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
「捐贈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捐款人和組織是互惠、陪伴的關係」/捐款人真心話
長期穩定捐款可以陪伴組織,讓員工有合理的待遇,該做、想做的事才能持續發酵,不會老是有人做一做就換人,這樣做議題很難長久、不會傳承。
閱讀全文「捐贈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捐款人和組織是互惠、陪伴的關係」/捐款人真心話個人捐款全年蒸發 376 億,富人捐款雪崩、中產與中高齡成公益主力/《公益觀察 2023》
臺灣人在兩岸政治、俄烏戰爭、疫情與經濟、環境災害衝擊等常態中,已經因民主自由、多元開放與迭代學習的能力,培養出足夠的韌性,更願意友善的與他人連結,將能無懼面對新挑戰。
閱讀全文個人捐款全年蒸發 376 億,富人捐款雪崩、中產與中高齡成公益主力/《公益觀察 2023》2022 財務 & 徵信報告:捐款投資一個不歧視、不排除人的共融社會
2023 年我們需要至少 430 萬元,才能讓多多益善更穩定、更長久的前進,和幽微角落的無聲者互相陪伴,讓細微但是重要的聲音,不被忽視和淹沒在人群裡。
閱讀全文2022 財務 & 徵信報告:捐款投資一個不歧視、不排除人的共融社會2022 成果報告:流量翻倍 & 多多3大定位,做無聲者的後盾
我們想邀請你力挺多多,陪多多一起做無聲者的後盾,並將多多分享給你周遭的親朋好友,集結擁有相同理念的社會力量,推進這場發聲革命。
閱讀全文2022 成果報告:流量翻倍 & 多多3大定位,做無聲者的後盾葉靜倫/土耳其震災爭議:節制的愛心與耐心,是旁觀者的第一課
或許我們該學著區分一下愛心和無力感—— 大量的捐物究竟是因為在乎脆弱處境人群的需求,還是為了紓解自己一再看到災難畫面的無力感?
閱讀全文葉靜倫/土耳其震災爭議:節制的愛心與耐心,是旁觀者的第一課2022 數位時代公益調查:手機支付捐款夯、動保議題受重視、資安是必要素養
數位行善逐漸成為趨勢,手機支付人數攀升2倍。公益團體不只需要優化數位工具和資安,定期定額捐助的觀念也還有待推廣。
閱讀全文2022 數位時代公益調查:手機支付捐款夯、動保議題受重視、資安是必要素養【雙週報|11/4-11/17】政府將修法管制 deepfake 性犯罪、數位捐款平臺 LINE Pay 最強、聯合國公布「反漂綠」準則
自律聯盟發布數位捐款調查,顯示捐款平臺 LINE Pay 占大宗,且捐款人中高達 45% 的人不到 30 歲。
閱讀全文【雙週報|11/4-11/17】政府將修法管制 deepfake 性犯罪、數位捐款平臺 LINE Pay 最強、聯合國公布「反漂綠」準則全球動態/6招向捐款者說感謝、新科技可能伴隨高碳排、組織輕易規模化很危險!
影響力並不一定和數量劃上等號,在某項領域具有公正性、權威性、可被公眾信任等也是一種擴張。
閱讀全文全球動態/6招向捐款者說感謝、新科技可能伴隨高碳排、組織輕易規模化很危險!10 大重點看臺灣捐款:疫情中反增 30 億、青少年比不上毛小孩吸睛、金融業最慷慨但也最警覺/《公益觀察 2022》
現在我們說韌性,是社會或組織在經歷災難後,能從中學習知識與經驗,不能被同樣的災難和失敗,打倒第 2 次。
閱讀全文10 大重點看臺灣捐款:疫情中反增 30 億、青少年比不上毛小孩吸睛、金融業最慷慨但也最警覺/《公益觀察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