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大重點看臺灣捐款:疫情中反增 30 億、青少年比不上毛小孩吸睛、金融業最慷慨但也最警覺/《公益觀察 2022》

現在我們說韌性,是社會或組織在經歷災難後,能從中學習知識與經驗,不能被同樣的災難和失敗,打倒第 2 次。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現在我們說韌性,是社會或組織在經歷災難後,能從中學習知識與經驗,不能被同樣的災難和失敗,打倒第 2 次。
Read more隨著社會地景的劇烈變動、數位科技發展逸出人類想像,以及實證精神的不斷擴張,公益責信也具有新時代的意義。
Read more關注動物權益的媒體「窩窩」 11/21 公布全臺第一份動保團體捐款資料庫「動保捐款搜尋器」,值得民眾參考。
Read more公開透明並非信任感的萬靈丹,所謂「責信」的意義也並不只是單向的負責任即可。
Read more假如大眾對捐款的期待都是短期內運用於服務,而組織未加以敘明,就有可能被負面解讀為不夠積極投入服務或圖謀私利等。
Read more如今公益組織必須更費周章、更細膩主動的回應利害相關人的問責,這是無可迴避的現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