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暴母子報警 3 次未果,監院:警找人「喬事」、社政失靈、縣府欺上瞞下

彰縣母子長期受暴,曾多次求助縣府、警方和社會處,卻直到向網紅求助後,受虐情事才被重新徹查。孩子身上雖早有傷疤,社工或教保人員也未能警覺並通報。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彰縣母子長期受暴,曾多次求助縣府、警方和社會處,卻直到向網紅求助後,受虐情事才被重新徹查。孩子身上雖早有傷疤,社工或教保人員也未能警覺並通報。
Read more目前無論是快篩方式、防疫相關 APP、地方政府的關懷方式,其實對身心障礙者來說,都非常不友善。
Read more5/13,是臺灣第3次兩公約審查,國際委員認為,臺灣在移工權利、難民權利等方面,人權狀況都有待加強。
Read more許多跟蹤騷擾被害人被迫搬家、離職,甚至因此患上恐慌症、憂鬱症。制定《跟騷法》是補足現行法規無法幫助受害者的缺漏。
Read more桃園一位民眾近日無故遭警方盤查,因不願配合被拘留 9 小時。但人權專家指出,警察若任意臨檢民眾,可能逾越人權保障及比例原則。
Read more「讓他們找到新的生存方式,才能真正停止觸法行為。這也是我們跟犯罪集團的搶人大戰。」
Read more如果喪失多元價值,階級只會愈來愈僵固,那要改變就實在太難了。
Read more「犯罪和每個人的距離,真的沒有那麼遠。」身為體制代言人,法官閱盡犯罪與貧窮的連結,試圖回應出錯的體系。
Read more有的人身上有一萬元,就可以過一個月;有的一萬元不滿足,要 2、3 萬才夠用,那到底怎樣才是貧窮?
Read more「一般人似乎只會從一個人的背景條件,來決定要不要尊重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