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星期三】防疫、經濟、照護等多重壓力,讓家庭成為醞釀暴力的壓力鍋

減少、失去休閒活動,人與人之間又長時間待在一成不變的空間,生活起居 24 小時綁在一起,很可能發生衝突暴力。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減少、失去休閒活動,人與人之間又長時間待在一成不變的空間,生活起居 24 小時綁在一起,很可能發生衝突暴力。
Read more政府的紓困方案祭出月餘,許多人苦等紓困資源遲遲拿不到,更別提連紓困門檻都難以跨過的弱勢婦女與孩子們。
Read more對許多身心障礙者而言,戴口罩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Read more說被房東趕出去了,身上一毛錢都沒有,沒有地方住怎麼辦?
Read more臺灣版的在地防疫知識、紓困與津貼資源、心理支持、謠言辨識等資訊,提供實用可行的防疫工作與生活指南。
Read more疫情當前,女性承擔的家務與照顧工作比以往更加沉重。
Read more高雄社會局為隔離者派送三餐, 因人力不堪負荷而爭議四起,自明日起改行替代方案。
Read more醫護、記者做的皆是平日專業的延伸,而送餐究竟是否是「社工專業」的一環?
Read more隨著隔離者需求量增加,以高雄市來看,送餐是否會影響社工原先業務?是否有更好的方法維繫支持系統?
Read more2019 年新冠肺炎病毒之所以嚴重,是因為老人身上沒有抗體,無法帶來有效的保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