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麼掉落的?」她們,也是我們/朱剛勇《瀕窮女子》推薦序

編按:大塊文化於 2020 年 3 月出版《瀕窮女子——正在家庭、職場、社會窮忙的女性》,本書旨在探討日本現代社會中不斷在貧窮邊緣掙扎的女性,書中採訪日本 16 歲到 47 歲的 47 名女性,分別就家庭安全網、職場現況、結婚生子、政府政策等面向,討論女性瀕臨貧窮的風險。

本篇取自書中由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朱剛勇所寫的推薦序〈不是她們,是我們〉,從中可見日本瀕窮女子在臺灣的即視感,原來「窮忙」離我們這麼近。


撰文/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主圖/取自人生百味計畫網站

我一直記得她告訴我們,現在是她人生難得自由的時候。

這個「現在」,是阿秋阿姨成為街友的不知第幾個 10 年。阿秋年幼時家境並不寬裕,她很早便開始工作,下田、進工廠、打工,以上學的時間交換,支撐起一家人的生活。後來她嫁到另一個縣市,從女兒身分轉換成妻子、媳婦、母親,為新的家付出、奉獻,卻仍遭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暴力對待。

當阿秋在長年吞忍後,終於從第 2 個家逃出,開始可以為自己而活,卻也幾乎一無所有,連住的地方都沒了。睡在無牆無門的室外,除了無法遮風擋雨,也躲不開社會的不友善,阿秋時常遇到陌生人對她劈頭就問:「妳為什麼不回家?」、「妳怎麼不多體諒丈夫婆家?」

我們出生時,長壽劇《阿信》才剛完結。第一次聽到阿秋姨的故事時,直覺得不可思議:那些遭遇彷彿來自古早時,或戲劇。女性生來必須擔任各種角色,這些角色從不屬於她自己

Photo by Pham Yen on Unsplash

然後我們遇見了敏敏,一位年紀與我們相仿的單親媽媽。她在 20 歲時與當時有穩定工作、不菸不酒的男友結婚,生了 4 個孩子。婚後卻仍遇到家暴。敏敏帶著 4 個孩子,毅然決然地離婚,回到她的原生家庭與家人住。現在的敏敏上午陪著遇到學習挫折的其中一個孩子上學、待在教室讓他安心。放學後,再把所有孩子一起接回家照顧。

陪伴孩子長大是敏敏的期待,卻仍不斷遭受他人的質疑,「妳該去工作養家,才能讓孩子有好的榜樣。」「當初為什麼不考慮清楚?妳太早結婚了,還生這麼多。」

活在不同世代的阿秋和敏敏,際遇與選擇不完全相同,面臨的卻是同一種檢視眼光,督促她們扮演好角色。尤其在家庭中,若不符合盡責女兒、妻子、媳婦、母親的想像模板,似乎這些女生便理應接受生活困頓等後果

百味的回收計畫希望可以以高價收購跟建立回收物品搜集網絡的方式,減少大哥大姐的負擔,增加他們生活的穩定度。圖 @ 人生百味臉書

她們,其實也是我們

2018 年初,團隊展開了女性無家者陪伴計畫,固定上街陪伴在火車站、公園與捷運站外露宿的女性。除了日常生活困難的協助,也記錄下她們的故事——關於那一段段自家庭脫落,來到街頭,一邊與過往傷痕抗衡,一邊在當下嘗試與之共存的過程。

雖然我們主要陪伴的是露宿街頭的女性,但藉由她們的引領、指路,又發現了更多女性掙扎求生的灰色地帶,例如簡陋破舊的租屋、以低消換取在位子上打盹的速食店、網咖,或依附在關係中交換資源、庇護等。臺北市目前無家者列冊人數近 700 人,男女比例為 9:1,女性乍聽是相對少數落入無家谷底的一群人。然而,正在墜落的人們,遠遠超越了這數字。

「人是怎麼掉落的?」這始終是行動者內心的叩問。我們期待透過記錄、研究,能尋獲社會中被隱蔽的裂縫,將其補足,使人不再落入街頭。然而,接觸到愈多人,卻愈感受到每段生命的歧異:有些人幼家境便困苦,缺少了改變的資源,只能任由階級複製;有些人擁有不錯的學歷與工作經驗,卻在中年做出不同的人生規畫時,遭逢重挫;有人的情緒負荷超載,周圍的社群卻無法承接,導致最後潰堤、產生精神疾病。

2018 年百味的尾牙活動結束後為女性街友進行的美容美髮服務。圖 @ 人生百味臉書

這些女生,其實跟妳我十分相似:我們可能剛好來自同一個家鄉,為了生活漂至另個城市打拚;我們可能喜歡的東西很類似,於是常聚在一起聊電影、美食;我們可能都背著難以評估的風險重擔,若某日突然垮下,其實我們都不知道可以向誰求援;我們真的、真的像,期待的不過是一處收納自己的空間,安穩的生活,多的時間樂意分享給人

瀕窮女子》書中所收錄的訪談,是身為女性都曾聽過的、在生命歷程中艱難的選項:一定得結婚生子嗎?何時算是離家獨立的生活?如何爭取到有保障能養活自己的工作?沒想到真的發生意外後,人竟會如此無招架、無處求援。

目前臺灣在制度上對弱勢者的定義仍以兒童(18 歲以下)、年長(65 歲以上)以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障礙者為主。在這之外,許多墜落灰色地帶的人們反而抓不到支持的浮木,只能持續墜落著。

參加人生百味的石頭湯計畫的人員與 R 大姐的合影。圖 @ 人生百味臉書

受迫女性的對立面,不是男性

社會的期待與壓力並非只降臨在女性身上。家父長制度同樣使許多生理男性從小被賦予養家、傳宗接代,甚至要求堅強、不可以展現脆弱等沉甸甸的期待。討論女性遭受的迫害時,常使人誤會這些迫害的對立面是男性。然而,在我們投入許多時間,一邊引出街頭女性長久被壓抑後的無聲,一邊也陪男性無家者整理他們的焦慮與受冒犯感。深深體會到:造成女性跟男性受傷害的,其實是同一個黑影,即是「父權」。

父權一詞,在學術領域有長久討論,日常生活中也不斷被提出,然而未有充分理解此一詞的意涵、成因,以及影響範圍。建立在這樣的共識基礎下,雙方的討論才有意義——若我們對於討論的期待是找到出路的話。

關於「貧困女子」大可以使用煽情的方式,勾起女性面臨共同困境時的憤慨,進而激起正反雙方的相互怒斥。然而本書作者選擇以嚴謹的方式書寫,大量採訪、補上看似是單一事件後,那共同的時代脈絡,並佐以清晰數據,使人即便揪心,仍能守住分際,辨別道理。

在任何國度、性別上,壓迫的黑影只要未離開,我們便要盡力牽起手,使人不被遺落。

延伸閱讀:
1. Right Plus「街頭巷尾與無家者」系列文章
2. 【制度傷人 3】臺灣限定的生存遊戲:是因貧困而無家,還是因無家而受困?
3. 在這裡「重修舊好」:全臺首間以女性街友為主體的相聚空間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