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諭專欄/每 5 名婦女有 1 人曾遭親密關係暴力,「妳沒有錯請別怪自己」

親密關係型態的家庭暴力,近 10 年
來整體通報件數微幅上升。然而社會卻很少友善、充分的討論和認識。
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親密關係型態的家庭暴力,近 10 年
來整體通報件數微幅上升。然而社會卻很少友善、充分的討論和認識。
在我國的司法制度下,司法詢問員必須與司法單位配合、在旁協助,但合作的方式與流程,有待修正與落實。
Read more「社群媒體可以是一個很棒的地方,比如你可以在上面發表看法和分享訊息,但同時,它也可以是個很可怕的地方,該怎麼說,瘋狂的人可以在上面匿名地散播各種黑暗與仇恨⋯⋯」
Read more原來視力健康與否跟一個人身心健康與周遭社會網絡健全有關係,更進而延伸到女性的活動範圍與個體自主性。
Read more疫情對全球少女們的健康及受教權倒退,若各國能即早改革及投資,將能幫助女孩建立更美好的未來。
Read more若能適時提供人際支持網絡,通常能對創傷倖存者產生療效,提升他們的安全感和自尊,加強認同感。
Read more陪產檢對爸爸來說是很好的衛教過程,不應該是被處罰性的、必須用自己的有薪假去請。
Read more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至今仍未解除,各項疫情對 NGOs 衝擊的調查報告也陸續出爐,整體而言,公益界的財務前景不太樂觀。
Read more疫情期間的暴力通報量減少,不代表暴力事件變少,而是尋求服務與協助的女性減少了。
Read more完成同婚運動後,社會大眾才會有機會排除對性傾向的汙名和煙霧,真正重新反省婚姻特權的合理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