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娟/從「人生毀了」到敢於夢想未來,我想為無處容身的孩子打拚一個家

我兒子活潑可愛,只因癲癇症狀有時情緒不穩。我曾經歷辛苦、迷失方向,如今更面臨兒子找不到日照中心的困境。但現在的我已經有力量分享故事、說出我正在追逐的夢想。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我兒子活潑可愛,只因癲癇症狀有時情緒不穩。我曾經歷辛苦、迷失方向,如今更面臨兒子找不到日照中心的困境。但現在的我已經有力量分享故事、說出我正在追逐的夢想。
Read more身障者普遍表示,如果自己是事件當事人,也不希望只由家長代替自己發聲;家長說的未必代表自己的期待與需求。
Read more繭居者父母常遭親戚友人批評「都是爸媽教不好才會變成這樣。」父母因而感到羞愧、不願意讓子女繭居一事曝光。
Read more精神障礙雖然常是人掉落街頭的「原因」,但也更可能是「結果」。惡劣的生存環境,經常以最快速度毀人心智。
Read more曾有無家者領到補助租到房子,沒多久卻自己搭車回到庇護所門口,問:「可不可以放棄補助,回來住庇護所」。
Read more我國兒少人數驟減 42.7 萬人,但受虐兒少卻不減反增,增幅超過 50%,其中 6 歲以下的受虐幼童占比高達 7 成之多。
Read more許多經濟弱勢的大學生仍然使用老舊電腦,遠距上課後,電腦無法應付視訊上課,讓弱勢大學生的處境更為艱難。
Read more少年矯正是一個漫長的進程,「陪伴」孩子一步步調整,這需要社會與孩子的「重要他人」們的協助與支持。
Read more「社區發展的重點,就是『參與』和『透明』。我們從設計圖開始,就充分與社區討論,確認他們的需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