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福網絡的繭居服務創新:「陪跑型」的支持,不再直接要求改變/《80/50 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

如果建議繭居狀態者「試著去工作看看」可能是門檻最高的提議。支持者應能從建立關係、協助日常生活開始。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如果建議繭居狀態者「試著去工作看看」可能是門檻最高的提議。支持者應能從建立關係、協助日常生活開始。
Read more繭居者父母常遭親戚友人批評「都是爸媽教不好才會變成這樣。」父母因而感到羞愧、不願意讓子女繭居一事曝光。
Read more屏東傷人案再次凸顯社會安全網中的嚴重問題,除了醫院與返家之外,中間轉銜機制、離院前的評估,都相當缺乏。
Read more診斷就如同救贖,只要好好認命認殘,社會會給你一個病人的位置;但是成為一個病人,就要拋棄不像病人的部分,亦即自我。
Read more「成為我的眼」避免視障者被排除於世界之外。多一點科技協助與友善他人的好意,視障者不僅能自主打理日常生活,更可以獨立探索世界。
Read more對於身障者而言,搭乘大眾運輸實在難以做到「完全不觸碰」。在每日上班的路程中,無法做更多的防衛,讓自己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裡。
Read more精神疾病患者想要維持康復狀態,不只需要藥物治療,更需要長期性的社會心理、情緒與生活上的支持。
Read more兒少因自我認知及表達能力有限,醫療上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再加上健保給付低,往往得不到相應的扶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