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垃圾為麵包:讓廢棄帳篷、救生衣與橡皮艇,繼續守護脆弱的難民/「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編按:「創新」鮮少來自無中生有,更多是從他人經驗中優化,或因應需求而發展,甚至引進國際模式後將之在地化,從而尋求更好的解方。
「創新!不是空話 Think Globally」專欄每月整理一篇國外 NGO 創新案例、汲取國際經驗。其中除了工具性的創造,更專注於創新的過程與社會性影響,以及對臺灣非營利組織的適用性與實用性。
隨著戰爭、衝突、貧窮等影響加劇,難民潮成為 2015 年來國際間密切關注的大事。隨之而來的是許多難民營裡一頂頂遭丟棄的二手帳篷、海岸邊大量堆疊著難民上岸後棄置的救生衣、橡皮艇等。
這些因為戰禍與衝突而海量增生的垃圾,如今有 NGOs 看見商機,將垃圾循環利用製成賞心悅目的手工藝品。最重要的是,透過設計培訓與交流製作,為每日封閉在難民營中的脆弱群體提供穩定的心理支持與收入。
然而,為了做到這些,並不是投錢找人教導製作即可,還有太多困難要克服,包括換位思考、排除難民參與的障礙、慎選需求者、開拓商品市場、穩定存量等。
近半數難民為單親媽媽,巧手讓廢棄帳篷重生
扎塔里難民營(Zaatari Camp)位於約旦北方,與敘利亞交界處僅相距 15 公里,2011 年敘國內戰爆發,人民大舉逃向約旦,隔年該營成立,如今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敘利亞難民營,收容人數近 8 萬人。
難民營的設立原先是以暫時性安置為導向,但敘利亞內戰至今已經 9 年,仍不見盡頭,扎塔里因此逐漸成為這些難民的長久住處。儘管基本生存所需由聯合國難民署(UNHCR)補助,但隨著戰爭期拉長,外界開始疲乏,捐款逐漸減少。
在許多生活困苦的難民家庭中,又以單親媽媽最受衝擊。根據 UNCHR 於 2018 年 12 月底的統計,扎塔里難民營中有多達 45% 的居住者為單親媽媽,受限於需要照料孩子等限制,往往無法出外賺錢維持生計,在貧窮之下成為脆弱的群體。
總部設在德國漢堡的 NGO「不只是安置」(More Than Shelters,以下簡稱 MTS),在 2012 年進駐扎塔里難民營。他們首先為這些單親媽媽成立工作坊,教她們回收營內廢棄的的布料與金屬,做成手工藝品。
這個計畫意外催生出全新的行動。有一回,MTS 團隊在營裡四處走動,尋找可回收的垃圾,卻發現一臺房車裡塞滿了 UNHCR 的廢棄帳篷,丟在那裡無人聞問。
由 UNHCR 提供的白色帳篷,原是扎塔里營難民的棲身住所,上頭有該組織的淺藍色徽章與字樣,正常使用下年限一年,貯藏年限約 5 年。換言之,帳篷對難民營而言是大型耗材,得定期更換,長期累積下來數量可觀。
根據 UNCHR 於 2018 年底的統計,扎塔里營內粗略有 25000 頂遭丟棄的帳篷。MTS 團隊因此著手向有關單位申請,收集被汰換的二手帳篷,並於 2017 年發起「Lel-Haya」計畫(Lel-Haya 是阿拉伯語「為了生活」(For life)的意思)。
他們招募難民營裡的單親媽媽,開設裁縫工作坊,教授使用縫紉機、裁切版型等,並雇用約旦當地的設計師予以指導。MTS 同時將一輛寬敞的露營車改裝成工作據點,婦女們在裡面裁切帳篷、縫製托特(Tote)包的背帶、袋身、標籤等不同環節。如今這樣的工作據點已遍佈至營裡的 7 個區域。
教妳工作、提供車資,還請保母幫妳顧小孩
MTS 指出,要持續讓難民婦女能參與計畫是一大難題。例如,部分有意願的婦女住的地區離工作坊太遠,需搭乘交通車。MTS 原打算採事後補助交通費,但婦女們往往連車費都無法負擔,之後便改為先行支付。
MTS 的執行長柯伯(Daniel Kerber)接受 Right Plus 採訪時強調,參與工作坊相當必要,能讓這些婦女離開自己的帳篷,在安全的空間與其他人相聚、談論日常生活,也獲得心理支持。
由於許多婦女的孩子還小,MTS 甚至額外聘請一位保母,專職照顧孩子,讓媽媽們能心無旁騖的工作。他們也依照個案情況,協調不便離家的婦女能在自己的帳篷內從事裁切等工作,讓她們依然能參與計畫。
此外,確保帳篷來源充足是計畫的一大重點。根據 MTS 的經驗,被汰換的帳篷並非從 A 地運到 B 地這麼簡單。除了大量帳篷直接被丟棄、無法追蹤下落,有部分帳篷會被其他難民拿去裝飾店面或住處,也有些被拿去黑市販賣。
再加上,收集來的帳篷也並非都能用,其中大約有 2 成已經發霉,MTS 將這些不良品拿來作為訓練用;其他可用的帳篷則小心儲放在乾燥處,確保包包的素材來源充足。
平均而言,4 頂帳篷能做 45 至 50 個包包,平均一天能生產 60 個包包。至 2018 年底為止,MTS 共回收再造了 5000 頂帳篷,製作出 25265 個大小不一的托特包。計畫執行至今,至少有 488 名婦女受過培訓,並能聘用 3 名當地設計師。。
開拓市場需求,盈利所得 100% 回饋婦女
有了生產與供給線,還得媒合需求,有效將作品推廣出去。一開始,MTS 從自身網絡開始聯繫,尋找可能的賣家,並透過牽線認識零售商。同時參與貿易展覽會,介紹難民故事與產品背後的意義,藉此擴大網絡、提高能見度。
不過,由於從約旦難民營出貨的運費極高,占總成本高達 8 成,MTS 因此僅接受大量訂單,不接受零星訂購。柯伯透露,曾有好幾個月都接到大筆訂單,平均下來的月收入等同於當地人在紡織廠工作的月薪。計畫團隊還會依照各個工作站的製作與銷量分配收入,將包包的盈利 100% 全數回饋給難民婦女。
「製作包包的收入是這些婦女在難民營裡唯一的收入來源,希望藉由這個計畫,讓營裡的單親媽媽不必再完全仰賴 NGO 的補助過活。」柯伯說。
讓廢棄救生衣與橡皮艇,繼續守護脆弱的人們
同樣秉持「化垃圾為麵包」概念,在希臘萊斯沃斯島(Lesvos)的「萊斯沃斯團結」(Lesvos Solidarity)做法則不盡相同。
萊斯沃斯島是敘利亞、阿富汗等中東難民逃難到歐洲的最前線,自 2015 年起大量難民從土耳其渡海登島後,當地政府便在島上陸續設置多個難民營,其中包括去年 9 月被大火燒毀、生活條件惡名昭彰的莫里亞(Moria)大型難民營,以及由「Lesvos Solidarity」管理的小型難民營「皮卡」(Pikpa)。
皮卡營裡約 80 人,多為懷孕婦女與帶著年幼孩子的難民家庭,以及身心障礙或罹患重病的弱勢難民等,他們在營裡通常能獲得額外的照顧與身心治療。
自 2015 年夏天起,「萊斯沃斯團結」成立了「旅途安全袋」(Safe Passage Bag)工作坊,收集海岸邊遭棄置的救生衣與橡皮艇,由難民們從事清洗、切割、裁縫,再設計製作成五彩繽紛的各種包款,開放讓當地人與遊客直接登門購買,也成立網路商店販售。
與前述「為了生活」(Lel-Haya)計畫不同,「旅途安全袋」工作坊著重的不是裁縫培訓本身,因為參與計畫的難民多是由皮卡營的社工或心理師轉介而來。計畫團隊希望透過工作坊為他們煎熬而漫長的生活提供心理支持,並使他們擁有固定收入。
特別的是,參與「旅途安全袋」計畫的難民與所有 NGO 工作同仁的月薪「一律相等」,他們每天工作 6 小時,不會因為工作內容不同、包包銷售量的好壞而有所增減。工作坊負責人柯葛絲(Nicolien Kegels)解釋,當初採均一薪資的想法是因為「這樣最公平」,大家都在工作坊工作,理當擁有同等的報酬。
拾起破碎的身心,重心定位人生
擔任裁縫的索海博(Soheib)說:「對我來說,這份工作就是一切。」索海博在營裡找到棲身之處,加上裁縫工作,得以慢慢重建生活。「我們都是破碎的人,在這裡就像在爬樓梯一樣,一步一步慢慢向上。」
一名已在工作坊 3 年的難民也說:「能在這裡工作對我的幫助很大。」他指出,因為正式的庇護資格審核進度一直不順利、無法離開難民營,過去他成天無所事事,徒然空等,呆坐在營裡愈想愈鑽牛角尖。直到進了工作坊負責材料裁切,認識了許多朋友、學到新的技能,才逐漸轉移注意力,心情也漸漸好轉。
「旅途安全袋」自成立以來,共計曾有 35 名難民參與工作坊,他們大多能在這裡得到穩定的支持,並因此在取得正式的難民庇護資格後離開島上,被安全擺渡到下一站。
去年 11 月,希臘政府無預警關閉皮卡營,所有的難民被送到附近的卡拉特佩難民營(Kara Tepe),工作坊因此暫時無法再開放難民加入。籠罩全球的疫情也使去年登島的難民人數大減,橡皮艇數量跟著減少,只好改為善用民眾捐贈的二手衣物,找出其中已破損或有大塊汙漬的衣服加以剪裁。
約旦的「為了生活」計畫則在 2019 年全數移轉給同樣深耕當地多年的樂施會(Oxfam),後者持續追蹤曾參與計畫的難民婦女,部分婦女後來在約旦北部一家製衣廠找到工作,在計畫中學到的裁縫技能,為她們開啟了新的扉頁,也協助她們拿回人生主導權。
延伸閱讀:
1. 從「國家的負擔」到共學創業,「社區企業週期」成功孵化難民微型企業/「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2. 難民是一種狀態,而不是身分/讀《走入戰火邊界,我所見的一切:鄭雨盛,與難民相遇》
3. 全球每 97 人就有 1 人是難民:臺灣應以援助港人為基礎,推動適用全難民的難民法
4. Right Plus 專欄:創新!不是空話 Think Glob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