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靜倫/土耳其震災爭議:節制的愛心與耐心,是旁觀者的第一課

或許我們該學著區分一下愛心和無力感—— 大量的捐物究竟是因為在乎脆弱處境人群的需求,還是為了紓解自己一再看到災難畫面的無力感?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或許我們該學著區分一下愛心和無力感—— 大量的捐物究竟是因為在乎脆弱處境人群的需求,還是為了紓解自己一再看到災難畫面的無力感?
Read more立法院最近排審《身權法》,但身障團體抗議,修法內容根本與身障者需要的「社區自立生活」方向背道而馳。
Read more9/17,立法院議事直播開始試辦「即時字幕」,讓聽障者也能輕鬆了解議事資訊。
Read more這一箱又一箱的生存必須品,並不是萬華在地自己長出來的,而是全臺各地四面八方匯聚來的。
Read more能夠成為「網絡」,是因為其中「沒有英雄」。每個人、每個節點都很重要。在疫病中,沒有人需要單打獨鬥。
Read more對許多身心障礙者而言,戴口罩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Read more高雄社會局為隔離者派送三餐, 因人力不堪負荷而爭議四起,自明日起改行替代方案。
Read more醫護、記者做的皆是平日專業的延伸,而送餐究竟是否是「社工專業」的一環?
Read more隨著隔離者需求量增加,以高雄市來看,送餐是否會影響社工原先業務?是否有更好的方法維繫支持系統?
Read more田野間工作室教大家利用編織技巧,將自己衣櫃裡用不到、甚至沒穿過的衣服變身,成為其他實用的生活小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