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為什麼成為憂鬱症高風險群?恐同症的內化與創傷/《正午惡魔》

編按:大家出版於今年 7 月出版《正午惡魔》,作者安德魯・所羅門為著有經典著作《背離親緣》。在母親過世 3 年後,安德魯・所羅門憂鬱症發作,多年後他以憂鬱症病患、精神疾病學家、文學作家等多重視角,採訪了許多病患、醫師、藥物研發者等,於書中以 12 個多元面向剖析憂鬱症,完成《正午惡魔》。

本篇選自書中〈同志〉篇章,作者以多種研究切入,分析同志族群與自殺意象的高相關程度,並帶領讀者思考什麼樣的社會氛圍造成同志族群的創傷經驗,以及如何療癒創傷經驗。


撰文/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

在最可能得憂鬱症的族群中,同性戀者名列前茅。近年有一項研究觀察許多對中年雙胞胎,雙胞胎中一位是同性戀者,另一位是異性戀者。結果發現其中有 4%的異性戀曾經企圖自殺,同性戀則是 15%。另外一項研究以隨機抽樣調查 4000 名 17 歲到 39 歲的男性,結果發現其中 3.5%的異性戀者曾企圖自殺,有同性伴侶者則是 20% 左右。

各種研究顯示,同性戀是憂鬱症高風險群體

還有一項針對一萬名男性和女性的隨機抽樣研究顯示,過去一年中曾和同性發生性關係的人,罹患憂鬱症和恐慌症的比率大增。紐西蘭有一項歷時 21 年的縱貫性研究發現,在 1200 名研究對象中,自認是同性戀或雙性戀的人,出現重度憂鬱症及廣泛性焦慮症、行為規範障礙症、尼古丁依賴、自殺意念和企圖自殺的風險會更高。

Photo credit: Akiraxcc on Visual hunt / CC BY-NC-SA

一項針對 6000 人所作的荷蘭研究也顯示,同性戀男女得重度憂鬱症的比率遠高於異性戀者。明尼蘇達州一項針對 4 萬名年輕人的研究顯示,男同志出現自殺念頭的可能性是其他男性的 7 倍。另外一項針對 3500 名學生的研究則顯示,男同志企圖自殺的可能性是異性戀男性的 7 倍。

另一項研究顯示,在約 1500 名學生樣本中,同性戀者(不分男女)至少曾 4 度企圖自殺的比率是異性戀者的 7 倍以上。聖地牙哥的一項研究發現,男性自殺中有 10% 為男同志所為。如果你是男同性戀,你得憂鬱症的機率高得可怕。

恐同症帶來的身心受創 

許多人針對這種現象提出各種解釋,有的比較可信,有的不然。有些科學家主張同性戀和憂鬱症有遺傳上的相關性(我發現這種說法不但令人不安,而且站不住腳)。還有人指出,因性傾向而無法生兒育女的人,可能比大多數異性戀者更早面對死亡。流傳的理論還有很多,但同性戀憂鬱症的比率之所以這麼高,恐同症恐怕是最顯著的原因。

同性戀者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家人排斥,也比較容易出現社會適應問題。由於這些問題,他們比較容易輟學,成年後比較無法擁有穩定的伴侶,晚年也比較乏人照顧。他們更可能感染 HIV,而且即使一開始沒有染上,一旦陷入憂鬱,也較可能發生不安全的性行為,因而感染病毒,以至於憂鬱症更加惡化。

最重要的是,他們更有可能過著不為人知的生活,因此產生強烈的隔絕感。2001 年初,我飛到荷蘭烏特勒支和特歐.山佛特(Theo Sandfort)會面,山佛特對同性戀憂鬱症有許多開創性的研究。他發現,未出櫃的同志比出櫃的同志更容易得憂鬱症,單身人士也比有穩定長期伴侶的人容易得憂鬱症,這倒不足為奇。

出櫃和有人結伴都能減輕孤獨感,而許多同性戀者都深受可怕的孤獨感折磨。整體而言,山佛特發現同性戀者在日常生活中會以許多幽微的方式碰到極大的困難,有時即使身在其中都不易察覺。舉例來說,同性戀者在職場上比較不會和別人分享私生活,即使已經出櫃都一樣。

山佛特說:「而且這還是在荷蘭,我們對同性戀的態度幾乎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開放。我們覺得,雖然大家對同性戀的接受度很高,但畢竟這還是異性戀的世界,而在異性戀的世界裡當同志,壓力相當大。」

「現在有很多同志過得很不錯,事實上,有些人由於能成功化解同性戀者的種種複雜情況,建立起驚人的心理強度,比異性戀者堅強多了。但在同志社群中,心理狀態的幅員比其他群體還要廣,從非常堅強到極度脆弱都有。」

山佛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他當初出櫃時就歷盡艱辛,飽受雙親指責。他 20 歲時變得憂鬱而虛弱,在精神病院住了 7 個月後,父母的態度才丕變,和他建立起新的親密關係,他也就此享有一種新的心理健康狀態。「由於曾經崩潰,又重新振作起來,我從而明白了我是如何成為我,也因此稍稍了解其他男同志是怎麼回事。」 

Photo by Honey Fangs on Unsplash

童年晚期的創傷經驗,成為內化恐同與自我厭惡的起點

雖然山佛特等學者一直進行架構嚴謹的大型研究,收集各種相關性和數據,卻很少詳細闡述統計數據的意義。理查.佛里曼(Richard Friedman)和珍妮佛.道尼(Jennifer Downey)在 2 篇出色的論文中,以動人的筆觸探討內在恐同症的起源與機制。

兩人論據的核心是與佛洛伊德古典理論密切相關的早期創傷觀念──認為最初的經驗會影響我們一生。不過,佛里曼和道尼強調的不是幼兒期的經驗,他們認為童年晚期的經驗才是恐同態度出現的起點。 

近來一項探討男同志社會化的研究指出,許多同性戀孩子往往在異性戀和恐同的環境中長大,兒時就已將同儕或父母表達的恐同負面觀點內化。佛里曼和道尼寫道:「這種情況下,患者的發展歷程是:幼年期充滿了自我憎惡,童年後期更將早年的自我憎惡凝結為內化的恐同敘事。」

內化的恐同心態通常源自幼年受虐和遭忽視。佛里曼和道尼寫道:「許多同性戀傾向的孩子在長大後和別人發生性關係之前,都曾被扣上『娘娘腔』或『死玻璃』的帽子。他們飽受其他男孩的譏笑、暴力威脅和排擠,甚至遭到攻擊。」

的確,1998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有同性戀傾向的孩子,私人財物在學校比較容易被偷或遭到惡意破壞,兩者有統計上的相關性。「這些帶來創傷的互動經驗可能導致孩子覺得自己缺乏男子氣概。他們和其他男同學格格不入,可能因為遭到排斥或自己焦慮而避開其他人,或兩者皆是。」

這些痛苦經驗可能帶來幾乎難以克服的「全面而頑強的自我憎惡」。這種內化的恐同心態在許多方面都和內化的種族主義及各式各樣的內在偏見十分相似。我一直都很驚訝柏林 10、20 歲的猶太人自殺率那麼高,這表示遇到偏見時,一個人很容易懷疑自己、貶低自己,最終在面對別人的厭惡時陷入絕望。

人際支持網絡有助於度過創傷後遺症

但也不是毫無希望,佛里曼和道尼寫道:「我們相信,許多男同志和女同志都真正擺脫了童年創傷留下的後遺症,成功融入了同志次文化。若能適時提供人際支持網絡,通常能對創傷倖存者產生療效,提升他們的安全感和自尊,加強認同感。與其他同志進行良好的人際交流,能鞏固正向的認同,雖然這是個複雜的過程。」 

儘管融入同志社群能帶來神奇的療癒效果,深層問題依然存在。佛里曼和道尼的研究中,最引人入勝的部分是觀察某些患者,這些患者「表現出來的行為像是已擺脫了最可怕的創傷後遺症」,但事實上,持續的自我憎惡仍帶來嚴重傷害。

這種人通常對舉止比較招搖的同志(例如所謂「娘娘腔」的男同志)展露出強烈偏見,反映出他們對於自己欠缺男子氣概的鄙夷。他們可能有意或無意地認為,在與性生活毫不相干的領域(例如職場上),他們也得不到真正的尊重,因為一旦別人察覺他們是同志,就會認為他們比較「低等」。

佛里曼和道尼寫道:「對自己抱著負面看法,認為自己男子氣概不足,在他們潛意識中形成一種幻想。」這種幻想成為他們「複雜的內在敘事的重要元素,敘事的主題是『我是毫不足取、不夠格、缺乏男子氣概的男人。』」

當一個人抱著這種態度,他可能把人生所有問題都怪罪於自己的性傾向。「他們可能把負面的自我評價歸咎於同性戀的慾望,因此雖然問題的根源可能大相逕庭,患者卻相信,他是因為身為同志而招致不幸,進而憎惡自己。」


延伸閱讀:
1. 貧窮人的憂鬱症:憂鬱症會跨越階級,憂鬱症治療卻無法/《正午惡魔》
2. 同婚法制化運動始末(上):婚姻平權路上的支持者與反制力量/《臺灣社會福利運動與政策效應》
3. 同婚法制化運動始末(下):爭取婚姻「平」權,翻轉家父長式的現實/《臺灣社會福利運動與政策效應》
4. 從同婚公投看實質平等:扭轉偏見需要教育,杜絕歧視需要執法後盾/亂入公約課後隨筆 05
5. 748 施行法後,性平教育跟上了嗎?/《性別平等教育法》15 週年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