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齡 65 歲,從糖廠抗爭到社區協力的集體記憶/專訪糖廍文化協會「艋舺甘蔗祭」

首圖/社區居民一起在糖廍文化園區採集並整理甘蔗;曾玉婷攝影

深秋時節,隱身於臺北市萬華區大理街巷弄的糖廍文化園區,於 11 月 7 日舉行一年一度的「艋舺甘蔗祭」,吸引許多社區居民與觀光客。艋舺甘蔗祭今年堂堂邁入第 21 屆,在甘蔗的青甜與笑聲中和平落幕。

時間倒轉至前一天的和煦午後,許多長者頂著斗笠遮陽,阿公阿嬤們提前在園區內的小型甘蔗田熟練的進行採收。首先以刀鋸下甘蔗,接著去除前端的葉子及根部的鬚,隔日大早清洗乾淨、晾乾後,才能在活動上榨出新鮮的甘蔗汁給大家喝。

對在地居民而言,甘蔗祭除了是呼朋引伴玩樂吃甜的悠閒活動,背後更延續著一段從抗爭到協力的集體情感與記憶。其中,致力推動祭典的臺北市糖廍文化協會,則是乘載歷史故事的重要角色。

將抗爭轉為議題,爭取社會認同

「糖廍文化園區」的前身,是日治時期北臺灣第一座新式製糖所。後來製糖所由中華民國政府接管,隸屬臺糖公司,隨著糖廠的煙囪、倉庫與民宅陸續拆除,僅存 3 棟倉庫與(當年載甘蔗的五分車所使用的)月臺,未料 1997 年,臺糖欲將土地出租興建大型療養院,遭到當地里民強烈反對,至此展開由下而上的抗議行動。

萬華的「糖廍文化園區」,前身是日治時期北臺灣第一座新式製糖所。圖/@ Wikimedia Commons

現任糖廍文化協會會長陳德君表示,在地居民認為攸關社區的重大計畫應該經過共同討論,而非單方面決定,於是各自出錢出力,連結里內網絡,包括宮廟管委會、社區發展協會等,在大理街當時的臺糖宿舍圍牆旁搭建臨時攤棚,互相討論意見與行動策略,設置海報與看板傳遞消息和進度,並在 1998 年組成「大理街附近地區居民權益促進會」。

「不過,任何陳情抗議都需要轉換成議題,才容易獲得社會認同。」糖廍文史工作室負責人陳金耀,同時是協會的第 3 任會長,當年曾站在一線抗爭這些不合理的情事。他說,居民從單純的抗議活動,轉為「爭取公園綠地」及「再造文化社區」,歷經 3 年,臺糖倉庫原址終於規畫為文化古蹟公園。

臺糖願意釋出土地,被外界視為由下而上爭取成功的案例。臺糖前董事長曾表示,希望象徵北臺灣的糖業文化能繼續傳承,因此居民在公園種下第一片甘蔗,2000 年時舉辦第一屆甘蔗季,並於隔年成立臺北市糖廍文化協會,至今持續舉辦糖業文化活動。

從「用活動打運動」到「展望未來」

艋舺甘蔗季每年都各有主題,今年是「快樂的艋舺人」,修復糖廍立鐘及園區內的五分車(臺灣糖業鐵路)鳴笛是此次亮點,象徵向地方、城市堅持深耕社區的聲音,當天則有剖甘蔗大賽、甘蔗皮編織體驗、親子繪本劇場、糖廍合唱團表演、萬華車站親友散策(漫步)與在地生活市集等活動。

糖廍文化園區內的甘蔗田,以及本屆甘蔗祭海報。攝影/曾玉婷

陳德君指出,早年甘蔗祭有「用活動打運動」的內涵,例如第 1 屆邀請當年臺北市長馬英九到場,扮演「甘蔗王子」闖三關,分別暗示公園落成的 3 大挑戰;第 5 屆訴求打造 3000 坪的甘蔗公園。除了訴求,打造社區未來願景也開始成為重心,像是第 9 屆「臺北糖廠慶百年」,便以糖倉活化再利用作為討論主旨。

提及協會的發展樣貌,陳德君提到,當年權益促進會受到臺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鼓勵,從抗爭團體朝向組織化轉型,除了推動甘蔗季、糖廍音樂節,以及培養青少年對家園及土地認同的社區種子營,「參訪」也成了協會年度盛事。

例如,此前為了爭取古蹟活化再利用,在旅遊路線上安排參訪成功轉型的宜蘭酒廠;為了豐富糖廍文化社區的規畫想法,前往南投埔里桃米社區生態村,藉由刺激和學習,都讓協會持續注入新能量。

驅動萬華在地人,加深社區情感

從推動組織激發思考,到喚醒居民社區意識,對協會幹部們來說,驅動萬華社區的,正是當地特有的人情味。

住在糖廍里的成員,基於土地及產業發展的歷史脈絡,厝邊頭尾背景相近,可能是同鄉、同學或同行,鄰里關係本來就很緊密,透過抗爭運動或文化活動,從共事中凝聚更深厚的共識和感情,甘蔗祭逐年以來參與的成員、志工也愈來愈多。

糖廍文化協會的成員、志工一同採集甘蔗,以準備隔天甘蔗祭的新鮮甘蔗汁。攝影/曾玉婷

以今年為例,含現採現榨甘蔗汁的工作人員在內約 100 人,當中多人每年不缺席,站在相同的崗位上逐漸熟能生巧,「核心幹部也會主動提出過往的經驗,只要當年的會長願意學習、願意取經,組織經驗便會傳承。」陳德君說。

另一方面,甘蔗培育上也運用了社區居民的家鄉經驗。糖廍文化協會第 6 屆會長劉昌浩,指著佇立在甘蔗田旁、記錄了超過 10 個品種的說明版笑說:「附近很多人都從南部上來,一見到甘蔗就說他們小時候怎麼種、葉子怎麼拔,經過指導,種起來結果都挺不錯的。」

陳金耀也提到,抗爭過後,不只能讓後代子孫可以享用公園和古蹟,社區的情感交流也更強烈,有時甚至不是附近的居民,只是經過看到大家在砍甘蔗,也會主動加入幫忙,「這份改變真的很可貴。」

找出共同願景,促成社區對話

另一方面,以社區規畫師的身分在萬華耕耘 20 年的陳德君,被當地人稱作「糖廍女兒」,至今她依然努力嘗試和政府與社區溝通。

最難的對話都是在自己社區。」她坦言:「每個人對同一件事賦予的意義和價值都不同,例如有人覺得房地產重要,有人覺得推動鄉土教育重要。但政府資源有限,需要我們發聲和爭取,如果想增加聲量讓外界聽見,居民的共識就需要更緊密的連結。」

糖廍文化協會長陳德君。攝影/曾玉婷

陳德君認為,溝通最重要的,便是找出彼此共同的「願景」。例如希望孫女以後可以在社區裡學到什麼;或是在討論蓋停車場時,想到以後自己的兒子開車回來會方便停車,這一類很有「人的生活」的具體畫面,可以讓居民在討論未來時更聚焦。

對她而言,最後得出的「最大願景」,應該要是能夠包容你、我、他的答案,「因為可以包容彼此,大家各自才會心想,啊,那就聊一下吧?而不只是一味的冷眼旁觀或反對。」

想要找出願景,就需要有方法供大家討論出方向,楊德君因此相當看重甘蔗祭,希望透過活動和居民哈啦,在輕鬆自在的氣氛下,讓每個人慢慢主動拋出想法,「這件事要有人持續經營,否則想法就會四散在生活中。」

學習與串聯,社區參與的各種可能

對此,協會在度過早期的抗爭與協力階段後,近年陳德君轉而以「學習」和「串聯」作為行動宗旨。

在學習方面,由於過去的抗爭運動仰賴 4 大報及電視新聞,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摸索新的傳播工具有其必要性,協會因此開始經營粉絲專頁、做群眾募資等,增加曝光度;串聯方面,則是邀請糖廍周邊的艋舺店家、NGOs,甚至更多同在社區營造的夥伴來參加活動。

攝影/曾玉婷

陳德君說:「讓彼此看見彼此,知道誰在關心甘蔗祭,因為不同身分背後都代表各自的價值觀,大家的想法彼此碰撞激盪,也許可以誕生出一些集體智慧。」

陳德君也提到,在成員平均年齡約 65 歲的協會中,實際上也有不少年輕人、青年參與,只是他們不太喜歡一起開會,因為會議可能很冗長,或者不一定好溝通,因此經常透過其他方式投入,像是 FB 經營、協助舉辦活動等。

「很多人真的都是和父母爺奶一起吃甘蔗長大的,可能開會時,自己的爸爸就坐在對面。」她笑道,並將「中生代」的自己視為 2 個世代間的橋梁,「年輕人的投入就是要讓老一輩的知道,參與的形式可以很活潑,不是只有應酬吃飯、開理監事會才是參與。

共生共榮,追求永續的生活樣貌

今年甫接任會長的德陳君,運用許多前輩累積的經驗,早在艋舺投入細緻而漫長的努力。談到萬華,每一個場景都在她口中栩栩如生,也許就是她和許多人過去重複想像的生活願景。

甘蔗祭前一天,許多長者提前聚集在園區採收甘蔗。攝影/曾玉婷

她說:「原本鄰居相遇的地方是巷口、廟埕、停車場等,自從有了園區,居民經常傍晚到公園運動聊天、白天參加藝文倉庫開辦的才藝班、晚上參加合唱團、深夜協助擔任巡守隊,此外還會定期幫忙種植甘蔗;每當夏天週末,時常可以看到甘蔗園有人煮好綠豆湯、有人燒茶、有人準備滷蛋小菜,在甘蔗園周圍做事談笑⋯⋯」

回顧甘蔗祭一路走來,至今還在成長道路上逐步前行,而協會共同的期許,是將園區與古蹟開放,經營成讓社區集體學習與文化共生、永續共榮的場域


延伸社區參與:
1. 萬華培根市集:進化的在地力與社福 2.0,打造既包容又競爭的類市場
2. 民間自組萬華社區培力網,從文化出發拓展多元連結
3. 在這裡「重修舊好」:全臺首間以女性街友為主體的相聚空間
4. 埔里婆婆媽媽的逆襲:由下而上翻轉空汙,自己的社區自己顧/《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
5. 庶民的能源覺醒:從節電提案到公民參與發電,發揮社區動員的草根力量/《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曾玉婷
曾玉婷

Right Plus 記者,文字工作者。喜歡書寫和音樂。志向是真誠對待生活中的每個枝微末節。最近經常會想起:「這是人們會說起的一年,這是人們說起就沉默的一年。」

文章: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