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勸募
從臺鐵事件到烏俄戰爭:政府發動募款排擠民間募資,是否真能嚴以律己?/公益責信協會
從去年太魯閣號事件到烏克蘭援助,都是由官方主導、幾乎沒有其他公益組織募款的空間。對比公益組織,政府部門既是球員又是裁判。
閱讀全文從臺鐵事件到烏俄戰爭:政府發動募款排擠民間募資,是否真能嚴以律己?/公益責信協會快訊/臺鐵事故善款爭議:增加傷亡家庭代表最多 8 人、研議修正公益勸募條例
「我們會服務到各家戶都能恢復平常、穩定生活後再結案。」
閱讀全文快訊/臺鐵事故善款爭議:增加傷亡家庭代表最多 8 人、研議修正公益勸募條例葉靜倫/臺鐵事故捐款 10.6 億全數直接發放,遺憾與犧牲的集體意義究竟在哪裡?
當中介組織變成一個代收代付中心,捐款人永遠不會理解捐出去的錢該怎麼真正變成「好事」。
閱讀全文葉靜倫/臺鐵事故捐款 10.6 億全數直接發放,遺憾與犧牲的集體意義究竟在哪裡?快訊/臺鐵事故捐款逆轉!10.6 億全部直接撥付傷亡家庭,陳時中:「這是愛心的分配,也是捐款人的期待」
「這筆捐款政府一毛不留,全部都會發下去,百分之百用在罹難者家屬、傷者、目睹乘客身上。」
閱讀全文快訊/臺鐵事故捐款逆轉!10.6 億全部直接撥付傷亡家庭,陳時中:「這是愛心的分配,也是捐款人的期待」余孟勳專欄/太魯閣事故該捐多少才夠?支持修法讓愛心不再被浪費
究竟應該捐款多少才夠?一場重大事件到底該處理到什麼程度,才是合理完善?
閱讀全文余孟勳專欄/太魯閣事故該捐多少才夠?支持修法讓愛心不再被浪費余孟勳隨筆/NPO 傘狀結構,讓公益大組織成創新小組織孵化器
降低「創業做好事」的門檻是鼓勵更多公民力量(尤其是年輕人)加入公益部門的一件大事。
閱讀全文余孟勳隨筆/NPO 傘狀結構,讓公益大組織成創新小組織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