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週報|8/18-8/31】輪椅搆不到醫院報到機、還路於民大遊行納入無障礙、賴清德承諾檢討貧窮線

路權團體 8/20 下午舉行「還路於民大遊行」,活動場地不只有無障礙廁所,舞臺還配置手語翻譯員、即時聽打字幕。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路權團體 8/20 下午舉行「還路於民大遊行」,活動場地不只有無障礙廁所,舞臺還配置手語翻譯員、即時聽打字幕。
Read more人因為在母國無法穩定生活,被迫跨國移動、成為無家的移工,面對惡劣的居住環境。人命也因此被法律、制度和雇主視為可量化的商品,所有提升安全居住的設施都被認為是「額外的成本」。
Read more包括無家者、通勤族、流動工人、睡車上的車床族,甚至鄰近無力繳納水費的弱勢貧戶…… 無論身分或狀態,都能在香香澡堂滿足基本需求,並且在這裡自然相遇、洗滌身心。
Read more臺灣貧窮認定的門檻太高,導致能取得社會福利協助的低收入人口占比不到 2%,遠低於國際。與此同時,貧富差距卻創下 10 年新高,高達 220 萬人無法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Read more臺中市一處建案吊臂墜落,砸中臺中捷運軌道,列車撞上,造成 1 死 10 傷。知名人權學者林淑雅也罹難。
Read more人的狀態和空間息息相關。生活在有愛的環境,自然會有想做的事。而弱勢對於居住的期待,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只要做一點點事,就能達到。
Read more「一路混亂,就是努力找路。」大疫之下的社區工作者們照顧個案、努力在各單位間打怪,同時曝露在染疫風險中。
Read more下一個 10 年,我們如何能夠面對貧窮與無家,不再束手無策?
Read more街頭有人不一定就不人道,也不一定要收容,才叫做人道。
Read more精神障礙雖然常是人掉落街頭的「原因」,但也更可能是「結果」。惡劣的生存環境,經常以最快速度毀人心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