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瑜/不懂得感恩惜福的孩子,就不值得被幫助嗎?你的幸福未必是他們的幸福

4/20,巷仔口社會學一篇探討兒少安置經驗與身心影響的文章《「感恩惜福」錯了嗎?育幼院教養文化如何生產院生的階級恥感》,那看似「反感恩」價值的標題與內容,似乎衝擊到不少安置業者。文章內容讓部分工作者感到照顧兒少時付出的心血不被肯認、不值得被感謝,甚至感受到「照顧不周」的指控,而備感挫折。

我也曾經不只一次聽過安置機構同業、一般民眾,或是捐款人這麼說:

「那些孩子可以到這裡來住,真的很幸福!」
「他們真的很幸運,還能碰到你們這麼有愛心!」
「那些孩子用了這麼多的社會資源,真的應該感恩惜福!」
「如果他再不感恩珍惜,我就不要幫他了!」

你的幸福,未必是他們的幸福

我從不否認感恩與珍惜的價值觀有多重要,尤其當資源有限的時候。同時作為母親與社工,我也會將這樣的價值觀置入我的生活與工作脈絡中。

但我更在意的是,這些看似無害又政治正確的話語,放在權力關係從來就不對等的安置照顧背後,那些隱而未揭的意涵。那讓我在聽到這些話的當下,即便想開口反駁也都如鯁在喉。

如果我們認為,照顧這些過去在家中未曾被照顧好的孩子,是國家與社會的共同責任,家庭失功能之後的替代性照顧是殘補式的服務、是國家的道義,那麼,這些因為失去應有的照顧而隨之得到的「補償」,怎麼能稱的上是「幸福」或「幸運」呢

Photo by Austin Mabe on Unsplash

我以為的幸運,是意外的、巧合的、額外發生的好事,可能是遇到好的人、好的事情、好的機會。而關於「幸福」的定義,更是討論了幾千年都沒有定論,可能是心靈的滿足、物質的豐足、對自己所處的狀態有高度的評價與滿意之類的「主觀感受」。

每當聽到「他們應該很幸福」的時候,我在意的並非受安置的孩子到底幸不幸福,而是說這話的人究竟如何定義安置兒少的幸福?或是受安置的兒少,應該因此感到幸福?感到滿足?且不應該再索討更多?應該乖順接受國家或社會資源的安排?

能不能在評斷他人的幸福之前,先想一下他們究竟克服了什麼難題,才能夠在你眼前安在?

如果不「感恩惜福」,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這次在善盡天良《我在育幼院的那些年:從生存邁向生活,追求選擇權的日子》節目中,從 2 位與談者陳旺德與東吳大學社工所研究生林和順的經驗中得知,對於兒少來說,不管是因為資源得來不易、捐助者對善款應用的期待,還是社會觀感,安置孩子的「娛樂」總是被放在最後的選項。

然而,究竟是因為休閒娛樂不重要,或是因為孩子們是「受助者」、「被動接受資源」的角色,而被認為「不值得」運用這些不勞而獲的資源玩樂?

當孩子在安置生活中申請所需物品時,大多需要萬全準備、通過層層檢視與把關,在「需要」與「想要」之間,好像只能存在「需要」,而不能有「想要」。遑論兒少在生活文化中,更不斷被提醒必須感恩惜福,否則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吃碗內看碗外、不知感恩。

大多數時候,「不知感恩」通常與「不值得被幫助」產生聯想。在這個不斷訓示並反覆提醒「感恩」的文化中,作為機構經營管理者的我,也深深經驗過機構中「大人們」的焦慮。

曾經聽過不少安置工作者這麼形容──「擔心孩子們用慣這些資源,未來沒有這樣的環境支持怎麼辦?」、「我們會不會養出福利依賴的孩子?」、「資源不穩定,要是被發現沒有好好依照主流期待使用這些資源,往後資源會不會更無法延續?」、「孩子若是不懂得感恩,我們會不會被指責,說是沒把孩子教好?」

我相信,大多數的出發點都是好的,許多安置工作者往往比孩子更早體認到自立生存的危機感,希望孩子們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有更好的資源分配與自立能力、擁有感恩且知足的人格特質。然而「福利依賴」4 個字說得容易,其實絕不只是依靠教條式的訓示與控制資源,就能這麼簡單避免的。

表現不好就可能被送走,這就是明確的權力關係

在安置照顧的場域中,服務者與被服務對象的的權力(power)與權利(right)本來就不平等,但是,孩子才是照顧系統中的主體。過去我們在提供資源與照顧的過程中,大多以「大人」、「資源提供者」的視角輸送服務,反而忽略了「慈善」也帶有規訓他者的危險。

很多人會說,那些資源的取捨和分配,我們一般家庭養孩子不也是如此嗎?但請別忘了,這些孩子經歷過許多人生難題,而這些難題多多少少深嵌在他們的生命經驗裡,導引他們理解、認識甚至預期世界的運作。

他們從小經驗到的,從來不是單純的「表現好,換得一頓大餐;表現不好,被爸媽唸個幾句」,當他們表現不好,可能會被迫「離開寄養家庭」、「更換安置機構」等。離開主要照顧者與熟悉的生活環境,對兒少而言,是重大的生活變動。

Photo by Trym Nilsen on Unsplash

而在這樣的照顧過程中,「權力關係」常常遭到忽視,反而使得「因為我不好,所以⋯⋯」成為不少兒少認知世界運作的例句,也使部分孩子經驗到「我不值得」的自卑感,經常陷入自我究責的循環中。

當然,也有些孩子會經驗到「我應該更謹慎、更努力」,而發展出強烈積極的生存動力。每個孩子的經驗不盡相同,就像不同的人吃下同一種藥,藥物在每個人身上發揮的(副)作用可能都不太一樣。

但我們不能因為藥物對大多數人看似能發揮作用,便忽略了可能的副作用。

經驗與感受無關對錯,而是照顧的指引

我記得,有次在個案研討時,我與工作夥伴們談到一個被認為「很有問題」的孩子。有人說,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懂感恩,他爸爸、媽媽,甚至叔叔、阿姨、親戚們都不要他了,學校也不喜歡他,有我們接手照顧他,讓他不至於流落街頭、三餐不繼,他怎麼不懂得把握機會、好好感恩、知福惜福,反而成天對我們挑釁、暴力相向呢?

但我只想說:「給他一點時間吧!這個社會欠他的,他都還沒恨完。在他還沒恨夠這個世界之前,他要拿什麼來感恩呢?

機構照顧總是一環扣著一環,你如何理解孩子的需要,關連到你如何期待照顧者角色;而你如何期待照顧者角色,則關連到照顧者如何提供照顧。在這個過程中,當事人的感受與經驗都很真實,無關乎對錯。

許多一般家庭無法經驗到的照顧安排,在集體生活的機構中看來都難以避免。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當一個在照顧過程中更友善、更能體察孩子感受與需要的地方。工作者該思考的是,如何協助孩子更理解我們的照顧與限制,以及在「副作用」發生時,能有一個梳理、支持與對話的機制。


善盡天良【眾聲相 EP10】我在育幼院的那些年:從生存邁向生活,追求選擇權的日子


善盡天良【眾聲相 EP4】不回家過年又怎樣?有愛的地方才是家!


延伸認識安置機構照顧:
1. 不回家過年又怎樣?安置機構:有愛的地方才是家,孩子重視的人才是家人
2. 衛福部帶頭罔顧兒童權益(上):以「補助」之名合理化「超低價委託」,嚴重損及未來世代身心健康
3. 衛福部帶頭罔顧兒童權益(下):中央自辦全臺最大型安置機構,卻要求民間減收、讓身心障礙孩子無處可去
4. 【反酷刑系列】突襲訪視兒少安置機構,從人權角度辨識壓迫/捷克 NPM 手記
5. 誰才有資格被愛?誰又活該被打?/暴力安置機構少年甲採訪後記
6. 安置盟:家庭式兒少照顧未健全,衛福部不應倉促縮編機構
7. Right Plus 專題【機構式照顧與安置長路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徐瑜
徐瑜

兒少安置機構的社會工作者,關注臺灣兒少安置議題,包括工作者的勞權、機構的照顧品質、特殊需求兒少的照顧、安置兒少的人權、社會大眾對於安置照顧的迷思,以及社會文化與國家政策的排除。

除了杯水車薪的執行照顧任務,意識到體制與文化若未被鬆動與重構,工作者充其量只是社會控制的工具而已。

因為不願意自己與夥伴們的心力、大眾的資源以及孩子們的人生被虛耗,於是來到這裡,紀錄這些故事。

文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