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孟勳專欄/兒盟爭議 1】年餘 4.4 億、支出占比偏低,兒盟財務狀況詳解

本月初兒童福利聯盟(以下簡稱兒盟)因內湖購屋案而遭到輿論撻伐,在原本已愈形嚴峻的捐款環境(註)中,更進一步惡化了公益組織與社會大眾之間的不信任。財務爭議的出現,最直覺的批評就是組織缺乏專業。但攤開兒盟的董監事名單,不僅有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的副所長,也有其他基金會理事長等熟悉公益組織運作的專家,購屋在法律程序上也沒有瑕疵。既然如此,為何還是出現爭議?

兒盟是少數兼顧倡議及服務,並取得良好平衡的組織,也是極少數長期以來主動公開財務報表的社福基金會。如今面對捐款收入成長,卻陷入了少見的責信困境:在服務拓展上保守穩健,客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又高,使得資源運用的速度無法跟上,雖然擴充了財務上的選擇而有了動用資源的空間,但相對地,也有必須動用資源的課責壓力。

購屋本身看來並不離譜,真正值得深究的是更為巨大的、整體累積下來的財務資源,是如何被思考和安排的?雖然捐款人應該正視公益組織的完整成本而不只是專案服務、讓公益組織以「有結餘」為財務目標,但結餘狀況如果偏離常態,是否應讓捐款人知情?

12 月初,兒盟爆發購屋爭議,執行長執行長白麗芳於臺北長安西路總會辦公室召開記者會,回應各界質疑與爭議。圖/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表面看來,這次爭議只是溝通沒有到位的單一事件,其實是兒盟在成長的過程裡,沒有察覺自己與捐款人的距離愈來愈遙遠。本文試就財務狀況、購屋決策、結餘與完整成本、責信及溝通等面向,提供更多的分析與觀點。

10 年來飛躍式成長年餘 4.4 億,支出偏低

討論購屋問題之前,首先確認兒盟的財務狀況。一般來說,公益組織財務狀況可從 2 方面分析,分別是「年度收支」「資產累積」情形,前者代表當年度運作的資源流入及流出是否足夠,後者代表每年的資源變動累積下來的結果。依據兒盟的公開財務報表最近 10 年確實有飛躍式的成長(註 2)。

以年度收入而言,兒盟經歷了快速成長的階段。2008 年大約 2.8 億,2015 年之後大約維持在 8 億(如圖 1),平均每年成長超過 10%,這與金融海嘯之後其他公益組織感受到的募款困境極為不同。

原因當然很多,一個是「再怎麼苦也不能苦孩子」,兒童向來是公益募款的強勢議題;另一個是兒盟從兒童權益倡議起家,大約在 2008 年之後擴大投入直接服務,尤其在偏鄉兒童服務方面得到更多關注;此外,臺灣每年大型勸募案之一的中國信託「點燃生命之火」,2011 年開始捐助兒盟,受贈金額逐年增加甚至超越並取代了家扶基金會, 2018 年兒盟受贈將近 1 億元,占該勸募案約 2/3。

圖 1. 兒盟 2008-2018 年度收入及結餘。圖/余孟勳提供;整理自公開財務報表

兒盟年度收入快速成長的狀況下,更值得深入討論的是每年的結餘,也就是當年度的收入減去支出的剩餘。圖 1 的結餘分為「會計餘絀」「實際餘絀」,2 種結餘的意涵不太相同。

「會計餘絀」來自收支結算表的「本期餘絀」,這也是先前媒體報導所稱「兒盟每年支出 5 億,結餘 2 到 3 億」的說法來源。然而這計入了尚未支付、只是預做提撥的準備基金,包含會務發展準備、逆境家庭服務、置產基金等,因此支出較高。若要解讀真實的資源流動情形,必須將提撥基金的狀況予以還原,圖 1 將這個還原後的結餘稱之為「實際餘絀」。

以 2018 為例,兒盟「收支結算表」呈現的本期餘絀為 2.9 億,若依「基金與餘絀變動表」,則提撥準備前的本期餘絀為 4.4 億,相差約 1.5 億。在分析之前,需先說明如何看待這個差異。

此處「會計餘絀」與「實際餘絀」的差異主要來自法規:教育部所屬的財團法人,每年可提撥不超過年度收入 20% 的準備金,雖然還沒實際支付,但可以計入會計支出(註 3)。這個規定原意是讓公益組織的結餘運用更有計畫和彈性,但並非普遍存在,以主管社會福利的衛生福利部來說就沒有類似條款。

然而,這個規定的副作用是容易造成財報的誤讀。以圖 1 來說,2009 年會計餘絀僅有 0.2 億結餘,看起來收支平衡而已,但實際上的財務結餘卻是 1.8 億,顯然寛裕得多。

兒盟的實際餘絀一直都較會計餘絀為高,近年收入增加,差距更進一步擴大。換句話說,兒盟每年剩餘的資源較一般大眾所認知的更多。經計算年度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俗稱「執行率」)如圖 4,兒盟每年的會計支出一直都高於收入的 60%,但還原為實際支出後,支出比例即下降甚多。2013 年迄今,兒盟的實際支出比例為 45%-51%,也就是支出一半、結餘一半。

圖 4. 兒盟實際及會計支出。圖/余孟勳提供;整理自公開財務報表

依據國稅局的免稅標準,年度支出比例必須高於 60%,否則公益組織就必須繳所得稅。但因公益組織資源波動較大,如果支出比例不足,可向主管機關申請展延 4 年內支用完畢。兒盟的狀況是,實際支出雖低於 60%,但加上透過提撥準備金即可到達免稅標準,而且還不用受 4 年內支用完畢的限制。

雖然公益組織支出狀況未必可以直接相比,而且也不是支出比例愈高愈好,但參照其他公益組織的支出比例,兒盟確實較低。例如:

公益組織年收入與支出比例

公益組織(附資料來源)年收入(約 x 元)支出比例
家扶基金會50 億93% +
世界展望會40 億98% +
伊甸基金會20 億93% +
創世基金會10 億77% +
兒童福利聯盟8 億48%
陽光基金會6 億114% +
喜憨兒基金會6 億80% +
勵馨基金會5 億94% +
註:支出比達 9 成以上表示中長期資源留用過少,未必是好事,詳見第 2 篇

雖然一切合法,但財務上的結果顯然與其他社福團體不同。兒盟的「年度收支」財務狀況簡言之,就是收入快速成長,而支出比例偏低。也因為每年結餘一半,既不受強迫支出的時間限制,也不太需要動用過去的結餘,所以就快速累積。

10 年資產增加達 33 億,2/3 用途定義不明確

檢視兒盟累積的資產,「基金與餘絀」總額約 33 億,這指的是資產扣除負債之後的資產淨額(相當於一般公司的「股東權益」)。雖然兒盟已成立將近 30 年,大部分的基金及餘絀卻是近年才累積下的。如圖 5,基金及餘絀 2008 年合計僅 3.7 億,2018 年則已超過 33 億, 10 年內增加近 30 億,從中型基金會邁入大型基金會的行列

快速增加的主因如同前述,是因為近年的年度結餘累積所致。其中此次爭議焦點的「置產基金」,確實是很多年累積下來提撥的準備金,但仔細來看,超過 8 成都是這 10 年內提撥的。

圖 5. 兒盟置產基金及基金合計。圖/余孟勳提供;整理自公開財務報表

不過,置產基金僅占所有基金及餘絀的 10%,真正值得留意的還是基金及餘絀整體增加的速度及規模。更深入看這 33 億基金及餘絀的細項,可分為 2 類(如圖 6):

  • 限制用途基金:指法律規定不能動用的「設立基金」,或辦理法院登記、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動用的「置產基金」、「家庭重建服務基金」、「偏鄉兒童服務基金」、「逆境家庭服務基金」等。
  • 未限制用途基金:指自行指定用途提撥的「會務發展準備金」,以及完全未指定用途的「累積餘絀」。

限制用途基金不只是宣誓效果,而是法律上資金真的無法輕易動用。因為會直接影響資金運用的彈性,公益組織提撥限制用途基金時通常較為謹慎。至於未限制用途基金通常有幾種目的:收入與支出具有時間差(例如政府補助的收入通常都較遲)組織必須先行墊付、預留員工未來薪資成長的空間,以及因應未來機會或風險的資源儲備等。

圖 6. 兒盟限制用途及未限制用途基金。圖/余孟勳提供;整理自公開財務報表

在這些基金及餘絀中,限制用途的基金從 1 億增加到 11 億、增加了 10 億,而未限制用途的基金,同期間從 3 億增加為 23 億、增加了 20 億,大約是限制用途基金的 2 倍。也就是說,兒盟這 10 年來收取捐款並運作所結餘的錢,大約有 1/3 被董事會指定為明確用途,其餘 2/3 則較模糊。

限制用途基金是否符合兒福發展需要?除了置產基金用來買房,其餘都只是逐年累積,目前還看不出來是否名實相符。而未限制用途基金的規模可以如何理解呢?假如兒盟未來都沒有收入的話,光靠未限制用途的基金可以支應 5.7 年(= 未限制用途基金 22.6 億 ÷ 年度實際營運支出 4 億),由下表可見,高於其他社福基金會:

公益組織「未限制用途基金」可支應年限

公益組織基金總額÷年度實際支出可支應年限
兒童福利聯盟22.6 億 ÷ 4 億5.7 年
創世基金會13 億 ÷ 7.4 億1.8 年
喜憨兒基金會3.1 億 ÷ 2 億1.6 年
伊甸基金會17 億 ÷ 21.4 億0.8 年
陽光基金會3.1 億 ÷ 7.4 億0.4 年
勵馨基金會1.3 億 ÷ 4.5 億0.3 年
世界展望會6.6 億 ÷ 39 億0.2 年
家扶基金會資料不足

組織當然應該有方向地規畫結餘,才有餘裕創新成長、周轉日常營運的現金缺口,以及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不過,這個資源如果被累積過高,就會出現所謂「閒置資產」,也就是沒有創造效益的浪費。

假如大眾對捐款的期待都是短期內運用於服務,而組織未加以敘明,就有可能被負面解讀為不夠積極投入服務或圖謀私利等。這也是公益組織財務管理的特點之一:既要追求財務健康,又必須小心「過度健康」而逾越了責信的界限。



看更多【兒盟爭議重磅評析/余孟勳專欄】:
0. 【兒盟爭議重磅評析】公益團體飛躍式成長,財務管理與社群溝通何去何從?
1. 【余孟勳專欄/兒盟爭議 1】年餘 4.4 億、支出占比偏低,兒盟財務狀況詳解
2. 【余孟勳專欄/兒盟爭議 2】購屋決策合理,財務狀況卻需更多交代
3. 【余孟勳專欄/兒盟爭議 3】3.7 億置產不符社會期待,那個公眾過不去的檻

更多【兒盟爭議】系列文章:
1. 兒盟 3.7 億置產惹議,房地產商:這是公益團體的原罪嗎?
2. 一線社工看兒盟置產風波:公益捐款人與專業服務者,需破除迷思彼此合作

延伸閱讀:男童受虐致死案:兒盟持續遭輿論圍剿、威脅恐嚇,同業呼籲檢視照顧權責


註 1:依據公益責信協會近日發表的《公益觀察 2019:正在消失的善意》,臺灣的個人捐款仍未回復到金融海嘯前的高點、捐款戶數更是只剩下金融海嘯前的 3 成。報告中另外引用了 2 份國際調查指出,近年臺灣人捐款比例不斷下降,對公益組織的信任度與不信任度持平(40% v.s. 41%)低於國際平均,呈現令人擔憂的趨勢。

圖 7. 臺灣個人捐款比例。圖/余孟勳提供;資料來源/CAF World Giving Index 2018
圖 8. 臺灣個人捐款比例。圖/余孟勳提供;資料來源/One in Three Worldwide Lack Confidence in NGOs

註 2:兒盟自 2006 年即公開財務報表,但因早期的財務報表過於簡略,故本文僅整理比較 2008 以後之資料。

註 3:全國性教育財團法人會計處理及財務報告編製準則》第 7 條。


【延伸活動 1】公益捐款觀察 2019:正在消失的善意

臺灣公益責信協會依據財政部公開資料「綜合所得稅申報核定統計專冊」,整理 2004-2016 的「捐贈列舉相關統計之各項統計表」,分析捐贈列舉變動情形,試圖描繪臺灣個人捐款行為。 (詳見活動報名頁

【延伸活動 2】NPO 與媒體的距離

Right Plus 受公益責信協會之邀,將於明年 2/14 的講座中以近年來較大的公益爭議新聞為例,結合我們 4 年多來面對公益團體、捐款人與社會大眾的觀察,討論今日的社群溝通究竟該何去何從。(詳見系列活動頁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余孟勳
余孟勳

貓空大學畢業不熱衷賺錢的財務人,會計師事務所查帳連 3 年考績第 1,卻離職跑去環島及志工。到荷蘭鹿特丹唸 MBA 背包了 13 國,學習從脈絡看人生。

回臺後當個不用加班的財務長,跟太太約會 3 次就結婚,有 2 個孩子可愛調皮。2011 年被雷打到覺得回饋社會責無旁貸,開始斜槓人生,致力公益團體財務透明及治理能力建設,創辦臺灣公益責信協會。

2018 年全職投入,生命進入新的階段。擅長思考傾聽說話寫字及引導,喜歡動手解決問題介入現實。

文章: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