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園,我們進步得很快也很慢:站在兒童的高度展望未來,從街頭巷尾開始打造遊戲城市/《公園遊戲力》

編按:從什麼時候開始,公園只剩下不符兒童發展的三原色塑膠溜滑梯、一點也不刺激的幼齡搖搖馬,還有失去美感的橡膠地墊?而孩子「玩」的權利也漸漸不受重視?

2020 年底聯經出版的《公園遊戲力》收錄了全臺 22 個精彩的公園改造案例,帶讀者回顧 5 年來,一群為了將玩樂童年還給孩子的媽媽們,如何從研讀文獻、上街倡議、組織「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舉辦公聽會、號召社區參與,到政府與民間團體爭相合作,在街頭巷尾打造出一個又一個受歡迎的遊戲場。

本篇為《公園遊戲力》一書的結語〈站在兒童的高度展望未來,讓遊戲空間更多元豐富〉,作者們不僅盤點了臺灣仍然值得關注、繼續進步的遊戲空間,更道出對未來「遊戲城市」的想像。

撰文/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

曾經在兒童遊戲空間改造過程中,被虛應故事的一位位「憤媽」,知道生氣的北風可能只會讓才開始認識「兒童遊戲權」和「兒童參與表意權」的臺灣社會覺得冷,進而把進步的門關上。我們逐漸了解,必須手把手的攬著身邊的人,一起看見孩子的需要;牽著設計師,一同走進遊戲場蹲點觀察;拉著在公家及民眾之間蹣跚平衡執行方法的民代或主事者,期待一個個學得快的部門飛速進行改革。

我們耐心等待願意聆聽和商量的單位,去找到更多資源,變成實質的空間,歸還給終於被重視的孩子,讓他們一個個好好長大。

臺灣進步得很快,也很慢

臺灣進步得很快,兒童參與列入行政法規、雙北和許多縣市如火如荼蓋出了 100 座以上新式遊戲空間,甚至難以想像的快過一些所謂的先進國家 (像是加拿大、葡萄牙或英美部分地區)。過去,公部門和專家學者缺乏多元組成、多元視角和多元經驗,直到「使用者的聲音應該被聽見採納」被放進必要條件,城市環境規畫設計才會開始考量到兒童、青少年,甚至媽媽或女性。

圖/特公盟 fb

這些進步,同時也需要持續檢視:我們是不是把「孩子的成長等不及」作為理由,貪戀追求速度、曝光和各種成績,而忘記了多等待孩子說幾句想法,忘記多加把關施工和設施品質,忘記多為永續環境種樹植草,忘記多想到不同身心能力樣貌的孩子。或是,忘記多幫進校園後仍須跑跳的孩子,爭取一點自由遊戲的時間及空間。

不過,臺灣也進步得很慢。

有的縣市一直都沒有兒童參與的機制;有的縣市,關起門來揣想特色公園是怎樣就蓋怎樣;有的縣市是所謂的觀光重鎮,卻一點也不想利用「特色公園遊戲場」來吸引親子。

像是基隆市,政府肯允諾做出改變,卻一直在等一個真正從頭開始、與使用者對話參與的交流機會,也等著公園管理相關部門統一腳步。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基隆成員如林穎青等,組成了「基隆特色公園養成計畫」社群,他們做足了功課,舉辦論壇、收集使用者意見、推廣公部門正視孩子的遊戲權益,卻總在設計最後要發包的階段,才能正式表達意見,難以透過正式管道,將使用者的觀點送入現場。

這些過程,直到近幾個月,在中正公園兒童參與式工作坊納入轉譯遊戲行為,才開始有所改變。基隆成員更分頭在校園、鄰里場合持續推廣遊戲理念,有了安樂三期公園,基隆親子更期待下一個因緣俱足的時機點,讓使用者的意見能進入設計的開端。

或像是臺南市,在地的家長如林依瑩等人,組成了「臺南也要特色公園」社群,總是不時的問候市長,提醒臺南親子需要和政府的溝通管道,並且值得擁有夠好玩的遊戲場。立德公園曾有社區手作的改造機會,港濱歷史公園醞釀建設中,但參與深度仍需要增加。

像是花蓮,在「後山特色公園改建自建聯盟」的積極召集人黃博源奔走下,見過縣長,也協助撰寫特色公園千萬預算計畫書提案,參與了進豐公園的設計,完工後算是花蓮的指標遊戲場,卻直到如今才等到計畫中的共融公園工作坊,但公民參與的情況不如想像中熱烈,必須找出不只是出於形式舉辦、而能促進真正參與的方法。

又或者像是高雄,由「高雄特色公園 ing」群組成員康紋翎、黃佳智等人又是辦街道遊戲、又是努力不懈的辦講座,終於在 2020 年下半年,開始有公園規畫能夠參與。前鎮公九、鳳山公十二、左營福山、岡山河堤和鼓山凹子底等;夏天時,又傳來一個好消息,高雄終於在《公園管理自治條例》中納入兒童表意權,針對新建或改建經費 300 萬以上的案例召開說明會,聽取居民及兒童意見,讓兒童也能參與決定。

有的縣市,則成立了除特公盟之外更在地、更多議題關懷的串聯,像是桃園龍潭,一群媽媽包括黃琬瑄等人成立了「龍潭親子建設推廣聯盟」,她們向在地議員爭取並透過參與式提案,替在地的親子爭取到了桃園客家文化園區中的沙坑遊戲區。

桃園市北區客家園區共融式遊戲場中的沙坑。圖/鄭文燦 fb

有的縣市,像是新竹縣竹北市,終於在「竹北公園遊具大盤點」社群的熱情成員楊怡青發起下,成立了「新竹縣友善兒童促進會」,日夜追逐民代、對首長緊迫盯人,在竹北遊戲場的地標「繩索公園」被拆掉 9 個月後,爭取回另一組增添溜滑遊戲功能的繩索攀爬,設施底下的鋪面也採用礫石素材,預計在 2020 年底完工(編按:新竹縣友善兒童促進會 2021/1/6 最新資訊顯示,繩索公園現尚未完工)。

投注了時間心力,一年又一年過去,我們其實真的還沒等到那些諄諄說了許多年,那些更分齡適能、豐富多元的公共空間方案。這些方案,包括以下幾個案例──

1. 自然遊戲空間:結合自然的遊戲場,更綠、更野、更健康更友善

這是近年遊戲空間規畫中最夯的、結合自然遊戲的兒童空間。自然遊戲,就是在人造環境中模仿自然環境,把自然元素歸還給離自然已遠的親子,包括鬆散素材(註)、樹枝、樹幹、泥巴、有真樹可爬、樹叢可躲和大石頭可以攀跳。

現有的相似案例,是新店山區的「桐溪自然遊戲場」,這樣的自然遊戲空間,追求「更綠、更野、更健康、對生態更友善」的設計,且公園和遊戲場域沒有明顯界線,反而交錯混搭但動線清楚。

真正說服公部門和設計單位嘗試不同程度的自然遊戲空間,像是臺北市永春岡公園、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臺北市辛亥生態公園、桃園市大湳森林公園、新北市樹林景觀休憩公園和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哈客樂園,這幾個案子在參與及規畫階段均已耗神許久,有的終於開始設計,有的進入施作,有的則要等待樹木可移植時節動土,但是否真的結合「自然」和「遊戲」,我們拭目以待。

註:鬆散素材(loose parts)指的是生活中非結構性的自然、環保遊戲素材,如樹葉、樹枝、石頭、水果種籽、各種線材、鈕釦、冰棒棍、輪胎、木棍、紙箱等,運用這些鬆散素材創造出來的遊戲變化多端,且遊戲使用者也能從消費者轉換成「創造者」。(資料來源:教育部

2. 臨時創客 DIY:創造遊戲,復育童年

我們曾造訪過的荷蘭鹿特丹霍桑兒童仙境 Wikado 遊戲場,是一個把回收資源再利用的遊戲空間。這樣的規畫設計加上了一點「創客遊戲空間」跟「鬆散素材遊戲空間」的成分,和臺南正興街與國華街口的「廢柴遊樂園」、新北市汐止區的 WAWA 空地樂園相似。

臺南市觀光旅遊局曾給予「廢柴遊樂園」的主責者高耀威 10 萬元做街區改造和「非典社區營造」,他說:「製作材料全面採用廢棄材料,一方面嘗試回收再利用,同時在拮据的經費中能做得更多。」

後來,高耀威跟鄰居們一起做出了廢舞臺、蜈蚣重機、無名碉堡、搖搖馬、嚕嚕車、輪胎吊橋、廢物蹺蹺板、電鑽發動木造自走卡丁車等各式創客設施,打造出一個臨時性的街角。

這個例子,也和特公盟在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的施洛德花園做的事情類似,只是同安街不斷滾動下的使用者參與討論,後來出現在空間中的樣貌,看似不夠「兒童遊戲」,卻是涵融了兒童使用者的空間。

至善基金會則是將樟樹國小的校外空地,改造成「WAWA 空地樂園」作為社區孩子進行創造性遊戲的基地,有空地動手做 DIY、開玩巷弄遊戲等,希望藉此看見都市孩童的公共遊戲空間議題。

而關注童年議題的教育者,則自 2011 年就在竹北溝貝農地打造童年復育遊戲空間,設立了一座「粘巴達假日學校童年廣場」,試圖打造臺灣 1970 年代的田野童年,找回遊戲文化的主體性。廣場內蓋有茅草屋、大埕、大沙池、生火區、茅草迷宮、苦楝樹盪鞦韆、泰雅盪鞦韆、高腳樹屋群、木工教室、大土丘和廚房竹屋等。

類似的農村田野主題遊戲空間,則出現在特公盟成員舟車南北往返,積極協助苗栗苑裡辦理兒童參與式遊戲工作坊的親子公園一案,未來這裡即將出現藺草攀爬架、農舍煙囪滑梯、稻禾沙水遊戲、穀倉親子廁所等。

3. 跑酷、親水、冒險遊戲空間:滿足不同年齡孩子的需求,看見被遺忘的青少年

更多親水、戲水遊戲空間,讓被迫遠離溪河湖泊、海洋的都市孩子,能和水互動得更自在。而像臺中鰲峰山公園一樣的青少年遊戲空間、跑酷遊戲空間、極限挑戰遊戲空間,滿足最被遺忘的青少年齡層;臺北市天母公園的案例中,跑酷設計是公部門和里長主動提出,更讓參與的媽媽聽到後感動得淚水在眼眶打轉。

天母公園遊具設施。圖/跟著領隊 Sky 玩

而曾在 1970 年代,出現在森林遊樂區或登山步道旁的森林遊戲空間、森林遊戲極限版本的樹冠層遊戲空間,或在日本、歐洲常見的山訓設施,目前在臺灣都還非常罕見。

我們期待新北市政府喊出的「新一代原野遊戲場」,甚至是歐英日越紐澳幾個國家普遍的「冒險遊戲空間」,是為孩子自主探索和自由遊戲所設計出的一種社會扶助空間,成人不能干涉、限制,就讓孩子好好當個孩子,去玩耍、探索各式遊戲機會。

在這樣的遊戲中,只有「遊戲孩子王」會在一旁觀看、照料,但仍不干預。他們陪伴孩子敲打、建構、戲水,並提供使用工具的安全指引,也確保孩子不會受到成人的過度指導。孩子可以自行取得木頭及鋸子等,在成人孩子王的看顧之下,製作任何他們想做的設施,因為光靠一人無法完成建造,孩子能在其中學習互助合作的能力,並在團體間不斷協調。

奪回街頭巷尾,開啟臺灣街道遊戲元年

更多遊戲空間方案,像是 2018 年底經臺北市大同區社區工作者陳妍伶的引介,我們開始練習利用「街道遊戲」,以臨時性的封路創造兒童遊戲空間,並以此練習執行群眾募資專案。

於街道遊戲玩得盡興的孩子們。圖/特公盟 fb

當時加入的成員王秀娟,研究專才是「使用者體驗」,她運用整整一年全責群募各項細瑣工作,甚至在 2020 年一整年和張雅琳等成員,辦完臺北市教育局和體育局支持的每月一場、共 4 場的鄰里巷弄街道遊戲。回想起來,她感慨說道:「兒童重返街道遊戲,是群募平臺上相對無形的意識議題,這個群募能成功,真是靠許多媽爸願意幫助特公盟。」

特公盟除了繼續公園遊戲空間的參與,也開始將街道遊戲作為「兒童遊戲權」的推廣事務。這是英國社會企業 Playing Out 的幾位媽媽在 2007 年就生出來的點子,是全世界許多國家都逐步列為常態性的兒童友善政策之一;臺灣也在特公盟主辦或地區型的「瘋北大兒童上街趣」等操作下,打開兒童遊戲空間新的一頁。

2019 年是臺灣街道遊戲元年,一場接一場把城市中 CP 值最低、只能讓車跑的馬路巷弄空間歸還給孩子,讓媽爸婆公帶著孩子重新回到路上,玩起各種想像得到的遊戲,踢鐵罐、跳格子、跳橡皮圈繩、紙箱蓋房子、吹泡泡、用顏料或粉筆在地上作畫、丟水球、用錘子釘木片等。

街道遊戲中,大人小孩一起玩。圖/特公盟 fb

也許,我們還能延伸得更多更廣。例如,新北市鶯歌古鐘樓公園,將在地歷史文物融入兒童遊戲空間設計,試圖形成代際傳承,獲得日媒報導;而特公盟辦理街遊工作坊後,也有更多社區鄰里定期舉辦巷弄式的街道遊戲。

博物館或圖書館或許也能有孩子嬉戲的角落,幼兒園及小學周遭能設立更安全且有遊戲設置的步行通學路,能夠更重視所有家庭在公園空間的育樂共養機會。或者,能請教育局、社會局或文化局用政策和預算支持各類型態的「快閃遊戲活動」 (pop-up play activities)。(參考專題:【好好玩】整個城市都是我的遊戲場!

不久的將來,希望我們能從兒童遊戲空間的倡議者,逐步發展成為臺灣自己的「遊戲學集知平臺」(Play-ology / PlayGroundology Knowledge Hub),集中整理這一門「遊戲學」的專業知識和珍貴經驗,包括國外案例文章翻譯、設計單位合作經驗、政府部門溝通機制、地方團體互動模式等,讓遊戲空間規畫設計者都能找到所需資訊與參考圖文資料庫。


善盡天良【後臺人生 EP5】整個城市都是我的遊戲場!


延伸好好玩,好好長大:
1. 【好好玩 1】一萬個小孩搶一座鞦韆?發動遍地開花的遊戲革命,讓孩子及早被社會溫柔承接
2. 【好好玩 2】國境之南的暖陽與歡笑:微薄補貼父母,不如投資孩子的玩伴
3. 【好好玩 3】當「玩」成為關係的媒介:從服務社會的工作,到進入社區的遊戲
4. 橫掃各大創新獎、結合電玩與公益的識字遊戲!無國界電玩:「社區參與是組織工作的核心」/「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5. 晨光爭奪戰!「我們也是家長,我們支持性別平權、撐孩子做自己」/專訪多元教育家長協會


首圖/特公盟 fb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