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數位時代公益調查:手機支付捐款夯、動保議題受重視、資安是必要素養

臺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自律聯盟)成立 17 年,致力於公益團體責信和培力輔導,至今已有 294 個會員,是臺灣最大的公益團體聯盟組織。日前召開記者會發表「2022 數位時代下的公益現況調查報告」,分享捐款人與 NPO 在數位時代的現況及樣貌。

調查分 2 個部分,第一部分針對國內外臺灣民眾發放線上問卷、詢問捐款狀況,完成 1515 份有效問卷(其中 1411 人在過去 1 年有捐款),以 39 歲以下的高學歷女性居多。第二部分針對臺灣非營利組織(NPO)進行線上調查,回收 252 份有效樣本,多數為社福團體。

自律聯盟祕書長沈怡如表示,根據資策會 2020 年調查,正當臺灣受 Covid-19 疫情影響之際,消費者選擇手機支付的比例越來越高,更首度超越實體信用/金融卡。並且去年(2021)太魯閣號事件發生後,LINE Pay 和衛福部隨即合作發起勸募,僅 10 天就募得 1.6 億善款。

「數位行動已經成為人們的日常,不只一般的消費行為,捐款做公益也不例外。」她說,盼透過自律聯盟每 2 年一次的捐款趨勢調查,解讀數位時代的捐款人樣態與 NPO 需求,讓 NPO 找到對外溝通與尋求資源的施力點。

自律聯盟祕書長沈怡如表示,數位已經成為人們的日常,不只是一般的消費行為,捐款做公益也不例外。攝影/曾玉婷

85% 曾使用線上捐款,官網捐款與手機支付為首選

報告顯示,「數位行善」已然成為趨勢,逾 85% 捐款人曾使用線上捐款,最常使用信用卡刷卡(82.7%),其次是手機支付工具(28.7%)。值得關注的是,對照自律聯盟 2020 年的調查,當時手機支付的比例僅占 11.2%,如今卻提升超過 2 倍。

線上捐款平臺方面,捐款人最常透過組織的官方網站捐款(77.8%),其次是 LINE Pay(32.1%),排名第三為臉書(8.2%)。

從年齡觀察捐款習慣,能發現這些年輕的數位原生世代,使用線上捐款、特別是手機支付的比例相當高。包括 30-39 歲的捐款人,就有超過 4 成「只選擇」線上捐款,在各年齡區間占比最高。此外,逾 4 成的 LINE Pay 捐款人更未滿 30 歲。

即使是 50 歲以上、大多仍以實體捐款(例如去超商現金捐款)的捐款人,也有 2 成選擇只用線上捐款。沈怡如強調:「這些現象,不只代表數位工具做公益已經成為趨勢,對公益團體來說也應該在軟體上有所因應,包括捐助流程、資安控管等,都可加強優化。」

自律聯盟組長孫天牧,在記者會隔天舉辦的公益現況研討會上就點出,當多數民眾線上捐款都使用手機、組織官網又是最常被使用的捐款平臺時,NPO 可以進一步思考—— 組織的官網跟手機相容嗎?用手機打開官網時、是否容易操作?都是影響捐款流程的關鍵。

不過,報告也提到,面對臺灣公益數位化的現象,NPO 在數位轉型過程中,獲得的助益與阻力參半,在接觸到更多潛在支持者的同時,也伴隨著人力、資金、時間成本的增加。

孫天牧說,無論組織規模大或小、是新創或資深團隊,最主要想獲得的協助都是「學習不同數位工具」(64.8%),這也反映現在社會相當多變,大部分的人想跟上變化的腳步、回應新的需求和改變,可能都很辛苦。

捐款人常使用的線上捐款平臺統計。圖/取自自律聯盟簡報

公益捐款成為社會投資、動保議題越受重視

關於民眾願意捐款的原因,除了常見的「相信捐款能幫助更多人」、「認同組織理念」,較為特別是排名第四的「把捐款視為一種社會投資」(32%)

沈怡如指出,這代表民眾捐款的理由,不再只是純然對弱勢族群的幫助與同情,更是信任 NPO 能發揮社會影響力,希望促成社會良善的正向循環,相信善意最後也會回到自己身上。她以兒福聯盟為例,兒盟推動友善育兒職場議題,其實同時回應了許多雙薪家庭的需求。加上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有了良好的環境、更可能鼓勵民眾生育。

針對捐款人傾向捐款的社會議題,前三分別是兒童福利(51%)、身心障礙(44%)、與急難救助(38%)。而 2020 當時調查落在第五名的「動物保護」議題,今年排行升至第四(30%),稍微超越老人福利(26%)。

孫天牧指出,20-29 歲的捐款人,有近 4 成關注動保議題,她也提到動保議題的關注度之所以逐漸增加,可能呼應了人們在疫情期間長期居家、欠缺陪伴跟社交生活,進而崛起的「毛小孩」經濟。

7 成選擇不定期捐款,定期定額勸募難

報告還揭示,捐款人「捐後不理」的現象顯著。捐款前,84% 的捐款者會主動搜尋 NPO 的相關資訊,捐款後,卻只有 56% 的人會做後續追蹤,捐款前後「做功課」的落差將近 3 成。

其中有持續追蹤的捐款人,多數會透過官網、電子報、社群媒體等方式,定期確認組織的運作狀態、財務報告或工作成果。至於追蹤頻率較少的捐款人(27%),有半數原因在於信任組織,認為不必繼續追蹤,其次是純粹想發揮善心,所以有捐款就好。

「我們希望大家捐款後不要完全不聞不問。」沈怡如盼捐款人多了解、多參與 NPO 做了什麼、創造何種影響力,加深自己跟公益組織的關係,同時也能監督 NPO 做到資訊揭露、實踐責信,促進臺灣的公益環境變更好。

此外,對大部分的 NPO 來說,定期定額的穩定支持是永續經營的後盾。但報告也指出,捐款人選擇定期定額的比例僅占 36.1%,捐款模式(含複選)仍以不定期不定額(70.9%)為主,和 2 年前的調查相比,定期定額的占比下降超過 1 成,顯見推廣定期定額觀念還有努力空間。

捐款人選擇定期定額的比例僅占 36.1%。圖/取自自律聯盟簡報

資訊安全成 NPO 必備素養,也是捐款人的期待

當數位公益逐漸成為趨勢,多元的線上捐款方式日益興盛,資安成為 NPO 的一大挑戰。

報告顯示,在數位捐款平臺的考量上,捐款人注重的前三名依序是「捐款平臺介面設計容易使用」(67.7%)、「捐款資訊詳實完整」(59.3%),以及「捐款環境的安全性」(55.5%)。其中,NPO 重視的第三名,同樣也是「線上金流的安全性」(43.5%)。

沈怡如受訪時,談到臺灣去年 7 月爆發的愛心詐騙案,許多公益團體使用的資訊系統服務商遭駭,大量捐款個資被盜,捐款人因此接到詐騙電話,詐騙總金額總計超過 2500 萬,在公益圈引起狂瀾,自律聯盟也有許多會員受害。(參考多多資安指南:上萬公民團體血淚資安事件

當時自律聯盟有 3 項因應措施。第一,協助 NPO 做捐款人溝通的 SOP,請受害組織共筆文件、記錄詐騙集團的手段,讓其他組織主動聯絡捐款人做初步說明;第二是協助走法律途徑;第三是邀請跨國軟體公司分享 NPO 應對資安危機的建議。

沈怡如提到,對許多 NPO 來說,過去無法想像要學習資安知識。然而,即使現在事件暫時告一段落,但資料早已外洩,或許未來還會發生類似事件,但經過這次經驗,大家更清楚必須提前規畫處理流程,並提升內部的資訊安全。

捐款人和 NPO 都同樣在意捐款金流的安全性。圖/取自自律聯盟簡報

「非營利組織的資安程度要到什麼範疇,現在還沒有法律規定,我們無從遵循。若要用企業的標準,又沒有那麼高額的經費,所以大家都是邊走邊摸索。」沈怡如說。

自律聯盟理事長、臺大社工系名譽教授馮燕強調:「報告中可見,捐款人對公益團體基本上是抱持信任的態度,但個資外洩卻讓不肖業者有機可趁。公益團體如何透過公開透明機制,持續讓責信被社會大眾看見、確保捐款人的愛心不被濫用,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好事大平臺」整合 294 間公益團體資訊

因為觀察到臺灣數位行善的趨勢,自律聯盟也開始進一步培力 NPO。例如,讓員工學習透過不同的圖像或資訊呈現組織影響力,不再塞給捐款人艱澀難懂的生硬財報等。近 3 年來,他們也和企業陸續展開合作,發現不少企業其實很想了解公益,卻不曉得該怎麼選擇、不得其門而入,自律聯盟期待作為中介角色,協助雙方連結。

今年,他們也推出「好事大平臺」,整合聯盟裡 294 間公益團體會員資訊,並列出各組織致力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盼讓捐款人安心尋找合適的捐款對象。


延伸 2021-2022 年公益捐款調查:
2022 年
1. 10 大重點看臺灣捐款:疫情中反增 30 億、青少年比不上毛小孩吸睛、金融業最慷慨但也最警覺
2. 大疫時代的捐款調查、企業捐助樣貌、風險社會的責信新意義
2021 年
1. 每 2 人就有 1 人捐款?全臺捐款年收破千億,近 20 年來首次大調查
2. 2021 捐款市場與企業公益合作調查:用地圖找到彼此,用對話搭起橋樑

延伸捐款資安議題:
1. 上萬公民團體血淚資安事件:NGO 該從哪些小地方著手,維護個案、員工和親友安全?


首圖/自律聯盟召開記者會發表「2022 數位時代下的公益現況調查報告」。攝影/曾玉婷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曾玉婷
曾玉婷

Right Plus 記者,文字工作者。喜歡書寫和音樂。志向是真誠對待生活中的每個枝微末節。最近經常會想起:「這是人們會說起的一年,這是人們說起就沉默的一年。」

文章: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