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人誌:50 年代的盲啞小學、見證白色恐怖、與聾伴侶經歷人生起落 Posted on 2023-10-04 by Right Plus 編輯部 Leave a comment 手語名為頭疤男的廖正雄,曾就讀臺灣北中南 3 地的聾學校,那是過去許多聾人受聾文化薰陶的地方。畢業後結識現在的太太,一起做著熱愛的木雕工作,也曾一同泳渡日月潭、遊歷歐洲。 Read more 經驗者擴大機 選書 身心障礙
十年奇蹟、再開先例!視障教練教出全盲潛水員,第一名畢業顛覆眾人想像 Posted on 2023-09-28 by 曾玉婷 Leave a comment 「如果能潛水,想感受水流從臉上拂過的感覺。」臺灣有一群人堅持不懈耕耘 10 年,不僅打破刻板印象,還培養出史上第一位「全盲潛水員」。 Read more 身心障礙
「不喜歡街頭募款」、「重視官網」、「喜歡真誠分享的電子報」/捐款人真心話 Posted on 2023-09-22 by 黃愉婷 Leave a comment 我不喜歡在街頭被攔下募款,很難好好停下來聽完。如果有越來越多捐款人不喜歡,也會期待各組織是否考量不要繼續在街頭募款。 Read more 相助的倫理 捐款人真心話
張馨云/回柬埔寨放寒假:外婆的料理和高腳屋,露天洗澡、餵牛吃草 Posted on 2023-09-21 by Right Plus 編輯部 Leave a comment 一位穿柬埔寨當地裙子的女人激動朝我走來,當時的我就知道,眼前這位陌生人是我的外婆,她一句話也沒說,直接給我一個擁抱。多年來的思念,在此時全透過一個擁抱傳達。 Read more 經驗者擴大機 兒童 & 青少年
詹富娟/以「手語名」呼喚我:就像得到聾人社群身分證,我不再只是聾家屬 Posted on 2023-09-20 by 詹富娟 Leave a comment 14 歲時,我在手語班上獲得了「手語名」,當時並不覺得有哪裡特別,直到大學畢業後進入聾社群,成為一位社會工作者,「你的手語名是什麼?」這樣的問題,才逐漸出現在我的生活中。 Read more 身心障礙 經驗者擴大機
「如果不離家早就死了」韓國青少年與日本單親母子,離開暴力後如何安身? Posted on 2023-09-15 by 李修慧 Leave a comment 因庇護所不符需求,韓國離家青年有的流入街頭,或在狹小的汗蒸幕生活;日本單親媽媽則多數因經濟不穩,尋找租屋不易。兩國民間組織,皆開啟不同支持方式,期望提供彼此像家一樣的家。 Read more 貧窮 & 無家者 兒童 & 青少年 公益創新
為你做 100 個 app,不如教你玩手機:聯合國難民署讓弱勢說自己的故事/【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Posted on 2023-09-13 by 李修慧 Leave a comment 數位休閒娛樂對難民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對難民來說,不只紓解壓力、聯絡感情而已,還有「保有隱私」、「保持文化記憶」、「自我實現」、「發掘潛在生計」等效益。 Read more 創新!不是空話 Think Globally 貧窮 & 無家者 公益創新
「期待組織成員現身、組成多元」、「組織陪伴我堅持下去,希望捐款讓更多人受惠」/捐款人真心話 Posted on 2023-09-08 by 黃愉婷 Leave a comment 我滿喜歡也很接受組織工作者現身,例如在組織錄製的影片中,讓內部人員露面說明工作狀況,以「執行長某某某」、「總編某某某」的方式說話,有個明確的形象,也讓人覺得更親切。 Read more 捐款人真心話 相助的倫理 身心障礙
當臨時居所成為永久惡夢:貨櫃、夾層、船板、陽臺、半地下屋裡的無家人生 Posted on 2023-09-01 by 李修慧 Leave a comment 人因為在母國無法穩定生活,被迫跨國移動、成為無家的移工,面對惡劣的居住環境。人命也因此被法律、制度和雇主視為可量化的商品,所有提升安全居住的設施都被認為是「額外的成本」。 Read more 貧窮 & 無家者 知識 & 研究 社區工作 & 公民參與
「組織和捐款人維繫關係的心意很重要」、「想支持有價值又做得很好的團體」/捐款人真心話 Posted on 2023-08-25 by 黃愉婷 Leave a comment 定期捐款就是長期的關係,每個月扣款是一種保持關係的提醒,提醒我有 1、2 個值得關注的朋友。 Read more 捐款人真心話 相助的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