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224052

【雙週報|5/11-5/24】《立院職權行使法》爭議、精神病人&特教生能申請「職務再設計」、129 名衛福部計畫社工年終少領

1. 民主|立法院為何聚集 10 萬人抗議?《立院職權行使法》有哪些程序爭議

國民黨和民眾黨 2 月和 3 月間推出多個不同版本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法草案,依慣例,草案應該先在僅有部分立委參與的「司法與法制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進行細緻討論。如果討論沒有共識,可在「黨團協商」時協商出共識,之後才會進入全體立委都在場的立法院「院會」進行「二讀」、進行細緻的逐條審查。

而立法院的「三讀」只會進行微幅的文字修改,因此多數法案能被「細緻討論」的時機,只有委員會、黨團協商、二讀逐條表決時。

但法案在委員會時,國、眾兩黨提出共 20 個版本的法案都沒有經過詳細討論,都直接送交黨團協商。國民黨召集黨團協商時,超過 70 條條文,也只討論了 4 條,就被送交院會。而民進黨在 4 月提出的版本則在委員會被封殺、無法討論。

5/17,立法院排定將二讀、審查國、眾兩黨的修法草案。民進黨表示,國、眾兩黨當天才提出幾乎全新的草案版本,讓他們無法在逐條審查前預作準備。此外,逐條審查期間,立法院內衝突不斷,立法院長韓國瑜在二讀期間裁示「舉手表決」,而非按鈴表決,也引發爭議,雖然舉手表決合法,但反對者認為在立院混亂的情況下,舉手表決容易做票。

此外,民進黨認為,二讀審查期間,法案都沒有細緻討論,只以多數決決定是否通過新法條,而國、眾兩黨又占立法院多數,所有法條幾乎都依國、眾兩黨提出的版本通過;只有少數法條,國、眾兩黨認為民進提出的版本更佳,主動選擇通過民進黨版本。

5/17 院會進行第一次二讀審查時,就有不少民眾聚集到立法院外抗議,希望向立法院施壓,退回有疑慮的草案。由於 5/17 沒有審查完所有的草案,5/22 和 5/24 繼續進行二讀審查,抗議民眾陸續增加。根據 5/24 抗議的主辦單位,5/24 晚間集結的人數高達 10 萬人,除了臺北,嘉義、花蓮、高雄等地也都有民眾集結,串聯抗議。

2. 民主|引發萬人上街的《立院職權行使法》為何被稱為「擴權法案」?

引發 5/24 10 萬人上街抗議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法,除了有程序上的爭議,也有人認為法案內容過度擴張立法院的權力,支持者稱它為「國會改革法案」,反對者則稱為「國會擴權法案」。

國、眾兩黨提出的新法版本中,被認為過度擴權的法案內容包括以下 5 點:

1. 總統國情報告|已通過二讀:過去總統雖然可以主動到立法院進行報告,但並未硬性規定。目前已通過二讀的新法條要求,總統必須在每年 3/1 前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若遇上「國政重要議題」,經過 1/4 立委提案、院會決議,也可以邀請總統到立法院「加碼」進行報告。且報告方式採即問即答。

2. 藐視國會|已通過二讀:過去法規只規定立委可以質詢政府人員。但這次修法規定,除非主席同意,否則不能拒答、拒絕提供資料、隱匿資訊或回答錯誤的資訊,且政府人員不能反過來詢問立委問題(反質詢)。如果有上述這些行為,就會被認定為藐視國會。

如果政府人員有藐視國會的狀況,只要經過 5 名立委連署、院會決議,可以對官員處 2-20 萬元的罰鍰。 而且如果政府人員提供錯誤的資訊(虛偽陳述),立法院可以追究政府人員的刑事責任。

3. 藐視國會罪刑責|還沒通過,5/28 將審查:因為刑事責任涉及《刑法》,國、眾兩黨預計在《刑法》中增加「藐視國會罪」的專章,政府人員如果進行虛偽陳述,可以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20 萬元以下罰金。

4. 擴大調查權|已通過二讀:立法院過去只能開設「調閱委員會」、「調閱委員小組」,向行政機關調閱資料。新法規定,立法院未來能開設「調查委員會」、「調查小組」,不只能要求政府機關、部隊,還能要求民間的法人、團體、人員 5 天內提供相關資料。民間人士如果違反規定,經立法院決議,可以處 1-10 萬元的罰鍰。

5. 增加聽證權|已通過二讀:各委員會、上述的「調查委員會」、「調查小組」為了審查院會交付的議案、人事同意權、正副總統彈劾案,可以舉辦聽證會,邀請政府及民間人士出席表達意見。被詢問的問題如果有關國安、國防外交、個人隱私、影響人身安全,出席人員可以拒絕證言,或用非公開的方式進行聽證會。

但應邀出席的人如果沒有正當理由卻不出席、拒絕提供資料,或拒絕證言,經立法院決議後可以處 1-10 萬元的罰鍰。民間人員如果在聽證會上虛偽陳述,處 2-20 萬元的罰鍰;政府人員如果進行虛偽陳述,可追究刑事責任。

立法院議場
圖/林高志 @ Wikipedia CC BY-SA 4.0

3. 共融|「職務再設計」改規定:納入精神病人、特教生,面試時也能申請

勞動部的「職務再設計」服務,能提供補助,協助改善職場環境,透過「重新設計工作流程」或「提供輔具」等方式,排除弱勢勞工在職場可能遇到的困難,讓他們也有機會貢獻所長。

勞動部 5/15 宣布,已經在 5/2 修改「推動職務再設計服務計畫」規定,在「補助對象」、「補助時機」和」「申請輔具方式」都有調整。

補助對象:過去,職務再設計補助對象包含 3 類人,分別是「身心障礙者」、「中高齡及高齡者」,以及「經醫院診斷、尚未取得身心障礙證明的失智症者」。修改規定後,將「未領取身心障礙證明的精神病人」、「特殊教育學生」也納為補助對象,估計約 20.2 萬人受惠。

勞動部說明,有些特教生雖在《特殊教育法》的身心障礙適用範疇,但出了校園,可能因不符合《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的鑑定,無法取得身心障礙證明,而無法申請「職務再設計」等職場資源。

補助時機:原本職務再設計的補助只限定「職場工作範圍」,但實務上可能有聽障者在就業面試時需要翻譯、重度肢障者需要人力協助等,因此這次也將就業面試納入服務範圍。

申請輔具方式:接受服務者可以申請螢幕放大鏡、測量儀器、照明輔具、護腰服、省力裝置等「就業輔具」。原本規定,申請就業輔具需要訪視、並召開審查會議,唯有輔具金額在 2000 元以下可以不用訪視、不用審查。由於輔具價格近年持續上漲,新的規定將「免訪視、免審查」的金額調整至 5000 元以下。

截圖 2024 05 27 下午7.22.25
視覺障礙者就可以透過「職務再設計」服務申請擴視機,讓工作更輕鬆。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職務再設計-實例分享

4. 勞權|衛福部盤點 5000 多個委託計畫,社工3年內少領年終超過 146 萬元

今年 3/8 婦女節時, 高雄市社工人員職業工會(高雄市社工工會)等 3 個工會揭露勵馨基金會的年終獎金的爭議。勵馨員工在年底要符合考核才能領到年終獎金,這代表勵馨的年終獎金具有「勞務對價關係」,理當屬於工資的一部分。

但勵馨卻規定員工必須在年度的最後一天(12 月 31 日)「在職」,才能領到年終。有些員工上半年正常上班,下半年最後幾個月才申請育嬰留職停薪,卻只因為年度的最後一天不在職,就無法領到年終。

今年 3-5 月,臺北、桃園、高雄、花蓮等 4 個社工工會與立委洪申翰向衛福部爭取後,衛福部證實,補助、委託計畫中的「專業服務費」最高補助 13.5 個月,其中就包含 1.5 個月的年終獎金。

衛福部 5/14 發文高雄市社工工會表示,檢視 109-111 年度共 5000 多個計畫,發現有的組織像勵馨一樣,12/31 在職才發年終;有的組織是和員工簽約時就說好只發 1 個月;有的組織則依考績發放,共 129 人的年終短少。

衛福部表示,社工如果整年在職就必須實領 1.5 個月年終,申請育嬰留停的社工也可以依比率領取,衛福部也將補發約 146.5 萬元的年終。

5. 原住民|「原住民唱歌跳舞、樂天開朗」總統就職典禮司儀稿涉微歧視

5/20 是臺灣新任總統及政府官員就職典禮,然而今年的就職典禮中,卻引發加深原住民刻板印象的爭議。就職典禮表演在「國軍聯合樂儀隊操演」時,播放了一段〈賞月舞〉,司儀介紹道:「賞月舞,來自阿美族的傳統樂曲,曲風輕快且活潑,描述族人齊聚一堂,在滿月之下開心地跳舞唱歌,展現原住民樂天開朗的個性。」

原住民權利倡議粉專「親愛的漢人」就撰文批評,這段話展現了漢人對原住民的微歧視(Microaggression)。微歧視是指沒有惡意、但加深刻板印象的語言或陳述,通常是因為說話者缺乏對該群體的理解和認識,因此用固有的刻板印象或偏見和該群體互動。而這次的典禮致詞,就加深了原住民愛唱歌跳舞、樂天開朗的刻板印象。

「親愛的漢人」指出,蔡英文 2016 年首次的就職典禮發生過歧視原住民的事件,當時請來紙風車劇團,但就在劇團演出「臺灣近代史」的時候,司儀竟說:「由於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陸續來到臺灣,西方世界的宗教信仰也因此流傳到臺灣來,改變了許多原住民粗獷和草莽的習俗」,將原住民醜化為「粗獷和草莽」,嚴重歧視原住民。

「親愛的漢人」認為,連在總統就職典禮的表演都會出現這樣的不當致詞,令人懷疑接下來的 4 年新政權能否妥善處理前朝留下、難解的原住民族議題。

6. 精神疾病|「逃犯造成人心惶惶」?警政違法公開通緝精神病人

5/19,一名判刑確定、受監護處分的病人自基隆一間醫院脫逃,這名男子雖已在 5/22 被逮捕,但許多媒體都強調病人是因「殺人未遂」遭判刑,新北警方接受媒體聯訪時,也說「逃犯事件造成北北基人心惶惶」等。4/21 ,臺中捷運一名洪姓乘客持刀砍傷其他乘客,也有媒體在報導中強調「洪男有服用精神藥物的紀錄」(5/22 檢察官訊問後,認定他犯案時心智正常)。

身心障礙聯盟等 20 多個身心障礙、精神障礙團體聯署發表聲明,表示這兩起案件發生後,行政首長、媒體、警方還不確定行為與疾病是否有因果關係時,就以聳動方式,強調當事人有精神病史。不僅如此,行政首長、警方還曝光個資、引導媒體去打擾家屬。

此外,有關監護處分的《保安處分執行法》44-1條明文規定,受處分人行蹤不明時,應用「協尋書」通知法院、檢察官、警察機關,且「不得公告或登載新聞紙,或以其他方式公開」。而這次從基隆醫院逃離的男子正是接受監護處分治療的病人,理當適用這個規定,警政卻以發布「通緝」,並且將新聞透露給媒體,已經明顯違法。

聲明強調,研究證實,進入穩定治療的精神病友與一般人無異,也不是暴力犯罪的高風險群,「把一切歸因於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只會降低社會大眾就醫意願。」聲明也呼籲,媒體報導應遵循的「六要」與「四不要」原則,避免污名精神病人、以偏概全:

六要

  • 要與當事人或精神醫療專家密切討論。
  • 要慎選資訊來源,報導與事實相符的資訊。
  • 要刊登於內頁而非頭版。
  • 要兼顧客觀及平衡性之報導。
  • 要尊重當事人與家屬的隱私權。
  • 要提供精神衛生相關之服務專線、社區資源或衛生教育。

四不要

  • 不要以戲劇化或聳動化方式呈現報導內容,只聚焦當次事件報導。
  • 不以暗示的口吻指稱當事人罹患精神疾病。
  • 不用歧視性或污名化之稱呼與描述精神病人。
  • 不要報導容易引人斷章取義或以偏概全的細節。

7. 性別|《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出爐:開放「代理孕母」,但代孕不能當作工作

目前的《人工生殖法》只准許「不孕」的「異性戀夫妻」進行人工生殖,單身者、同性伴侶都無法使用,因此一直有修法的呼聲。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年舉辦 2 次公聽會後,在5/14 預告《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

這次草案,開放單身女性、同性伴侶使用人工生殖,也開放代孕。代孕過去較比較沒有共識,婦女團體擔心,代孕工作等同將女性身體商品化,嚴重影響代理孕母的身體健康,代孕機構也可能剝削或壓榨弱勢女性。

新法草案規定,代孕只能「無償」進行,不可作為「工作」,但申請代孕者必須提供營養費用等必要費用。女性也必須接受評估、投保人身保險後,才能進行代孕。而申請者與代理孕母都得經過專業諮詢,才能簽訂契約,契約也須由專業人員簽章、經過公證才能成立。

目前修法草案在「公告」階段,若有不同想法,7/13 以前都能提出意見。草案須先送入行政院,行政院同意後,才能送入立法院進行三讀。

Freestocks Ux53sgprahu Unsplash
圖/Photo by freestocks on Unsplash

8. 人權|反送中抗爭歌曲〈願榮光歸香港〉被頒禁制令,Apple Music 及 Spotify 都下架

2019 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時,歌曲創作團隊 DGX Music 創作了〈願榮光歸香港〉,成為抗爭期間的代表歌曲。但今年 5/8,香港法庭對這首歌頒布臨時禁制令,禁制令規定,禁止任何人以分裂國家、侮辱國歌及煽動等 4 項意圖傳播該歌曲,但歌曲本身不受禁止。

5/24,創作團隊 DGX Music24 團隊表示,接獲英國蘇格蘭音樂發行商 Emubands 的通知,將從各大音樂串流平臺下架歌曲,DGX Music 隨即嘗試在各平臺搜尋,發現 Apple Music 及 Spotify 都已將歌曲下架。

DGX Music 表示,臨時禁制令在香港以外並無效力,而且歌曲本身沒有違反禁令,期望可以盡快將歌曲重新上架,但也表示,重新上架的可能性不高。

據香港明報報導,24 日晚間在音樂串流平臺 Apple Music 及 Spotify 搜尋〈願榮光歸香港〉,發現除了一個純音樂及外語版本,其餘版本均已下架。另一音樂平台 KKBOX,截至24日晚仍能搜尋到〈願榮光歸香港〉,但未能播放。

9.共融|屏東縣總計 300 萬補助,宗教團體 6/24 前可申請修建無障礙設施

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宗教是人類心靈安定依歸,不分年齡族群皆把宗教地點當休閒、寄養心靈的場所,縣內宗教建築物卻多有門檻、階梯,造成長輩、行動不便者,或推著嬰兒車民眾入廟參拜不便。

為了因應高齡社會及弱勢族群需求,屏東縣將提供總經費 300 萬元,補助 15 家宗教團體完成無障礙坡道、廁所地板、馬桶、小便斗、洗手臺等友善設施。相關辦法已於 5/17公告,有需求團體可以在 5/24-6/24 間申請。

Dbc4f354 6bdc 4806 9133 F20ee1179a7a
圖為 112 年度宗教場所無障礙計畫成果。圖/屏東縣政府

10. 勞權|腎臟病與氣候變遷也有關!臺大研究:戶外工作者是高危險群

過去認為腎臟疾病是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引起,但近日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楊孝友團隊研究發現,氣候變遷、氣候炎熱可能是造成非傳統原因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楊孝友表示,臺灣與其他盛行非傳統原因慢性腎臟病的地區,都介於赤道及北回歸線間、偏海邊溼熱的地方,因此決定進一步研究氣候變遷對人的影響。

研究後發現,氣候變遷對健康的影響因人而異,戶外工作者、中老年人、肥胖、有高血或糖尿病等慢性病患、懷孕女性都是高危險群,原因與身體對熱調節能力下降、核心體溫上升比較快有關。

他指出,拉丁美洲許相關計畫顯示,只要適時補充水分,工作中提供遮蔭處,並調整工時每隔一段時間就休息,介入半年之後,原來腎功能不好的人,會慢慢恢復回來,顯示熱危害造成的腎臟傷害,只要早期發現,是可以恢復的。

研究團隊呼籲,臺灣法規應擴大解釋熱危害作業,不該只侷限於鋼鐵廠等傳統產業,應該進一步保護營建工人、農民等戶外工作者。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李修慧
李修慧

曾任「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採訪記者,專長原住民、性別、勞動權益報導;「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小編。目前就讀於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臉書專頁 Poem4life。

文章: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