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公關、拾荒者、受創少年,從家的百態中尋找共鳴/2022 貧窮人的臺北

拾荒者或酒店小姐的生活場域、弱勢兒少的社區據點,都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家」,卻讓人看見不幸的相通、對幸福的想望,以及營造幸福的多元可能。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拾荒者或酒店小姐的生活場域、弱勢兒少的社區據點,都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家」,卻讓人看見不幸的相通、對幸福的想望,以及營造幸福的多元可能。
Read more「街友是流動的一群人,在階層間流動,也在縣市間流動。」會牽扯到不同縣市的不同待遇、不同系統間的衝突。
Read more「讓他們找到新的生存方式,才能真正停止觸法行為。這也是我們跟犯罪集團的搶人大戰。」
Read more如果喪失多元價值,階級只會愈來愈僵固,那要改變就實在太難了。
Read more「犯罪和每個人的距離,真的沒有那麼遠。」身為體制代言人,法官閱盡犯罪與貧窮的連結,試圖回應出錯的體系。
Read more有的人身上有一萬元,就可以過一個月;有的一萬元不滿足,要 2、3 萬才夠用,那到底怎樣才是貧窮?
Read more「一般人似乎只會從一個人的背景條件,來決定要不要尊重他。」
Read more老師也是人,我們需要被接觸、被理解,不然就是和學生一起掉下去。
Read more沒有充分的資訊,很難做出對自己比較好的選擇。
Read more「我們需要符合臺灣現況的警察,不能再被威權壓迫而走向過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