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適合當社工嗎?」續篇:重返社工界路迢迢,那段履歷表上難以言說的空白

撰文/金草木

2020 年寫了一篇記錄心路歷程的文章 《堅持十年成為社工,執業 2 年半畫上句點:「我真的適合當社工嗎?」》,一年過去了,離開社工界的我,每回閱讀自己的文章,就像是在提醒我記得歷歷在目的痛。過程中也得到許多人的祝福與回饋,「不適合當社工」、「遇到不適合的單位與主管」、「做社工的事不一定要當社工,但求心安理得」、「練壯一點再回來幫助別人」及「重新接受新的可能性」等。

我的經歷並不特別,能得到迴響始料未及,卻也從回覆中看到許多人也曾遭遇相同的困境,社會工作者無形的壓力、社會結構的枷鎖以及社會制度的不完善等,都容易使得社會工作者耗損,可仍期盼我的經歷能帶來一點省思與盼望。

曠野流浪的日子

決定離職後的交接期間,聽聞主管將我們的內督內容及對我的評估告訴其他同事,同事提醒我要處理個人議題。於是我明白,離職雖是一時衝動,卻教會我社會工作要面對的不只是一個人當下的情境,還有他背後更深的故事

後來我與外聘督導聯繫,簡單告知事發經過並告訴他我想離職,他勸我再想想不要衝動做決定。我知道將來我必須為我當下所做的選擇付出代價,然而當時的我並不曉得,我所付出的代價必須耗費我數年的青春。

離開所喜愛的社會工作,想在社工以外的世界努力耕耘並享有一片天,卻不清楚可以做什麼、該做什麼。大學的社會工作教育,教育我如何成為一個社工;教育我如何在職場上成為一位助人工作者。於是我給自己一些時間,沉澱的同時並學習新技能。

約莫半年後我開始重新求職,我拒絕所有與「社會工作」相關的工作,一心只想有口飯吃,即便領基本工資我也願意。然而這個社會並不允許我的叛逆,待業的時間裡,陪伴我的是自我懷疑以及外界不接納的聲音。

舉凡行政助理、門市人員、餐飲業服務人員,以及傳統產業的基層人員等,都將我拒絕於門外,送出好幾份履歷都沒有回音。甚至請從事人資的朋友協助修改後再送出 30 幾份履歷,同樣無消無息。致電那些公司,給予我的回應都是「你以前只當過社工,我跟主管討論後若適合會再跟你聯繫」、「我們的學歷要求只要高職畢業,你的大學學歷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或「你有相關工作經驗嗎?我們要找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等。

好不容易取得面試機會,「為什麼不繼續當社工?」、「社工很缺耶,你工作不難找啊」、「有專業卻不走這條路太可惜了。」或「需要幫你介紹認識的社福單位嗎?」諸如此類的問題讓我每接到一個面試通知,內心都要練習如何回應面試官,最後都徒勞無功,得到的是不停地在內心反覆詢問自己不當社工的原因,或者思索如何表達「社工系畢業可以從事的職業其實很多」。對我而言,等待面試與面試過程其實都是煎熬。

知道我正在求職的友人們,紛紛轉發某某單位社工徵才的資訊給我,或者告訴我換個單位就好了,換個主管就好了等話,要我繼續擔任社工,期間也被後輩們詢問如何準備社工師考試,而非如何成為一位社工。

然而,這段期間沒有人問我怎麼了?發生什麼事?沒有人關注我的情緒,關注我堅持 10 年成為社工卻畫上句點,內心的悲傷、憤怒與掙扎,也沒有人問我面對突發的事件與最終的選擇,如何走過這些歷程,更沒有人知道看似一件單純的離職,其實背後蘊含的是我得花更長的時間釐清並關注自己的內在。

好像所有突如其來的事件,因為我的社工身分,而一定有辦法自行消化吸收,我所發出的悲憫與求助訊息,全被我的社工身分給掩蓋,但我只想說「我不好,我很不好」。

當時間拉長,待業的空白逐漸成為待業的原因

待業的日子裡,每當看到公司行號閱讀履歷的已讀通知,心中滿是期待,最終仍是一場空。想參與職訓課程以培養一技之長,卻擔心突然接到面試通知,最後前功盡棄。也曾到就業服務中心找工作,承辦人當著我的面打電話問他們同仁說:「櫃檯有位一般民眾,你們有誰缺業績需要增加個案?」

以往帶著個案到就服中心求職的我,現在卻在就服中心媒合工作,填了基本資料,仍然未接到任何面試通知。我只是想要一份工作,為什麼這麼難?鼓起勇氣、擔心害怕、期待、被拒絕到自我懷疑的循環,經歷了好長一段時間,當時「求職」成了我人生階段的一大課題。

經歷了漫長的等待,等待的時間越長,越沒有辦法解釋這段期間我在做什麼,或者我待業的原因,不是不找工作,是找不到工作。很多人知道我待業一段時間後,都覺得我很好命怎麼可以不工作?我在玩嗎?我並沒有,我跟在職中的人一樣認真生活著,只是因為我的狀態為待業,而否定了我所付出的努力。

面試官僅從履歷表上認識我,而履歷表上所呈現的則是歷年工作經驗,看不到的是那段時間的空白,幾年到幾年間你從事什麼工作,越被詢問越顯得自卑。我也想起我的個案,我無法交代我待業期間的空窗,更明白個案們面對求職的恐懼,決心找工作卻在就服中心門口放我鴿子;信誓旦旦要改過自新卻無法懸崖勒馬;還可能因面臨失業使得他們前功盡棄⋯⋯

履歷表上不為人知的空白都只能用「沒有工作」作為總結,卻沒有人知道履歷表上無法呈現的,或許是另一段刻苦銘心的人生。

期間我也不停的反思,是否我真的只能從事社會工作?是否無法在社工界以外的地方立足?於是我整理我自己是否對於社會工作仍懷著期待與悸動,然而我發現這段時間以來我在逃避,逃避不願承認的、軟弱的自己;逃避內心不願觸碰的傷;逃避重拾勇氣承認失敗的過去,因為我覺得這樣或許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然而無論我再怎麼逃避,最終還是得面對社會工作歷程帶給我的傷,還是得承認自己擁有失敗的過去。同時我也想著整理好自己的情緒,或許可以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在社工工作中重新站立。

當我試著重返社會工作

於是我開始撰寫履歷,並且很快的取得面試機會。再一次的社工面試,面試官看著我的履歷,細數我的每一段空窗、細問我的離職原因。

「這種(中間空窗的)資歷,薪水也不知道要怎麼給你⋯⋯」、「你準備好了嗎?」、「想清楚再來吧!否則你很快就會說你不想做了。」面試官因為我離開社工界許久,現在又在找尋社工工作,對於我的就業動機提出質疑,也對於我是否能夠擔任社工提出疑問。我好奇全臺灣的勞動人口中,真正想清楚後才進入職場奮鬥的有多少人?是否每位勞動者在投身職場前,都能徹底思考過所從事的職業是否適合自己?

數年後我才明白,當年不聽眾人勸執意離職的我,不僅在社工以外的世界無立足之地,連回到社工界也變得困難。

這讓我回想起過往協助個案們媒合就業時,詢問他們想從事何種性質的工作,他們多數時候都會以「有得做就好,沒有選擇的本錢。」回應我,使得我在資源連結上,看似簡單卻也困難。同時,我是否該慶幸曾經對工作抱持同樣心態的我,其實還有選擇?

回到職場後的日子

經歷了無數次的失落與挫敗,決定踏出舒適圈,於是申請了國外工作簽證,卻碰到了疫情。但也是因為疫情,勞動部推出的安心上工計畫突然成為熱門,讓我在短時間之內得以餬口。後來透過單位同事的介紹,才有了一份和社會工作有關的工作。

現在想來,或許履歷表上呈現的不見得符合我的工作能力,藉由短缺工、職代等讓自己有機會被看見,也是種選擇。畢竟,同事們會看到的不單只是履歷表上的人生。

感謝社會工作對我的教育,讓我在怨天尤人之餘,還保有反思後再接再厲的勇氣;同時感謝陪伴我的每一位親朋好友,感謝你們不吝嗇地適時給予我安慰,也感謝你們忍讓我的停滯不前,從來不曾催促我必須繼續勇往直前,雖然過程中的自我省思總是寂寞難耐,卻也使得我成長了。

履歷表上空白的那段時光,我體會了前所未有的失去,也讓我明白是否適合擔任社工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能否過得坦然、自在,並且問心無愧。能夠將社會工作所學應用在其他場域,也帶來不一樣的發現。我想,我會一直帶著好奇不停的探索並追尋下去。

這是我的過往、我人生的一部分,唯有真實的經歷過,才顯得深刻。獻給正準備昂首闊步你們,願我們的溫暖與善良,成為世界的微光,也願這世界的善良靈魂,終將被溫柔對待。


延伸閱讀:
1. 堅持十年成為社工,執業 2 年半畫上句點:「我真的適合當社工嗎?」
2. 我可以和服務對象成為朋友嗎?社工與案主,那條無形浮動的界線/一種__的社工觀點
3. 如何成為關係的轉譯者,ㄧ起邁向「好好生活」?/一種__的社工觀點
4. 更生服務現場的資深社工:數百件案量與業務、跟著個案跌倒再起、看見重生與希望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