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輯】萬華現場 ①|網絡裡的人:沒有英雄的抗戰

從 5 月中萬華成為疫情熱區後,因為許多公共飲水機與社福中心關閉、各種發傳單、舉牌、洗碗等零工消失,在地強韌的網絡撐起數百個斷了生計的貧病老弱。

能夠成為「網絡」,是因為其中「沒有英雄」。每個人、每個節點都很重要。從公部門遊民專責小組到攤商小店,從隔鄰的里長到在地公益團體、從貨運物流到線上號召,甚至是,全臺各地願意伸出援手的捐贈者,沒有人需要單打獨鬥。

多多益善試圖捕捉這些勞動的身影。2 個多星期以來,他們每日把一箱箱分裝成一包包,在午夜時分默默運載,悄悄放下。之所以選在午夜,是為了避免群聚領取,也避免民眾當街指責── 出於恐懼與汙名,萬華承受的究責已經太多。

因為外面聲音嘈雜,裡面卻無暇出聲,我們試著收起鍵盤,讓畫面自己說話。連續 3 篇的「萬華現場」,來自 4 次風雨中的深夜出機與守候,用 202 張攝影帶你看見萬華的「人」(第1輯),川流的「物」(第2輯),與疫病中的「景」(第3輯)。


艋舺公園

攝影|何宇軒;策展|Right Plus 多多益善;首圖設計|林俐

2 個星期以來,深耕萬華的芒草心慈善協會攜手活水泉教會等團體,到艋舺公園將各界捐贈的生活必需品提供給街友。
艋舺公園的街友約 110 位,整個萬華區約 220 位。
活水泉教會的傳道人吳得力、吳景文與張國強。

臺北車站

攝影|何宇軒;策展|Right Plus 多多益善;首圖設計|林俐

公部門遊民專責小組的派工張大哥(左)和人生百味的趙崇翔(右)。

臻佶祥食物銀行共享園區

攝影|何宇軒;策展|Right Plus 多多益善;首圖設計|林俐

深耕中正萬華 20 年的忠勤里里長方荷生,此次成為民間物資調度與地方團體的強力後盾。
里長方荷生與夥伴們在共享園區打包各界捐贈的物資。
進入共享園區調度中心的車輛,必須先用漂白水消毒。
共享園區的後勤支援夥伴正包裝口罩。
共享園區的專員卓韋辰,正忙著處理各單位與團體的物資領取清冊。

重修舊好

攝影|何宇軒;策展|Right Plus 多多益善;首圖設計|林俐

人生百味的夥伴們在女性街友友善空間「重修舊好」將物資陸續上車。
人生百味的羅靖茹(左)與陳盈婕(右)合力將成箱的物資搬上車。
重修舊好的店長林依婷。
重修舊好另一名店長詹雨軒。
人生百味的羅靖茹(左)與陳盈婕(右)在整理物資,其中包括許多女性街友的生理用品。

涼粉伯

攝影|何宇軒;策展|Right Plus 多多益善;首圖設計|林俐

萬華 60 年甜品老店「涼粉伯」的女兒、現任店長辜凱鈴。
涼粉伯因疫情暫停歇業後,將店面改為物資站,成為萬華又一個重要的後勤據點。
深入萬華網絡、協調募集調度各界物資的作家林立青。
可以保存較久的營養飲品,也是物資募集的項目之一。(右上 2 張攝影/辜凱鈴)
沒有英雄的抗戰,每個人都很重要。圖為協助載運物資的司機林義家。

我不要聽英雄的故事 ◎郭可盼 2015.1.12

我不要聽英雄的故事
我不要閱讀可歌可泣的篇章

我不要聽身障人士力爭上游與家人的犧牲
我要各式各樣的人都擁有自在生活的空間

我不要幫為了家庭放棄夢想的女人鼓掌
我要合理的工時和健全的公共托育政策

我不要讚揚社工笑談低薪和危險的灑脫
我要合理的尊重和制度的保護

我不要拍掌,不要噙淚
我不要聽護理人員掛點滴
聽醫生進入手術房 即使所有風險都要義無反顧自己承擔

我不要頌揚他們的偉大
我要合理的醫病人口和風險分擔

我不要燃香,不要祝禱
我不要看見捨身取義的銅像
我要他們活著
成為消防員只該是一個決定
不應該成為義士的象徵

我不要聽英雄的故事
我不要閱讀可歌可泣的篇章

每一個決定或許流眼淚,但是不應該流血
每一份追求難免有懊悔,但是不應該無可挽回

如果每個善意都以不可挽回作為代價
如果每份正直都必須以性命來交換
那麼
所有個人的偉大,都在說著一個國家的卑劣


看更多【萬華現場】影輯:
1.【影輯】萬華現場 ②|艋舺川流:同島糧倉與生存渠道
2.【影輯】萬華現場 ③ │ 新常態:昨日之傷與今日之盼

延伸認識你我的萬華:
1. 【你可能也不知道的萬華】線上策展系列 1234
2. 林立青專欄/方荷生最強里長之路(上):老少幼共餐共讀,硬拗來的社區圖書室每月借閱量高達 5000 冊
3. 林立青專欄/方荷生最強里長之路(下):有手段又有熱血,據點式食物銀行領先全臺 & 每月配送 1.5 萬公斤麵包
4. 在這裡「重修舊好」:全臺首間以女性街友為主體的相聚空間
5. 貧窮是一種狀態,而非特定族群/專訪「人生百味」
6. 他們為什麼無家?【制度傷人專題】臺灣限定的生存遊戲,誰破得了關?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何宇軒
何宇軒

Right Plus 特約記者。走過主流媒體與獨立媒體,也曾在 NGO 與國會助理間游走,盼能從全面的角度,在報導中呈現政策與議題。

文章: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