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週報|6/25-7/1】民團呼籲「遠距諮商」應放寬標準、「保單紓困」7/1 起可申請、臺北市身障日間照顧 7/1 起分流開放

全臺約 5 萬民眾的心理諮商受疫情影響被迫中斷,但各地方政府標準不同,導致只有 1 成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所能夠遠距諮商。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全臺約 5 萬民眾的心理諮商受疫情影響被迫中斷,但各地方政府標準不同,導致只有 1 成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所能夠遠距諮商。
Read more自立青少年在面對危機時,由於缺乏支持網絡,時常求助無門,必須孤獨面對多變的挑戰。
Read more部分老師可能不知道如何使用設備,使學生的學習出現空窗。
Read more臺灣家庭暴力暨性犯罪處遇協會,涉嫌要求機構社工回捐薪資,且捐回機構主管的私人帳戶,也沒有開立捐款收據。
Read more去年有超過 15 億口罩流入海洋,動保團體發現有企鵝誤食口罩、海鷗腿部被口罩纏住,口罩儼然成為新型環境汙染。
Read more當私密照片被流傳到網路世界後,幾乎無法挽回,教育部呼籲「不觀看、不下載、不分享、不持有、不譴責」。
Read more公部門用「民間可募款」來合理化政府的超低價委託,明顯是對兒少的歧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