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落難者等待「東山再起」之地:萬華的廟宇、性產業與社福網絡

近期,由於疫情的發展,「萬華」頓時登上熱搜關鍵字。特別是「街友」、「阿公店」(主要為中高齡者消費的性產業場所)、「茶藝館」等名詞,甚至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重要話題。

然而,對許多沒有到過萬華,或只是來過這裡拜拜、拍照打卡的民眾來說,或許並不清楚萬華究竟長什麼樣子?裡面住著哪些人?他們為何這樣生活?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如何?

港埠勞工尋花問柳的商談,與巷弄廟宇間她們的絮語

清代初期,萬華是臺灣北部最早開發的區域,也是最熱鬧的城鎮,許多商業活動自然在此聚集。1850 年左右,萬華的華西街北段因為靠近碼頭,成為商賈、船夫與碼頭工人的落腳處,並發展出服務這群商賈與底層勞動者的商業、性產業。

世界各國的港區幾乎都不難發現性產業的存在。一方面,船務工人多為男性,在海上航行一段時間後可能有性方面的需求;而支撐著港口商務搬運工作的體力勞工們在白天犧牲尊嚴、賣命工作,晚上則靠著「尋芳」找回一些男子氣概,取得性別認同。這樣一來,他們在隔天起床後,依舊能用大量勞力換取微薄收入。

另一方面,在港區繁華的商業活動中,不少老闆也希望能藉助「粉味」,讓高度競爭與緊張的生意協商,洽談得更順暢。

萬華這一帶巷道彎曲,形如人腹凹狀,所以這個性產業區又被稱為「凹月斗仔」。日治時期,總督府把現在西園路到環河南路一帶正式劃為「遊廓」(ゆうかく),為日本官民尋花問柳的紅燈區。當時的酒家女侍與性工作者,認為街區附近的青山王有驅除瘟疫的神力,也能保佑她們不會因工作而染上疾病。於是,她們不只經常參拜萬華的青山宮,還會捐款支持廟宇重修。

萬華青山宮。photo by d!zzy @ flickr

繁華落盡後,萬華成為人們「等待東山再起」的緩衝地

然而,日治時期(1895 年)淡水河淤積問題日益嚴重,貨運轉運途徑由淡水河轉向臺北火車站,原本鄰近港區而成為商業中心的萬華,地位被大稻埕所取代。加上萬華的土地開發也逐漸達到瓶頸,1949 年後,國民政府開始開發萬華以外的臺北地區。

其後的 1950-1980 年間,隨著臺灣工業化與都市化發展,年輕力壯的勞工開始轉往東區或其他工業區工作,留在萬華的則以青草業、服飾業、佛具業、夜市飲食業,以及性工作等傳統產業為主。

而跟不上社會變遷腳步,在快速變遷之下跌落、在勞動競爭中健康狀況日益衰弱的小商人或體力勞工,只能撿拾那些在典型勞動市場外圍,乏人問津、暫時性的零工來做,成為臨時工人── 如清潔工、派報工人、工地粗工、陣頭或舉牌等。

特別是 1990 年代,臺灣勞力密集產業大量轉移中國及東南亞國家,且開放外籍移工來臺工作,導致許多中高齡勞工失業,轉作零工。萬華,便成為這群人們「等待東山再起」的最佳緩衝地帶。

從清代開始,萬華便寺廟林立,許多信眾在拜拜後希望能施捨、做好事、累積功德,讓自己祈求的願望更有機會達成。因此,龍山寺周遭經常有善男信女或宗教團體在發送物資。

清潔工人。photo by kulucphr @ flickr

此外,萬華都市更新的速度較慢,因此留有屋齡老舊或頂樓加蓋的木板隔間房,貧困者花費相對低廉的房租,就能租到一個可供休息的小空間。加上萬華離臺北車站近、交通便利,貧困者更容易獲得生活物資或打工的機會。

同時,比起臺北其他地區的性產業,萬華的「阿公店」對這群貧困者來說,相對也比較負擔得起,而且可以獲取人際連結與性別認同。

貧困者會口耳相傳,知道萬華比較容易討生活,漸漸在此聚集。特別是 2005 年 1 月艋舺公園完工後,這個開放且便利的公共空間,便吸引大量原本位於龍山寺周圍、傳統市場內的街友聚集。

成為「萬華人」:經濟落難者尋求支持的網絡

根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2019 年全國列冊的街頭遊民人數為 2194 人,其中雙北地區約占 40%,臺北市約有 675 位街頭遊民、新北市則有 174 位。此外,臺北火車站及萬華(特別是艋舺公園及周邊)地區街友加總約占臺北市的 75%。若進一步檢視街友的身分證件,會發現許多人的戶籍都是設在「萬華區」

若單看上述統計資料,可能會認為,萬華不僅是街友聚集的大本營,萬華人陷入居無定所的比例也居全國之冠。換言之,萬華是貧窮問題的製造機。然而,事實上,許多萬華街友並非土生土長的萬華人,而是從全國各地聚集而來的「經濟落難者」

萬華艋舺公園。photo by lipohao liu @ flickr

多數街友的戶籍之所以會設在「萬華區」,是因為根據《社會救助法》第 4 條,明定低收申請家戶需要有「實際的居住地」。因此尚有微薄存款的貧困者,為了申請政府低收補助,會將戶籍從原居住地遷至租金相對低廉、同時又有宗教團體及社福機構提供日用飲食、物資的萬華區。(參考:【制度傷人 2】全世界最嚴苛的低收入戶審核:找家之前得先有家、長期失業卻計入基本薪資?

由此得知,萬華地區的貧困者,很可能是來自大臺北地區,甚至中南部,在高度競爭的勞動市場下被淘汰出局的「勞動後備軍」。這群貧困者因為從事臨時工作,且生活條件較差,身心各方面都很容易受到傷害,也更容易與家人及同事發生衝突。

一旦失去固定工作,又花光身上有限的積蓄,也沒有家庭的支持,便可能開始流浪生活,成為無家者。更別說貧困者多半身心狀況不佳,很難回歸典型勞動市場賺取月薪,當他們工作開始不穩定時,就很容易再度回到街頭流浪。

因此,為了回應萬華日益提升的貧困人口,也增加無家者脫離流浪生活的資源,政府社福單位和民間慈善團體也慢慢在這裡開辦物資發送短期居住職業媒合的福利服務。例如,清末萬華民間興辦的「臺北仁濟院」和日治時代的「愛愛寮」(即今日的「愛愛院」),都是經典的代表例子。

深耕萬華的民間團隊建立一般大眾與無家者的連結,並向無家者傳達善意。圖/取自人生百味石頭湯計畫

近 20 年,則有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在此設置遊民專責小組,也有民間團隊如芒草心協會人安基金會人生百味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等,教會團體如活水泉教會燈塔教會萬華靈糧堂等,提供貧困者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等各方面的服務。

社福機構的社工,一方面協助無家者尋覓暫時的棲身之所,一面洽詢萬華區較友善的房東,希望他們能夠及早「設籍並實際居住」,以獲得申請低收入戶補助的資格。同時積極媒合相對穩定的打工機會。

在社工、短期居住提供機構、社區友善房東、雇主,以及無家者自身等多方面的努力下,無家者便可能慢慢找到相對穩定的工作,存到一些錢,並且租到一個還可以遮風避雨的小屋。這也是貧困者普遍設籍於萬華區的原因。

這群或許在其他地方已經走頭無路的「貧困者」、「無家可歸者」,在萬華,已經生活了大半的日子。


延伸認識萬華
1. 【你可能也不知道的萬華】線上策展系列 1234
2. 【影輯】萬華現場
3. 從「等工」到「等待時間過去」,艋舺為什麼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4. 李佳庭:城市溫柔的一面,是為了讓大家都能好好生活/《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5. 【關係者的距離-里長篇 1】「住山莊的歧視住別墅的,住別墅的歧視住大樓的」小區裡的日常,是大社會的縮影


參考資料:
本文以在地耆老及街友面對面訪談、日常生活社會實踐與觀察所得資料為主,並參酌以下文獻。
1. 周昭妤、朱正中、許素鳳、黃崇哲、莊朝榮(2001)。〈台北市萬華、大同地區特色產業調查研究〉,台灣經濟研究院|臺北市商業管理處出版。
2. 黃鈺琦(2015)〈社會排除與文化再生 ── 艋舺包容性規劃的浮現〉,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位論文。
3. 簡旭伸、王振寰(2016)。《發展研究與當代臺灣社會》,巨流圖書公司出版。


原文「萬華為何聚集如此多貧困者及性工作者?」&「棲息萬華的街友是不是都是『萬華人』?」刊載於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 fb,Right Plus 獲授權轉載。


首圖/ by lipohao liu @ flickr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