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宅共生3】社宅時代的社群力:「人和家庭才是服務的核心,不是規定」
編按:本專題由勵馨基金會與崔媽媽基金會、人生百味部分支持,Right Plus 多多益善獨立報導完成。
承上篇:【社宅共生2】上千弱勢帶來的公共服務,讓所有人都受惠
臺灣預計在 2024 年達到 12 萬戶興辦式社會住宅與 8 萬戶的包租代管(政府媒合民間屋源,提供租賃管理與協助),總共 20 萬戶的社宅目標。只租不賣、由政府當房東的社宅,依《住宅法》需保留其中 4 成(保障戶)提供各類型弱勢入住。自六都開始,地方住宅部門如城鄉發展局、都市發展局等,將面對的是許多上千戶數社區裡,成百上千的弱勢居民。
以林口社宅為例,自 2018 年 2500 戶開放招租後,保障戶的數量至今已劇增達 44%,直接改變了整個社區生態。勵馨林口服務中心主任李玉華說:「附近國小的校長上月底才統計過,社宅的孩子陸續轉學過來後,他們現在很多班級都有高達 5、6 個特殊狀況的孩子,占了全班的 1/4,過去這樣的孩子一班頂多 1、2 個。」
李玉華指出,這些還只是取得特教鑑定的孩子,甚至不包括勵馨自己的受暴家庭個案,以及其他團體同樣在林口社宅服務的失依兒少等。劇變的班級動力讓許多老師不堪負荷、紛紛向學校請長假,整個國小從一線教師、專輔老師到校長都叫苦連天。
「孩子們最常見的狀況像動手打同學,或上課一直睡覺、發出怪聲,或因為有一點身心狀況,學習能力普遍落後、長期缺課請假等。」李玉華說:「從人際互動的方式和界限來看,也擔心有孩子會受到性侵或進入性平案。許多風險老師們都看得出來,就是需要高度留意。」
地區小學礙於學區劃分,明顯亟需協助,又不忍將孩子編到其他學區。李玉華解釋:「附近還有 2 個國小,但都需要走很遠或坐公車。上學的路程一拉長,孩子就容易半路跑去遊蕩,或跟附近的大孩子聯繫上,更容易缺課、走不到學校。」
臺中住宅處:強化社群力量,集全村之力照顧彼此
鄰近國小校長極其頭痛,屢次向勵馨求助,並邀請各團體到校,不僅針對各家服務的孩子一一討論,也針對其他社區孩子央求協助。勵馨難以拒絕,卻也無法孤軍奮戰。
「我們剛進林口社宅時,別說社宅,整個林口幾乎沒有其他服務團體。」李玉華說:「這 4 年多來,我們幾個進駐團體自己培養出默契。現在其他團體的兒少個案會用我們的場地或諮商,我們的孩子下課後也很需要鄰近麥子園愛慈協會的課輔班;我們的婦女有些在做居服員,需要跟長照單位串聯;甚至哪個團體需要什麼物資,大家可以一起募。」
脆弱的家庭終於不必被隔離在機構、封閉在家中、流離在社會救助系統間(詳見第1篇),但社區和各團體也開始看見真實的社會百態、學習融合與共生,避免所有人一起孤立無援。
相較於孤軍奮戰多年的林口,臺中能給的支持豐足多了。
臺中住宅發展工程處(住宅處)副處長陳煒壬坦言:「我們住宅部門很多都是建築或都市計畫背景的,只會蓋房子,不會做照顧人的工作。但我知道,政府不介入經營一定失敗,就跟過去的國宅一樣,違規和治安問題多,還形成弱勢群聚的標籤。」
位於臺南新生里的大林國宅,早年也曾透過社會局媒合單親家庭入住,高比例的婦幼使社區成為小偷行竊的標的,各家因育兒壓力、工作形態等原因,也容易和鄰里衝突,環境維護亦分身乏術,有些經濟不穩的家庭還經常欠租。
臺南都發局不堪其擾,乾脆不再招租。2011 年伊甸基金會斥資 1.2 億買下其中 39 戶、提供弱勢居住時,整體空間已閒置了 2 年。顯見過去的負面經驗與印象,使得如今高比例的弱勢要入住社宅時,不僅周邊民眾容易心生抗拒,連住宅部門自己都未必有信心。
臺中住宅處因此在伊甸基金會的建議與「好伴社計」(負責連結社宅網絡的社會設計團隊)協助下,自興辦時就在每個社宅預留空間,邀請醫療、社福等單位進駐,成為全臺唯一、專為社宅基地而生的「社福站」規畫。
社福站服務的不只社宅裡的關懷戶(保障戶),也包括一般戶生活上的照護需求。「好伴社計」也串聯社宅各團體,甚至整個大臺中不同區域的社宅(如南屯、北屯、太平、大里、梧棲、豐原等社宅基地),除了每月或每季、每半年的大小交流會議,還組織「社宅生活學校」,推動資源與經驗共享。
「我們很相信社群的力量,不同單位的合作品質一定會更好。」好伴社計企畫長連真說:「跨基地的連結也可以讓資源更有效運用,不同的社區共享價值。」太平育賢社宅社福站的伊甸基金會主任張明晃也說,每個進駐單位專業不同,從保全、醫護、社福、長照等都有,彼此合作才能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
「我們為社宅小學生舉辦暑期營隊,會跟隔壁的長照單位合作,讓小朋友去教長輩們跳舞。大里的中山醫或豐原的中國附醫會追蹤獨居長輩的慢性病;我們則從社工的角度,教大家遇到家暴時該如何處理通報等。現在哪家吵架或需要報警、送醫等,大家第一時間會知道該怎麼處理,也會馬上跟我們說。」
張明晃還指出,除了社福單位彼此串聯,他們也跟物業管理密切合作。「物管原本只負責收租金、管修繕和硬體,但他們其實是跟居民生活最密切的人。」他解釋,混居讓每個人開始學著理解人的需求,例如欠租的家庭發生了什麼事?或是需要送餐的長輩,其實需要有人把餐「送到樓上」,而不是放在樓下、送到就沒事了。
在有意識的連結下,連在地商家的氛圍都起了變化。大里光正和太平育賢社宅的 7-11,以及北屯社宅的誠品生活等,都會積極參與社區活動。連真甚至提及,聯繫會議中有物管提及居民反映燈泡不好換,該基地的五金行便主動提議可以到府幫忙,還幫大家開修繕課。
有彈性的服務空間,才能符合所需
支持性居住服務(supportive housing)和社區工作雖然在國外發展已數十年,在臺灣卻不是大多社福團體熟悉的領域,學習成本極高。除了臺中,其他沒有網絡串聯的社宅基地,大多只能靠各團體自行摸索。李玉華便說,她為了林口服務甚至去考了不動產經紀人,勵馨的生活輔導員謝靜玟則說,自己原本是念多元教育出身,現在還成了「修繕學徒」。
「進了社宅才知道,新房子也會有這麼多問題,一個月可以有上百件修繕單,因為各區委託不同的廠商,每次維修需要跟服務中心和工頭主任多方交涉。」謝靜玟苦笑:「有時候同一臺冷氣或不停滲水發霉的地方可以修不停,還有水管被水泥封住等千奇百怪的事⋯⋯但也因此促成了另一種網絡合作和學習。」
在臺南,伊甸的大林雙福園區更早在《國宅法》都還未廢除前便開始孤軍奮戰,10 年來自行摸索出的許多經驗,甚至是如今的社宅都做不到的。伊甸基金會臺南區區長張盟宜說:「雙福園區的產權在伊甸手上,不是國家的,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彈性調整。例如無障礙通用設計空間的改裝,或有家戶欠租時,因為了解他們的狀況,能夠適時寬限、協助他們度過難關。」
此外,全臺社宅因為供不應求,目前都有租期限制,弱勢戶最多只能住 12 年,臺中還只能住 6 年。張明晃便提及:「居住期限再加上只租不賣,讓社宅成為一個高度流動的社區。原本社區工作就是需要投入時間的事, 3 年就換一批人真的滿快的。我們只能想辦法在這段時間裡,讓他們增加帶得走的資產,例如育兒的知能、守望相助的氛圍,或多元的文化刺激等。」
雙福園區因為不在國家社宅的系統中,不僅能透過伊甸自己的評點機制提供多重弱勢、處境最複雜的家庭安居,避免了國家社宅最常被垢病的「最脆弱的租不起(太昂貴),也租不到(搶不到名額)」問題,還不必遵循嚴格的租期限制,高齡長輩更可以住到終老。
「弱勢家庭入住後若沒有引進良好服務,不太可能在 6-12 年後,家庭能量就自己提升。如果是失智長輩,好不容易適應了環境,更不能輕易更換,對他們身心影響非常大。」張盟宜說:「人和家庭才是我們服務的核心,不是規定。」
《住宅法》第 4 條明定出 12 類弱勢,包括低收入、身心障礙、65 歲以上長者、家暴或性侵害倖存家庭、原住民、受災戶、遊民等。身分上的弱勢與申請資格,不代表每個人都需要高強度、高密度的支持,許多保障戶的生活形態與困難其實也與一般住戶無異。
然而,近 5 年來的民間經驗已證實,如同硬體的建物設施需要外包物業管理公司維護,多元群體的混居也亟需「中介服務組織」如社福、醫療、公益等單位進駐,承接「軟體」的工作。
只是,隨著保障戶而來的公共服務想要發展良好,除了社區網絡完善,中介組織顯然也必須擁有彈性的服務空間,以及充分的支持。最直接的提問是:錢從哪裡來?該由誰買單?
善盡天良【後臺人生 EP37】社會住宅 X 公共服務,共融安居不再是想像!
捐款支持多多益善,推動優質報導、促進共融社會,一起做無聲者的後盾。
看下篇:【社宅共生4】我家樓下就有公共服務好棒,但誰要買單?
看上篇:【社宅共生2】上千弱勢帶來的公共服務,讓所有人都受惠
看全系列報導:【專題|社宅共生】讓傷心的小孩變快樂的地方:弱勢安居 & 共融生活
延伸看社會住宅相關文章:
1. 限期居住的房子如何成為家?積極發展社區服務,讓社會住宅成為弱勢者的堅強後盾
2. 從暴力中倖存,然後呢?在社會住宅修復身心、重啟人生/《不只是房子》勵馨案例
3. 從社宅做到社區,看見彼此互助、包容差異的未來/《不只是房子》伊甸基金會案例
延伸弱勢安居議題:
1. 讓弱勢得以安居,將解決大半生活困境、降低社會扶助成本
2. 公益出租蹣跚前行,弱勢安居是否有望?
其他延伸閱讀:
1. 有房的街友,與無根的租客(【無家十年】系列專題篇 3)
2. 【制度傷人】系列專題
首圖/勵馨基金會進駐林口社宅服務,帶動社群力;勵馨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