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失能必須超前部署!在宅安老的社區共生,打造無障礙全齡社會

活動主題:全齡社會友善空間策略研討會
地點: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共同科館地下一樓 B03
時間:04/17(六)08:30-17:30
與談人:請參考論壇議程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文教基金會

「政府很慎重來了 3 個人,問各種東西,拿了一個杯子說:『阿伯,你啉水予我看覓呢。』(你喝水讓我看看)我爸爸二話不說,拿起水來咕嚕咕嚕就喝掉了。他們就看看、寫寫,然後跟我說:『你爸爸不能申請補助,因為他有喝水的能力。』」

「他們忘了一件事情── 我爸爸自己根本沒有能力走到喝水的地方。」

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教授曾梓峰,以父親申請補助的經驗為例,指出當前長照制度的設計忽略高齡者生活面貌的多元化,「10 個人有 30 種不同面貌。」而其標準作業流程可能與真實生活情境脫鉤,難以真正解決問題。

曾梓峰強調,高齡者的照顧解方,宜拋棄從後頭供給式的服務,而必須從源頭讓高齡者回歸社會生活。這需要高度整合的社會規畫,營造在空間、心理、社會上皆無障礙的跨世代全齡社會(註 1)。

曾梓峰教授強調高齡照護不應被當作「與生活斷裂」的議題。圖/北科大建築系提供

註 1:無障礙社會的 3 個層次(資料來源:曾梓峰)
1. 空間層次:從住宅居家空間,乃至於街道、公園、社區等承載社會生活的空間系統。
2. 心理層次:個人心理因老化狀態可能產生的社會退縮。
3. 社會層次:社會參與以及社會氛圍,諸如社會關係友善、跨世代友善、多族群友善等議題面向。

不健康生存年數延長,「預防性照顧」是關鍵

根據內政部統計,臺灣人 2019 年的平均壽命為 80.9 歲,國家發展委員會並預估臺灣將於 2025 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達到 20%)。

然而,諸如失能、臥床、慢性病纏身的「不健康生存年數」(即平均壽命與「健康平均壽命」之差距)也逐年延長。衛福部 2020 年於《衛生福利性別統計圖像》指出,我國男性的不健康生存年數,自 2001 年的 7.3 年,延長為 2018 年的 7.6 年;女性更從 2001 年的 8.1 年,延長為 2018 年的 9.3 年。

年齡愈高,失能的風險也愈高。衛福部社會保險司 2010 年完成的全國失能率調查中,65 歲以上高齡者的失能率明顯上升,85 歲以上男性的失能率近 40%;85 歲以上女性失能率更超過 55%。高齡友善社會的設計,若停留於後端的失能高齡者照顧,恐治標不治本,須就慢性病的預防與照護,由源頭攔截失能的風險

臺灣在這方面仍有進步的空間。就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20 年刊登的全球疾病負荷調查顯示,相較於其他疾病,臺灣在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腎臟病(CKD)等慢性病的指標評比(UHC effective coverage index)亮黃燈,亦即人民所需的健康服務,與當前的的措施之間存在落差。(註 2)

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處長劉美淑也指出,「預防性照顧」與「失能照顧」的經費預算失衡(如下圖),以屏東縣為例,健康與亞健康的高齡人口近 9 成,經費比例卻不到 1 成;而約 1 成的失能人口,卻撥給約 9 成以上的經費。

經費比例上,可看出主要考量為後端的失能照顧,可能忽略預防性照顧的重要。圖/翻攝自劉美淑處長演講簡報。

註 2:小辭典(資料來源:全球疾病負荷調查
慢性病指標評比(UHC effective coverage index),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銀行於 2014 年發展出的指標評比,用以測量人口的生命週期中,對於推廣、預防、治療、復健和安寧照顧等健康服務的需求,以及衛生系統與措施的有效覆蓋率。

雖是國際間的比較,測量方式相當程度奠基於當地需求,例如某國的糖尿病負擔較 HIV 更重,即應優先擴大糖尿病服務,以提升健康獲益(health gains)。

在宅安老的社區共生由社會參與達成預防性照顧

預防性照顧能夠如何達到?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王品表示:「須提升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讓老人比較有尊嚴,也比較自由。在獨立自主之外,也得提供誘因讓他們有動力出門社交。」曾梓峰也表示,高齡照顧不應仰賴隔離封閉式的機構照護,而必須回到社區實踐(註 3),就在地的問題與需求,由地方進行老人照護措施與生活支持規畫。

曾梓峰以德國的高齡照護計畫為例。德國為了因應高齡化趨勢,以及高齡者對機構養老的反彈,發展出「高齡安養鄰里整備」(Quartierskonzepte-AfA Sozialplanung)計畫,其「在宅安老」的社區共生經驗值得參考。

此計畫在執行上強調公民參與、以小規模的地理範圍,進行滾動式調整過程。透過妥善的基礎建設與服務、地方組織與社福單位的協力、跨世代居民的積極參與等一系列社會整備行動,優化全齡友善的環境。這樣一來,一方面讓不同世代的群體共創共享生活品質,另一方面也達成預防照護的社會網絡,讓高齡者得以在熟悉的環境中安老。

「高齡安養鄰里整備」計畫的實踐,講究居民的高度參與和互動。圖/翻攝自曾梓峰教授演講簡報

實際執行上,整備計畫交由專案經理推動、強化協力的社會網絡。計畫往往始於居民與專家共組的工作坊,共同確認社區的重點議題與優先需求,並從中成立不同的主題工作小組,由工作小組負責後續的倡議及執行。

舉例來說,德國巴伐利亞邦的「我們不獨居」住宅計畫,翻新 16 棟無障礙的跨世代混居公寓,住戶年齡層橫跨嬰孩、青壯年至 80 多歲的銀髮族。跨年齡層的住戶藉由定期開會,在會議中討論需求、調解衝突,凝聚社區的向心力與認同感,同時也避免高齡者孤立獨居於社區生活之外。

換個角度思考,高齡者的社會參與也能促進思考如何運用高齡人力。劉美淑指出,屏東縣自 2014 年底推動「安居大社區」計畫,目前約有 8 成的村里皆成立社區關懷據點。而各據點中皆需要 10 位以上的志工來運作,需求量高的志工,目前由許多退休長輩擔任,照顧別人的同時也能自我提升、延緩老化

地形狹長的屏東縣,以往若從縣政府社會處至地方社區的車程就要花上 2 個小時,然而培力地方社區據點後,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也活用高齡人力。例如,有位 80 幾歲的奶奶帶領一群廚房志工一起為社區供餐,發揮料理的專業與興趣之餘,奶奶也從中獲得自信與成就感,感受到自己是可以貢獻的、被需要的。

透過社會參與,高齡者延緩老化也自我提升。圖/翻攝自劉美淑處長演講簡報

註 3:國際前瞻的長照政策 5 大原則(資料來源:曾梓峰)
1. 自決原則:強調受照顧者的權利,他們可以獨立與自決,以有尊嚴的方式恢復身心靈功能。
2. 自我責任原則:每個人對自己的健康和獨立生活具有義務,及早預防疾病;生病時積極治療或復健,避免照護需求產生。
3. 居家照護優先原則:擴充居家與社區服務,並發展出競爭性的服務提供市場,減少機構式服務與對社會救助的依賴。
4. 預防與醫學復健優先原則:及早預防疾病,患病時積極治療或復健,避免照護需求產生。
5. 照護共同責任:長照是整體社會的任務,政府、社區鄰里、照護單位、家人、志工等都應緊密合作,促進人性化照護。

全齡友善社會:從社區出發,共同參與、考量高齡者多元的生活樣態

2017 年上路的「長照 2.0」政策,為解決長照沉痾,看似佈建了許多服務,卻仍存在政策目標不聚焦、永續性不足的問題。(參考:長照分級的滾動式噩夢(上):全臺爭搶 A 級旗艦店,長照4包錢拿好拿滿?

對此,與會專家一致強調「社區生活」的重要,針對如何從社區出發,規畫並整合出全齡友善社會,提出以下建議──

1. 周全考量高齡者的多種生活樣態

高齡者的生活樣態多元而複雜,須清楚目標族群的圖像與需求,才能真正處理問題。例如高齡者對於室內環境的需求── 人的眼睛老化後,接收到的光源越來越少,對於光照度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就日本工業標準(JIS)而言,高齡者餐桌的照度要達到 JIS 基準的 2 倍,夜晚的走廊更至少要 5 倍。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陳振誠副教授建議,可透過全齡通用的設計、人工智慧物聯網連動管理等方式,降低健康危害風險與照護人力不足等問題;健康建築與室內環境的對應,更需要強化跨單位合作與跨領域整合。

王品補充,高齡者的異質性還包括世代間的偏好差異。根據衛福部 2018 年的《中華民國 106 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 2013 年 65 歲以上人口,認為理想的居住形式為「雙老(僅與配偶同住)」者占 16%,但到了 2017 年升高到 26%。

教育程度也影響了高齡者經濟自主與休閒偏好,隨著國人教育程度提高,未來的高齡世代所偏好的居住與養老模式,必定相當不同,值得長照政策規畫者密切注意。

王品助理教授呼籲制度應適當予地方彈性的決策空間。圖/北科大建築系提供

2. 突破制度盲點,創造彈性的決策空間

王品指出,當前制度存在若干盲點。長照 2.0 計畫的 C 據點目標,為全臺 7761 個村里「一里一據點」,然而,臺北市街區密度較高,容易形成「前 2 條街一個據點,後 2 條街又一個據點」的狀況,顯然「一里一據點」在空間密度的設計上並不合理

此外,無障礙據點的密度也缺乏數據掌握,包括「據點是否在 2 樓?」、「有沒有電梯?」等,在在關乎著失能者的權益。(參考:長照分級的滾動式噩夢(下):BC 級據點脫離管理,政策離現場越來越遠

王品也觀察到,當前日間托老的進展緩慢,重要原因在於建築規格難以突破,尤其是「統一的規定」造成不小的限制。他建議,日間托老的建物,具建造執照即可辦理;消防安全層面,中央及縣市政府應檢討消防規定是否務實可行;場地的相關規定,應依空間條件與實際服務使用者的需求,給予地方彈性的決策空間。

3. 從社區生活出發的地方治理

曾梓峰強調,全齡友善社會是社會資源的整合與共生。「全齡」的倡議,並非硬要安排不同生活作息的跨年齡層群體住在一起,而是重視「不將高齡者排除於日常生活之外、視為異己般的存在」

我們的親人與生活周遭皆不乏高齡者存在,我們也終會成為高齡者。如何讓高齡照護成為社會關懷與創意的平臺、優化符合在地需求的全齡友善社會,是所有人的議題,也是全民的共同責任。

德國的「高齡安養鄰里整備」經驗,提供地方治理許多值得借鑑之處。要提升高齡者的社會參與,須將視野放諸社區生活,按照社區的問題與需要,讓權益關係人共同參與規畫,克服各自觀點與資源分化的限制。如此,才能營造兼顧無障礙與跨世代相遇的全齡友善空間。


延伸閱讀:
1. 長照分級的滾動式噩夢(上):全臺爭搶 A 級旗艦店,長照4包錢拿好拿滿?
2. 長照分級的滾動式噩夢(下):BC 級據點脫離管理,政策離現場越來越遠
3. 監院糾正衛福部長照 10 大缺失:ABC 級據點背離初衷,資源疊加傾斜、執行效益低、無稽核機制、權責分工不明
4. 激發多元照顧服務、結盟做政策倡議,社區式長照策略聯盟成立
5. 60 歲服務 80 歲的瑞士照顧理念,與臺灣時間銀行的挑戰/《高齡友善新視界》
6. 瑞士的時間銀行北歐為何不跟進?因地制宜的照顧設計,撫慰寂寞晚年/《高齡友善新視界》


首圖/photo by Christian Bowen on Unsplash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李柏毅
李柏毅

Right Plus 多多益善特約記者。「我有一半的時間消耗在緘默中,而在另一半裡懷疑緘默的意義。」不能白白辜負自己的幸運,希望以文字帶動更多的關懷與可能性。臺灣大學生傳發展系碩班就讀中,持續學習如何傾聽人與非人的聲音。

文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