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坪看守所一押數十年,邱和順身心孱弱、冤案酷刑無終期

只要對案件有一點疑慮、對國家暴力有一絲不能容忍,就必須有所行動。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只要對案件有一點疑慮、對國家暴力有一絲不能容忍,就必須有所行動。
Read more使用精神藥物到底是為了「治療」,還是只是「約束」?此時,病患的同意正是判斷關鍵。
Read more除了經常對精神機構展開突襲性訪視,NPM 也有責任為消除精神障礙者的汙名盡一份倡議努力。
Read more我們也應當謹記,設立國家酷刑防範機制並非《禁止酷刑公約》中唯一指示的酷刑防範措施。
Read moreNPM 應從個別病患的治療計畫目的,來評估他或她受到的對待是否合理正當。
Read more把握每一個可能的機會繼續監測人權情況與施壓政府改革,正是 NPM 的責任。
Read more倘若當時沒有 NPM 的存在,可會有人揭發那些被關在樹林深處的移民所受到的有辱人格待遇?
Read more越完善的事前規畫,讓 NPM 更有機會揭露不當對待事件的蛛絲馬跡,帶領我們接近該拘禁場所的真實景象。
Read moreNPMs 既需要具備深厚的法律知識,也需要擁有醫療與社會領域的專業,以便顧及被拘禁者的多元處境與獨特需要。
Read more目前搜身的程序即便尚未獲得改善,但是 NPM 拋出了對話與反思人性尊嚴的機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