒期間,實施遠距諮商免申請作業,統一經由地方公會造冊,函報地方衛生局備查即可。並且開放讓未滿 18 歲的兒少在法定代理人同意之下,即可接受遠距諮商服務,且納入初次晤談服務。

執業空間受限 & 另行與醫療機構簽約徒增困擾

目前《心理師法》規定,心理師只能在固定的空間中執業。即便獲得遠距諮商資格,也必須在各單位的空間、使用單位的電腦接個案。對此,諮商全聯會也呼籲政府放寬規範,讓心理師在疫情期間不受限執業場所、免去通勤風險。

此外,《通訊諮商參考原則》規定,「非醫療機構執行通訊心理諮商業務,應與醫療機構訂定轉介合作計畫。」衛福部心口司次長諶(讀音同「甚」)立中解釋,這項規定是擔憂心理師欠缺精神醫學訓練與臨床能力,並確保個案能得到所需的醫療資源。 

諮商全聯會理事長黃雅羚反應,因應需求、轉介醫療機構,平時就是心理師的工作範疇、不會特別簽約,要求必須簽約是多此一舉、增加申請工作。 

諮商全聯會理事長黃雅羚指出,全臺獲核執行遠距諮商的心理諮商所與治療所,都不到 1 成。畫面截圖與製作/勵馨基金會提供

衛福部心口司:盼充分訓練、循序漸進

對於未來方向與配套措施怎麼做,各方有不同聲音。黃雅羚建議,通訊諮商已成為國際趨勢,國外案例大多借重專業內的繼續教育、倫理與自律,而非由公部門訂立行為規範。

立法委員王婉諭則強調,即使放寬規範,也要注意相關人員的訓練、資安與隱私,尤其是許多兒少的議題與家長有關,怎樣在家中也能有安心對話的空間,也是相當重要的考量。 

諶立中說明,就長期規畫而言,心口司支持遠距諮商的方向,不過希望循序漸進,在美國,遠距諮商也要經過相當的訓練過程。衛福部已經針對各衛生單位提供教育訓練,後續會再提供給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與精神科醫生。

諶立中也強調,臺灣對醫療與醫事人員的管理相當嚴謹,包含服務紀錄、資訊安全、轉介制度等,並非刻意針對心理師,這 3 個項目也是申請遠距諮商中,最主要的條件與考量。

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畫面截圖與製作/勵馨基金會提供

教育部開第一槍先行上路:校園諮商開放遠距,與《心理師法》脫鉤

教育部謝昌運科長則表示,教育部於昨日(7/1)發布「通訊關懷與輔導諮商參考原則」,當病疫情達三級以上、學生不到校期間,各級學校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能夠以通訊方式,維繫對學生的關懷與輔導諮商。 

此原則經教育部搜集各方專家學者、輔導人員的意見,並與衛福部協調所決議,會在《學生輔導法》的規範下運作,與《心理師法》所規範之心理師業務無關。


延伸關注心理衛生:
1. 公共政策網路平臺「遠距諮商提案」
2. 昂貴的精神健康:付出資源或付出代價?心理諮商究竟能否納入健保?
3.【12+ 的聲音】重升學輕心理、諮商還要請公假、隱私被揭露,兒少心理健康誰來顧?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周家瑤
周家瑤

Right Plus 特約記者。還沒想好要擁抱什麼認同,那就保持敞開吧。近期目標是當好記者和揮霍青春,臺大新聞研究所就讀中。

文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