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等工」到「等待時間過去」,艋舺為什麼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這幾天,無論臺北的艋舺公園或其他各地公園,依舊可見許多中高齡大叔聚集聊天、下棋或簽賭,看到這群人無畏疫情緊繃,還大剌剌的群聚,真的會令人擔心與生氣。

但與此同時,我們是否也該追問:「為什麼他們要聚集在這些地方?是惡意傳播病毒嗎?還是對防疫無知?亦或是有其它我們不知情的重要原因?」

以萬華艋舺公園、早期和平西路和中華路交接的高架橋下為例,這裡過去曾是許多中高齡勞動後備軍「等工」(臺語,「等工作」之意)的集散地。特別是早年臺灣營造業興盛時期,很多工地工頭都會到這些人力集散地「叫工」(臺語,「找工人」之意),讓這群中高齡勞工還有領日薪打工的機會。

中高齡者為何開始落腳公園、尋求人際連結?

事實上,建築營造業是接收典型勞動市場流出的「勞動後備軍」的重要產業。在工地做粗工的勞工,多半是第一線製造業或服務業汰選下來的中高齡男性,他們因為身染疾病、家庭關係破裂,或缺乏與時俱進的生產技術等原因,無法再重返每天上下班、領月薪或年薪的勞動市場,只能過一天算一天的打零工維生。

然而,隨著 1990 年代臺灣政府開放外籍移工來臺,企業化經營的人力仲介與派遣公司紛紛設立,沒有組織的中高齡體力勞動者更難找到打工機會。有些人因長期失業沒有收入,可能得被迫搬離原本就已簡陋不堪的違章加蓋空間,正式開始流浪生涯,花費更長的時間停留在萬華的艋舺公園。

群聚艋舺公園的目的不再是「等工」,而是「等待時間過去」。

平時,整個艋舺公園看上去,約有 300 多個中高齡者長期聚集在這邊。其中經臺北市社會局登記在案的街友約 120 人左右,其餘 200 多人則大多是來自大臺北地區(例如板橋、中和、新莊等地)的中高齡民眾。

為打發長期缺乏意義感的痛苦日子,多數人會在公園裡聊天、下棋、簽賭,少數人則會在此喝酒交友,還有一些性工作者會在這裡招攬生意。如此,至少還能感受到一絲絲的人際連結,甚至給自己一個簽中大獎後貧窮大翻身的美夢。

由於在此聚集的街友或中高齡者大多有類似的處境,但又多半「很識相」或「很得體」的不多過問對方的過去,以免造成彼此尷尬,由此,這些人很容易產生「我們」的集體認同,降低個人面對流離失所的孤單和恐懼。

此外,在這裡還能取得各種生活重要資源和資訊,例如哪些地方可以領便當、有打工機會、有免費物品領取等,增加生活的資本。當然,也有些人認為自己與周遭的人不是「同一掛」,只是暫時落難,也因此得獨自承擔諸多壓力。

貼上標籤、劃上界線:豎立安全的假象

聚集在此的民眾之所以會讓某些人感到恐懼,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言行舉止不像多數時候日常生活中接觸的「同溫層」般可預期,甚至常有意料之外的反應。事實上,有些街友展現出與眾不同的舉止、外貌,也是為了讓自己免於他人侵犯,進而保住僅存的自尊。

為了避免自身的不確定感與焦慮感,有些人便開始透過劃清「我群-他群」,或是「我們-他們」的築牆界線,確定病毒或傷害沒有進入自己的生活圈。

但我們所劃分出的「他群」,究竟是什麼樣貌? 多半不是「我群」成員透過生活中的實際互動所認識。而是為了建立集體認同、凝聚成員共識和安全感,所塑造出來的虛擬想像,或者假想敵

在一些研究中曾指出,低社經階層的民眾比較依賴鄰里人際關係,所以也容易對鄰近地區、附近的居民產生強烈的依附感,甚至形成一種具有文化封閉性的小社群

不幸的是,這些人卻也最可能因都市更新迫遷,或付不起房租,而被迫離開居所,成為漂泊者。當他們舊有的鄰里關係遭破壞、共享集體認同也粉碎了,許多人或許就只能靠回到老家附近的公園閒逛,一解鄉愁之苦。

而文化封閉性的生活風格,則是因為整個社會變遷的節奏太快,讓他們在經濟、文化及科技等各方面長期遭到排除。是在無奈的情況下,不得不接受的結果,更是在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排除之下的結果。

所以,當主流社會中處於中上社經階層的民眾,因為不了解所產生的陌生感和恐懼,開始對「他群」貼上汙名標籤── 這項自我防衛措施,或許能因社會心理的距離感被拉開,產生短暫的隔離與安全感;但長遠來看,透過汙名化劃清界線,只會製造更多人與人之間的猜忌、仇恨和不信任,完全無助於了解疫情的真實狀況,或解決問題。

在交通發達的今日,人際互動早已脫離特定行政區或文化圈,除非有人誓死不走出家門,否則很難預期在路上不會遇到自己害怕或嫌惡的「他群」。

汙名化或找尋代罪羔羊所產生的緊張和對立,也無助於理解為什麼某些人不願戴口罩,甚至拚了命要到處移動,更不敢主動前往篩檢,或無法接受合宜治療的原因。


延伸閱讀:
1. 在街頭遇見關懷倫理,發現失敗的勇氣
2. 我們與現實的距離:師大徐敏雄談行動研究
3. 【你可能也不知道的萬華】線上策展系列 1234
4. 李佳庭:城市溫柔的一面,是為了讓大家都能好好生活/《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5. 就算不夠可憐可愛懂禮貌,每個人也都有權享有社會保障與尊嚴/《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6. 【制度傷人 2】全世界最嚴苛的低收入戶審核:找家之前得先有家、長期失業卻計入基本薪資?


參考資料:
1. F. T. McAndrew(1995)。《環境心理學》,五南圖書出版。
2. 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2002),《社會學動動腦》,群學出版。
3. 町村敬志、西澤晃彥(2012)。《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群學出版。


原文「萬華的艋舺公園為何聚集這麼多人久久不散?」刊載於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 fb,Right Plus 獲授權轉載。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