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靜倫/土耳其震災爭議:節制的愛心與耐心,是旁觀者的第一課

或許我們該學著區分一下愛心和無力感—— 大量的捐物究竟是因為在乎脆弱處境人群的需求,還是為了紓解自己一再看到災難畫面的無力感?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或許我們該學著區分一下愛心和無力感—— 大量的捐物究竟是因為在乎脆弱處境人群的需求,還是為了紓解自己一再看到災難畫面的無力感?
Read more新北市社會局與法律扶助基金會合作,首創「法律諮詢」+「社工協助」+「實物銀行」的「社福門診」。
Read more8/21 是屆金曲獎頒獎,已出櫃的 HUSH 發表得獎感言時,向同志族群喊話:「你的未來,有機會握在你手上。」
Read more「我們會服務到各家戶都能恢復平常、穩定生活後再結案。」
Read more當中介組織變成一個代收代付中心,捐款人永遠不會理解捐出去的錢該怎麼真正變成「好事」。
Read more「這筆捐款政府一毛不留,全部都會發下去,百分之百用在罹難者家屬、傷者、目睹乘客身上。」
Read more究竟應該捐款多少才夠?一場重大事件到底該處理到什麼程度,才是合理完善?
Read more此時此刻,是不是要提醒衛福部應根據罹難與受傷等級評估,設立上限金額,所需經費達標時喊停。
Read more一名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兩個孩子,因經濟困窘、生活不順,殺死孩子後,企圖輕生但失敗,11/26 被判處死刑。
Read more「捐款箱帶來的是臺灣捐款行為的信任、責信、創意與行銷,利用這臺捐款箱,能結合的方式太多了。」
Read more